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东北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说话自带喜剧效果……

坊间流传一句话:十个东北人,九个段子手。


这话一点儿不假。


东北人在讲段子方面似乎天赋异禀,幽默是与生俱来的。


他们总是能一本正经地搞笑,随时随地free style,无论多么严肃的话题只要从他们嘴里说出来,都能成为段子,逗比功力秀到飞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无人能及。


听说东北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说话自带喜剧效果……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当我跟东北人聊天的时候,就像和他们演了一场小品一样。东北方言有种与生俱来的喜剧色彩,再加上他们生性热情,说话十分生动,东北人正常聊天,听得人心里都要先笑为敬

离开东北有一段时间的我,再听当地的朋友说话,还是会忍不住笑出来。东北话带着令人发笑的语调,东北人的搞笑也是存在于骨子里的幽默。不论是普通人还是明星,跟“东北”搭上边的,就等于披上了一层幽默的外衣,东北人的幽默,是狂欢式的幽默,不仅自己开心,也要带着身边的人一起乐呵起来。


接地气的东北明星们


闪亮的东北籍明星们出场自带笑点,而且反差巨大,就说林更新

吧,走红毯的时候是实力演员林更新,在网络上调侃自己顺便调侃粉丝的时候,就是隔壁林大哥。别人的是晒美照、搭配名言,林更新算得上互联网清流了,一言不合就和粉丝互发表情包。

听说东北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说话自带喜剧效果……


有一种粉丝叫林更新的粉丝,他们秉承着“爱到深处自然黑”的粉丝修炼法则在林更新的评论区“黑”他,还亲切地称其为“林狗”。


听说东北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说话自带喜剧效果……


前有林更新,后有王彦霖。在网络上听说“王彦霖比心”,我以为是哪个粉嫩男团爱豆向粉丝发去甜蜜的暴击呢,没想到这位比心少年不产自韩国,产于辽宁鞍山。

听说东北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说话自带喜剧效果……


这个人除了比心比出新高度,身上的梗也是一个接一个。


听说东北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说话自带喜剧效果……


东北明星搞笑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因为他们常常不拘小节,喜欢自黑,也和别人一起来黑自己,充满娱乐精神。

“头大”、“喜欢嘲笑自己的同窗好友”、“失败的狗啃刘海”等等都是

雷佳音身上的笑点,雷佳音和王彦霖是老乡,同出于辽宁鞍山,但一个比一个搞笑。

雷佳音经常讽刺好友郭京飞,说郭京飞总是模仿小鲜肉,而且不像,但自己一直跃跃欲试,在时尚边缘疯狂试探。

听说东北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说话自带喜剧效果……


雷佳音走红毯和别人不一样,很多明星走红毯,让观众会把冬天认成夏天,但一看雷佳音,没错,这就是冬天。

听说东北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说话自带喜剧效果……


如果说雷佳音的笑点从是“头”开始的,那沈腾

的笑点一定是从全身开始散发,并以沈腾为中心,整个娱乐圈为半径,笑倒一个算一个


听说东北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说话自带喜剧效果……


沈腾出生于黑龙江,他的喜剧因子就像齐齐哈尔冬天的冰碴子一样丰富。好像没人能逃得过沈腾布下的笑点,连观众怎么笑他都替观众想好了,看到作品之后,别的不说,笑就完了。

听说东北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说话自带喜剧效果……


东北明星站在那里认真演戏的时候散发着名演员的光芒,沈腾早年也是小鲜肉一枚,只不过被岁月的刀刮了几下,从漫画里走出的沈腾就变成了从故事会里走出的沈腾。

听说东北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说话自带喜剧效果……


东北喜剧演员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时候,就是他们散发笑容魅力的巅峰。这种一本正经用包贝尔举例,就是包贝尔算鸡兔同笼数学题,因为算这种销魂题目的时候,能让鸡坐地上的也只有他了。


听说东北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说话自带喜剧效果……


东北明星一说话,浑身的高冷就会跟着他们的话一起甩地上。这种反差的效果反而让人更有魅力,歌手李健就是这样一个反差极大的人,台上是歌手,台下就是段子手。

听说东北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说话自带喜剧效果……


有意思的是,东北是个盛产帅哥美女的地方,和他们聊天的时候,只要他们一开口,不论多高冷的外表都能靠语言和大笑熟络起来。如果不是自己亲耳听到,我也时常觉得对面的漂亮姐姐可能背了个变声器,这群漂亮的人们,有魅力十足的“两幅面孔”,让人只想和他们做朋友。


不打针不吃药,坐着就是陪你唠


东北人的幽默里有语言搞笑和肢体搞笑双层表现,早在清代,东北人的语言艺术就在老沈城慢慢发展起来了。辽宁沈阳的相声文化也早早占据了大众的笑点。清末民初,1873年的《陪都纪略》记载了沈阳最早的相声艺人:“有张太,学相声。叫人乐,嘴头灵。约薄活,想得精。讲流口,是营生”。

听说东北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说话自带喜剧效果……


东北的语言艺术历史悠久,早有记载。东北话根植于当地人的社会交往中,东北人热爱幽默,方言也被广泛用于喜剧作品里,英达说过:“东北话在全国观众心中已经制造了一种感觉,东北话就是喜剧”。

东北话里习惯用谓语后置,比如:


你干啥去=你去干什么

你干啥来了=你来做什么

这是什么玩意儿啊,演的=这演的是什么啊

你说你这叫什么事儿啊,干的=你说你做的这叫什么事儿

听说东北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说话自带喜剧效果……


日常交流中说起话来劲头足且痛快,这种痛快的语言放在酒桌上就是酒意酣畅时的劝酒辞令。一句接一句像连发的子弹一样打在对方的杯子底,一只无形的手一寸一寸地抬起杯底,不喝干净,劝酒辞就停不下来。

这些劝酒辞或改自流行语、诗词,或者是合辙押韵的自编自造,好笑又很生活化。节奏快了跟喊麦的词很像,也可以说,东北的喊麦文化有一部分是从酒桌发源的。


喝的不是酒是感情

东风吹战鼓擂,今天喝酒谁怕谁

路见不平一声吼,你不喝酒谁喝酒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

听说东北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说话自带喜剧效果……


东北人喝酒时唠的都是社会嗑,一些东北的歇后语,语气活泼霸道又实在,每句话里都有小老弟的真心实意。


老母猪啃碗渣子——一肚子词(瓷)儿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阎王爷贴告示——鬼话连篇

赵本山说:“东北话说话‘不装’,往往不用三番四抖,说出来就有喜剧效果”。赵本山把大量的东北话原汁原味的用在了戏剧艺术中,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东北演员的语言类小品号称不打针、不吃药,站春晚舞台上就是对着观众唠,也实打实地收获了一大票观众。

听说东北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说话自带喜剧效果……


喜剧小品以反映现实生活为题材,经常笑得人能把年夜吃的饺子喷出半块来,幽默诙谐。

赵本山的作品《乡村爱情》里也多的是令人发笑的桥段,不夸张地说,每一个网民手里都留着几张典藏的“刘能表情包”,关键时刻放出来,能镇住场。

听说东北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说话自带喜剧效果……

语言搞笑在东北人的幽默细胞里从未散场,肢体搞笑又能将东北人的幽默捧上一个台阶。其中杰出代表当属“尼古拉斯赵四”,这种跳脱的舞姿,一招一式中有生生往地上砸的态势,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对观众进行灵魂拷问:“瞅瞅兄弟这街舞,到位不”?

听说东北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说话自带喜剧效果……


不论是宏观的街舞动作,还是微观的面部表情,东北的骄傲之“东北F4”都能挑动大伙的笑神经,他们的幽默从来不藏着掖着,站在那里就是“大笑招牌”。

听说东北人都是天生的段子手,说话自带喜剧效果……


这些作品能隔着屏幕给人们带去快乐,二人转则是与观众同时呼吸一片空气的欢喜艺术。二人转是东北本土原生态曲艺形式,唱词通俗易懂有感染力。


现代美学家王朝闻对二人转的评价:“她好像一个天很活泼淘气灵巧泼辣甚至带点野性的姑娘,既很优美,又很自重,也可以说是带刺儿的玫瑰花”。“带刺儿的玫瑰”们台上边唱边跳,能带动着观众一起摇摆起来。


不论是讲求语言艺术的东北味小品,还是充满肢体搞笑的东北演员们,都是东北狂欢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狂欢是充满笑声的狂欢,体现着东北人发自内心的乐观开朗,和流露表面、所见之人不笑也忍不住笑的幽默。

就算你真的忍住了没笑,对面的东北大哥也会乐呵呵地跟你说:“嘎哈呢,小老妹儿,你咋不乐捏?”然后小老妹儿们的快乐防线被彻底击破,就哈哈哈哈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