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獨立,是女人一生的必修課

有人說,愛情與事業是一個女人天枰的兩端,過度沉湎於愛情,則事業無法獨立;過分傾心於事業,愛情將無所依附。

彷彿愛情與事業的關係,就像魚和熊掌的比喻,是兩者不可得兼的憾事。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我從不這麼認為。

職業獨立,是女人一生的必修課

幾天前,客戶小A來找我做職業規劃諮詢,28歲本科學歷的她因為畢業後一直沒有找到自己的職業方向,已經先後換了好幾次工作。

頻繁地跳槽甚至引發了她的自卑感,使她一直不敢面對相親。

“我不敢去相親,因為當下這份工作我不想做了,準備年底或做完這次諮詢就辭職。”

我很不解:“換工作和你相親有什麼關係嗎?”

小A有些拘謹:“有關係,如果我去相親,沒幾天就辭職了,對方會怎麼想呢?”

詫異之餘,我很快意識到小A的癥結所在:內心的不自信,使她沒有勇氣在相親對象面前展示真實的自己。

她從頭到尾都沒有認識到:職業和愛情,可以是兩個完全獨立的事件。

這種只有女人才能體會到的不自信反映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人對自己的外貌不自信,為了獲得美好的愛情,忍受巨大的疼痛去整形美容,豐胸瘦腿,抽脂減肥,對自己“無所不用其極”;有人對自己的社會價值不自信,處處覺得矮人一截,甚至就連面對最親密的愛人,也常常不能自洽。

職業獨立,是女人一生的必修課

之前的一名客戶C,就屬於對自我價值極度不自信的那一類人。結婚多年35歲的她,就像張愛玲說的,儼然“卑微到了塵埃裡”。

“我現在感覺自己和老公不在一個高度上,自從生完孩子後,感覺自己變得遲鈍,反應能力差,總擔心因為自己跟不上老公的節奏而影響夫妻感情。其實職業問題之前就有,只不過是有時候老公給我安排一點事情去做,好像又沒有問題了,可是一停下里就自卑,空虛。”

C早在一年前就加了我的微信,但卻一直沒有進行諮詢,直到一年後才決定來找我諮詢。我問她原因,她說:“我回去和我老公商量的,我老公說我沒有問題,沒有必要做。”

直到一年後她老公說,你想諮詢就諮詢吧,她才拿定注意來做這次諮詢。

這種一切決策都依賴愛人,失去了自己獨立人格的生活,顯然是不健康的。當C向自己的愛人提出疑問時,她想要聽到的不是愛人給她的建議,而是在依賴愛人為她做決定。

而導致這一切形成的根源是什麼呢?我認為是她沒有實現職業上的獨立。

因為沒有職業獨立,她失去了經濟獨立的基礎,進而又失去了思想上的獨立,因此她把自己變成了一個“透明人”,一切大小事務全由愛人做主,放棄了對所有事物的掌控權。

兩年前熱播的《我的前半生》裡,羅子君離婚後第一件事就是養活自己,職業獨立,但她發現這很難,求職處處碰壁。什麼原因呢?——全職太太的經歷,已經耗光了她所有關於職場方面涯的自信。

職業獨立,是女人一生的必修課

婚姻與事業,或說愛情與事業,如何取捨才是最好的做法呢?在此分享我以前的一名客戶D的一段話。當我問及她愛人如何看待她的職業問題時,D說:

“我和我老公的感情很好,但是我和我老公在職業上沒有什麼太多的交集,他有他要做的事,我有我要乾的活兒,我們可以交流,但最後做決定的一定是我們各自自己。”

這是我聽過的關於平衡愛情與職業最好的一段話。我們彼此相愛,但又各自獨立,我不會參與你的決策,正如你不能干涉我的想法。

愛情婚姻家庭,一定是兩個人共同的事,然而對於工作,我們有各自處理的自由。有關工作所有決策,必須由自己來決定。我可以聽聽你的想法和建議,但是最後做決策的人,還是我自己。

職業上彼此獨立,不會影響愛情的甜蜜溫馨,同樣地,愛情的互相扶持,也不會影響兩個人在職業上各有千秋。

愛情與事業從不衝突,更不對立,相反,兩者是相輔相成又互為表裡的。有了愛情,事業就有了精神支撐;有了事業,愛情就有了物質基礎。

對於愛情,你不能以工作為由搪塞敷衍,要比對待自己的工作更加認真;

對於事業,你可以走得慢一點、開始得晚一點,但不能因為愛情完全擱置甚至廢棄,因為那是你人格獨立的前提。

職業獨立,是女人一生的必修課。你,學會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