春秋大事件:弭兵

背景

前546年五月,經宋國大夫向戌努力斡旋,晉、楚兩國同意就弭兵(罷戰休兵)舉行會盟,和平之光即將在飽經戰亂的中原大地升起。

即便從前632年城濮大戰算起,晉、楚爭霸至此也已經持續了八十六年,雙方實際較量的時間足足有上百年。在這百十年當中,若說最無奈的,當屬夾在晉、齊、楚以及後來居上的吳等大國之間的眾多中、小諸侯國了。一些太過弱小的諸侯國如杞、滕、薛、費、虢、邢等,要麼隨時被滅,要麼早早成了晉、齊、楚甚至魯、宋、鄭等國的附庸。而像魯、宋、鄭、陳、蔡、曹、衛等中小規模諸侯,則不得不時而投靠晉國、時而投靠楚國,甚至還時不時被過氣霸主齊國欺負一下,日子過得真正憋屈,最期待和平局面的莫過於他們了。

春秋大事件:弭兵 | 左傳拾趣

三十三年前,經由另一位宋國大夫華元的斡旋,晉、楚曾經達成過和平協議,那是兩個霸主之間的第一次弭兵。雙方當時所籤的盟約中說:"凡晉、楚無相加戎,好惡同之,同恤菑危,備救兇患。若有害楚,則晉伐之;在晉,楚亦如之。交贄往來,道路無壅;謀其不協,而討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隊其師,無克胙國。"意思是從此以後晉、楚兩國不再刀兵相見,彼此和衷共濟,共赴危難、共濟災荒。如果誰侵害楚國,晉國就去討伐它;誰侵害晉國,楚國則去討伐它。兩國之間禮尚往來,道路通暢。諸侯不和,兩國則出面協調;諸侯背叛,兩國就出面討伐。兩國如果背叛盟誓,將遭神明誅殺,軍隊隕滅,國運不得長久。

不過,首次弭兵會盟後僅四年,雙方便撕毀盟約,爆發了著名的鄢陵之戰。楚國先是敗於鄢陵,後又遭遇吳國不斷侵擾,幾十年來幾乎再難北望,不復當年楚莊王飲馬黃河、問鼎中原的雄霸氣勢。而晉國也由於自身內亂不斷等原因,堪堪維持中原盟主地位而已,一時也難以西征(秦)南討(楚)。就這樣,華夏大地出現了數十年相對平靜的局勢,諸侯間小的攻伐征戰雖然間或還在發生,但少有大規模的戰爭衝突。各國紛紛轉而忙於內鬥,國與國間弭兵的需求又一次應聲而起。

春秋大事件:弭兵 | 左傳拾趣

前奏

弭兵之事雖由宋向戌出面斡旋,《左傳》說他意在藉此揚名,而弭兵之意實起於晉大夫趙文子(即趙氏孤兒趙武,時任晉國正卿)。向戌有個有利條件——他與晉國正卿趙文子和楚國令尹子木兩位關鍵人物的私交都非常好,晉、楚兩國因此都願意接受他的斡旋。

向戌先去晉國,向趙文子提議舉行弭兵會盟。趙文子就此謀於諸大夫,大夫韓起(晉六卿之一,後接任趙文子任正卿)說:"戰爭,一則殘害百姓,二則耗費財政,對小國來說更是嚴重的災害。若有意弭兵,就算做不到,也一定要答應,否則楚國會表示同意並以此號召諸侯,到時晉國就會失去盟主地位。"晉國於是率先表態同意會盟。向戌再赴楚國遊說,楚國果然也表示同意。但是當向戌試圖說服過氣老大——齊國的時候,齊國人卻露出一副不願參加的樣子。好在齊國大夫陳文子出面發聲,他說:"晉、楚既已同意,我們怎能輕易拒絕?何況大家都呼籲和平,我們卻反對,這將使民眾離心,以後怎麼治理百姓?"齊國這才表態同意。向戌西渡黃河赴秦國說明情況,秦國也表示同意。當幾個大國都表態之後,向戌遍告其他各路諸侯——弭兵盟會將在宋國召開。

春秋大事件:弭兵 | 左傳拾趣

過程

五月底,晉國正卿趙文子、鄭國大夫良宵先後抵達宋都商丘郊外。隨後,魯國的叔孫豹、齊國的慶封和陳文子、衛國的石惡等人也相繼到達。接著抵達的是趙文子的副手——晉大夫荀盈和邾國的國君邾悼公。楚國的令尹子木派公子黑肱打前站,先抵達宋國跟趙文子見面約定盟會內容。隨後,向戌趕赴近鄰陳國,在那裡與楚國令尹子木見面確定盟會內容。然後是滕國的國君滕成公抵達。子木提出楚、晉兩國各將自己的同盟國與對方交互見面,即晉國的同盟國去朝見楚國,而楚國的同盟國則去朝見晉國。向戌將子木的提議帶回去轉告趙文子,趙文子說:"晉、楚、齊、秦,四國實力相當。晉國不能指使齊國,猶如楚國不能指使秦國。楚君若能讓秦君來朝見晉君,那晉君一定讓齊君前去朝見楚君。"向戌把趙文子這番話傳遞給子木,子木立即派人乘傳車("傳"相當於後世所設驛站,不過驛站的馬是用來騎的,春秋時期中原還沒有使用馬鞍、馬鐙等工具,馬通常只用於駕車。)趕回郢都向楚康王請示。楚康王答覆說:"齊、秦除外,請其他各國相互朝見。"向戌將楚君的意見帶回,時間已到了七月初。由於同盟國交互朝見對方盟主的事已經落定,趙文子便與楚國先使公子黑肱先行盟誓以統一盟辭,以免正式盟會時對盟約內容再生爭議。隨後,楚令尹子木從陳國出發抵達宋國,陳國大夫孔奐、蔡國大夫公孫歸生一併抵達,接著曹國和許國的大夫也到了。至此,晉、楚以及各自的同盟國均已到會。古時即便是參加會議,各國也會帶上軍隊隨行,以備不虞。此次既是弭兵之會,大家為表誠意都不修壕塹,各自皆以籬笆為牆,以示不相防備。

春秋大事件:弭兵 | 左傳拾趣

晉軍駐紮於北面,楚軍駐紮於南面,各自靠近自己國家的方向。晉大夫伯夙對趙文子說:"我看楚營那邊氛圍不對,擔心可能出事。"趙文子說:"若楚人發難,我便由左路進入宋都,其奈我何?"七月五日,諸侯們即將在宋都西門之外舉行盟誓儀式。楚國人身上都穿了鎧甲,外面再套上衣服。楚大夫州伯犁說:"盟會本為糾合諸侯而來,我們卻不講誠信,這恐怕不行吧?諸侯都期盼著楚國施以信用,因此前來表示誠服。如果不講信用,等於放棄懷柔諸侯的機會啊。"伯州犁堅持請求楚人解下鎧甲。楚令尹子木說:"晉、楚之間長期無信,彼此行事皆出於一己之利而已。今天只要把事情辦妥便可,是否顯示出足夠的誠信姿態也無所謂了。"伯州犁退下之後對下屬說:"令尹怕是要完蛋了,我看不出三年必定出事。為求一逞個人之志而放棄誠信,其志又焉得而逞呢?言因志而發,信以言而出,志因信而立。言、信、志三者相互關聯,相互統一,事然後能定。失去誠信,三者又如何達成呢?"趙文子得知楚人衣甲,不由得非常擔憂,跟大夫叔向商量,叔向說:"怕什麼呢?匹夫失信猶難得善終,何況糾合諸侯之卿大夫呢,若失誠信,其事必敗。食言者不足以困人,先生不必憂慮。以誠信召集大家,卻以虛假相待,沒有人會贊同,他又能拿什麼來害我?何況我們可以憑藉宋都防禦,宋國也必定會拼死對抗,就算楚國再增加一倍的兵力,又有什麼可怕的?何況楚國人還不至於如此。如果楚國以弭兵的名義召集諸侯,卻又興兵害我,這是背信棄義於天下諸侯,那對晉國來說反而有巨大的好處,所以完全不必擔心。"

魯國只能算作中等國家,實力遠遠談不上強大,平時多依附於齊、晉,甚至偶爾還會投靠楚國。此次弭兵盟會,魯國派大夫叔孫豹與會。行前,魯國正卿季武子吩咐叔孫氏說:"魯國在會上應比照邾國和滕國行事。"因為邾國和滕國都是小國,貢賦之類相對較輕,季氏擔心盟會要求諸侯同時尊晉、楚兩國為盟主,則小國將納貢於兩國,貢賦將增加。結果邾國作為齊國附庸、滕國作為宋國附庸都沒有直接參會,魯國一時失去參照。叔孫豹說:"邾、滕都是別人的屬國,魯國是列國之一,何必比照二國行事?宋國和衛國才是魯國應當參照的對象。"魯國於是以獨立國身份參與盟誓。《春秋》記此事時說"豹及諸侯之大夫……"有意不提其族號"叔孫",是暗示其自作主張有違命令。

春秋大事件:弭兵 | 左傳拾趣

盟誓儀式上,晉、楚兩國為誰先歃血展開爭執。晉國人說:"晉國向來就是諸侯盟主,從來沒有誰位於晉國之前。"楚國人說:"你們不是說晉、楚實力相當、地位相匹麼,如果晉國事事都要領先,那麼明擺著看不起楚國。況且晉、楚各為盟主的歷史已經很長了,哪又從來只有晉國當盟主的呢?"爭執不下時,還是晉大夫叔向出面做趙文子的工作,他說:"諸侯之所以歸晉,是因晉之德,非因盟主之名。先生重在務德,意不在爭先。況且諸侯盟會,通常由小國主持會務,楚國甘於爭先主持,這是自小於晉,豈不隨他?"於是歃血儀式以楚為先。不過《春秋》記載此事仍將晉列於諸侯之首,是由於晉國表現出了誠信。

既盟,諸侯如釋重負,皆大歡喜。宋平公以東道主身份宴請晉、楚兩國大夫。趙文子為主賓,楚令尹子木拿話題跟他交流,趙文子一時應答不上。趙文子讓大夫叔向陪侍,子木也答不上叔向的話題。晉、楚兩的較量,既在戰場,也在樽俎之間。

七月九日,宋平公以盟會主持者的身份與諸侯大夫們盟於蒙門之外。趁著儀式舉行的間隙,子木向趙文子詢問晉國先大夫士會的德行。士會是晉國曆史上了不得的牛人,既然子木問起,趙文子也不客氣,他回答說:"先生的家事治理得井井有條,一切都能夠展示於國人而無所隱瞞,先生的祝史(家族中主持祭祀的人)能夠向鬼神展現他們的誠信而毫無愧怍。"子木事後將這番話告知楚康王。楚王說:"真是高尚的人啊!能獲神、人共賞,難怪此人力輔晉國前後五任君主而為諸侯盟主啊。"子木接著楚康王的話說:"該當晉國為大啊,有叔向那樣的賢人輔佐正卿,楚國卻沒有這種角色,所以難以與爭啊。"

向戌請賞

盟約達成,和平之光普照華夏。雖說天下局勢之走向出於大國意志,然斡旋有功的宋國大夫向戌也的確遂了己願。事畢,向戌向宋平公請賞,說:"請免死之邑。"意思是事情得以成功,自己免於一死,可藉此請求國君賞賜,向戌此言自是故作謙虛了。宋平公賞給向戌六十個城邑,他拿著文件(寫有文字的竹片或木片)去給大夫子罕看。

子罕說:"凡諸侯小國,晉、楚以武力威逼,小國因畏懼而上下和睦,國家因此能保持安定,事奉大國,才得以保全國家。小國失去威懾就會驕傲,一旦驕傲就會滋生禍亂,有了禍亂就會走向滅亡,這是國家之所以滅亡的原因。天生五材(指金木水火土),百姓都用得上,且缺一不可,誰又能去除兵器(武力)呢?兵器的設置由來已久了,是用來威懾不軌和宣揚文德的。聖人因武力而興盛,作亂者因武力而滅亡。使興盛者衰退、使滅亡者存活、使明白者糊塗,這些都因武力而致。先生想要去除武力,難道不是自欺欺人嗎!以欺罔之道矇蔽諸侯,罪莫大焉。就算是不被追討罪行已是萬幸,卻還去求賞,真可謂貪得無厭了。"言畢,子罕拿刀削去竹簡(木札)上的字,扔在地上。

子罕是明白人,深知兵不可去的道理,故對向戌直言以告。向戌雖貪圖虛名,也還是個明白人,他當即接受子罕的勸告,主動辭掉了國君的賞賜。

春秋大事件:弭兵 | 左傳拾趣

向氏家族不滿賞邑被阻,想對子罕發起討伐。向戌勸阻說:"我本來自取滅亡,正是子罕使我存活,又怎麼能夠去攻打他呢?"君子評論此事說:"'彼己之子,邦之司直',樂喜之謂乎!"樂喜就是子罕,這話的意思是像子罕那樣的人,是為國家主持正義的人。君子又說:"'

何以恤我,我其收之',向戌之謂乎!"意思是表揚向戌知錯能改。

效果

弭兵會盟之後,晉、楚兩家大致平分霸權,其他諸侯同時奉兩國為盟主。對各中小諸侯國而言,雖然每年貢賦增加,但戰事大大減少,實屬幸事。會盟之後,晉、楚兩個大國之間約40年未再發生戰事,中原大地呈現出少有的和平局面。以戰爭為主要手段的爭強鬥勝,漸漸轉向楚國與新興強國吳、越之間的東南部區域去了。

​上一篇:

END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