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婿”的新聞,又雙叒叕反轉了!“神奇居委會”究竟在哪?

“英國女婿”的新聞,又雙叒叕反轉了!“神奇居委會”究竟在哪?

這兩天,“英國女婿”的新聞很火,火燒火燎。 網傳,上海一位英國籍女婿輾轉多國回滬後拒絕集中隔離,居委會竟協調岳母妻兒暫時離家,房子留給洋女婿獨居隔離。 詳細地說,這個英國人去過德國、法國、瑞士,最終通過臺北轉機回到上海,她的妻子有一個2個月大的孩子,所以希望英國丈夫去隔離點隔離,但是老外不願意去隔離點,耍脾氣,拒絕集中隔離。

“英國女婿”的新聞,又雙叒叕反轉了!“神奇居委會”究竟在哪?

居委會沒有對其強制執行,反而對其溫柔以待,進行各種調解,最終讓他妻子岳母一家搬到了親屬家,而讓洋女婿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家中進行隔離,算是把事情解決了。

“英國女婿”的新聞,又雙叒叕反轉了!“神奇居委會”究竟在哪?

此事被新民晚報當成正能量宣傳給報道出去了,這個“兩全其美”的新聞貌似趕上以前那個“冰釋前嫌”的舊聞了。 關鍵詞:洋人、拒絕集中隔離、“超國民待遇”。 火藥桶裡丟了根火柴,立馬就炸了。一片罵聲,一片聲討,輿情是一邊倒,不用說都是指責居委會和相關部門的。 著名正義人士胡錫進也出來說話了:老胡想問的是,如果

一名普通中國人拒絕集中隔離,可以這樣變通嗎?如果可以,就應廣而告之,只要有獨立住房,就可以不去集中隔離點在家隔離,此法適用於中外所有人士。如果這種變通不可以,那麼對不起,那名英國女婿就不該有此特殊待遇,他就應該無條件配合,前往集中隔離點住14天。如果他不配合,應由公安機關強制其配合,哪用得著居委會負責人幫他想什麼“兩全其美”的辦法? 胡錫進是一個資深的媒體人,按理來說應該有很好的調查能力和研判能力。他不應該深思深思:新民晚報上的新聞所反映的事實就一定是真相嗎??如果真相搞錯了,這大義凜然的話還有什麼意義?? 一語成讖,沒想到,老胡此次真的看走眼了。 真相來了:

“英國女婿”的新聞,又雙叒叕反轉了!“神奇居委會”究竟在哪?

居委會提供了居家隔離英國女婿的最新完整信息:

【1、英國女婿返滬日期為3月14日(此點新民晚報未寫明),按照當時的上海發佈的政策,他是符合居家隔離條件的,不屬於定點強制集中隔離對象。

2、本次事件的本質是家庭矛盾,而非涉外事件。雖然英國男子符合居家隔離條件,但當事家庭由於擔心嬰兒的健康問題,家屬主動提出集中隔離,居委會做了家屬和親戚工作,初衷是調解家庭矛盾。

3、洋女婿居家隔離非常安全,周邊居民儘可以放心。他的大門安裝了報警門磁,但凡有開門情況發生,街道和派出所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開門提醒、開門時間、關門時間並且會及時溝通確保隔離人員沒有外出行為的發生。】

我特地查了下上海的入境隔離規定: 上海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3月12日宣佈:從3月13日零時起,所有中外人員,凡是在進入上海之日前14天內,有過韓國、意大利、伊朗、日本、法國、西班牙、德國、美國等國家旅行或居住史的,一律實施

居家或集中隔離健康觀察,一律隔離14天。 後又規定,2020年3月17日起,上海市對於不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重點國家入境人員一律實施集中隔離。集中隔離期間的住宿費和餐費需自理。其中,住宿費原則上有每人每天200元左右或400元左右兩檔。 “英國女婿”是3月14日入境,請注意此時,居家或集中隔離,這兩者方式是可以選擇的,並非必須集中隔離。退一步說,即使按照3月17日後的規定,“英國女婿”也是可以居家隔離,因為他具備居家隔離的條件——有房+有防控措施,所以說可以居家隔離的。 簡單說,這個根本就不是什麼集中隔離的事,居委會不存在要求“英國女婿”集中隔離的權力,該新聞就是個家庭矛盾的事,居委會上門來協調矛盾的。“兩全其美”的方案是居委會對矛盾調處的結果,並非是居委會向“洋大人”的妥協。和“公安機關強制其配合”更是八竿子打不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