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希望同学们也像“苔”一样青春阳光(原创)

老师,希望同学们也像“苔”一样青春阳光(原创)



星期三晚自习,我在讲“南方地区”的综合试题中的“厦蓉”时,给学生解释:厦就是福建的厦门,蓉就是四川成都,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我嘴里轻声念道:“花重锦官城。”学生重复念道“花重锦官城,”意思是纠正我把“重”念错了。也有学生就跟上“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我说,记不清是唐代“诗圣”———杜甫的哪首诗了,(结果后来想起是《春夜喜雨》)。


片刻,同学们也没想起来。我对他们说,我的记忆力比你们更差。最近,我在阅读《蒙田随笔》中大文学家蒙田他说:“他的记忆力很糟糕。”“说到记忆力,没有人比我更不合适参加议论了。因为我头脑中几乎不存在一丝一毫的记忆,也不认为世界上还有谁的记忆力比我更糟。我其他方面的品质也低庸平凡。”其实蒙田说记忆力差,是他谦虚;而我的记忆力才是最糟糕的,全世界没有哪一个比我的记忆力差。所以与我天生愚笨是吻合的。全班同学都笑了。


就这样吧,反正记忆力差,我给大家讲讲我记忆力差什么程度。
于是,我真真切切地讲了起来。
我用粉笔把《苔》这首诗工整写在黑板上。边写边有同学在念。


老师,希望同学们也像“苔”一样青春阳光(原创)



写好后,我问同学们听过这首诗传唱成歌曲没有?结果没有一人。而我告诉他们,我在另一个班写的时候,班上有几个还能唱唉。心里想,你们的智力基础比他们好,结果这还没听过或看过。我看有几个同学在找本子抄写,我趁势说,记一记,这也是学习,学习就是积累。初中坚持,高中坚持,大学坚持,参加工作坚持,你不出类拔萃都不行。


我继续跟他们讲。大概是去年,我在央视看了《经典咏流传》中的传唱《苔》,当时我很兴奋、很欣赏那首小诗,把她记下来,给我“劲松班”的学生讲了,并要求背诵,当然我自己也背了。上周末出去亲近大自然,看到一种非常不起眼的小花,叫不出名,但当时感觉非常漂亮,与其它的鲜花一样。就是没想到这首诗来。直到第二天看到微信朋友圈一朋友晒出几张不知名小花图片并配上这首小诗,感觉异常亲切。顿生惭愧,自己真是愚笨至极———自己为何没想起这首美丽的小诗,自己这种诗词运用如此之差。


老师,希望同学们也像“苔”一样青春阳光(原创)



讲着讲着,我就把写的臭文字《我与苔花》用半普半重庆话念给他们听,全班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爆发出哈哈笑声。当结束后,有的同学说:“好———好———好”,全班不约而同地响起热烈的掌声。
谢谢同学们热烈掌声,我写的不好。但我希望同学们要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还有经常锻炼写作的习惯。


好。言归正传。我们接着讲解未讲完的练习题。



补记:地理科课又不是语文课,做这种无意义教学,有些与教学相悖。但愚人有几点想法:一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学习,学习不仅仅是课堂、课本,更多需要在生活这本百科全书中去;二是让学生学会积累;三是培养喜欢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四是希望他们也像“苔”一样,虽太阳照射不到,青春一样魅力四射,一样有作为,一样能成才。


(乌江撰于2019年3月15日下午2:45分于火陋)


老师,希望同学们也像“苔”一样青春阳光(原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