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集團:勇擔央企責任,書寫戰“疫”篇章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國際商會副會長單位、全球領先的特大型基礎設施綜合服務商,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結合企業實際,勇擔央企責任,採取有力舉措,在疫情“大考”中書寫使命擔當。


01

積極馳援,共抗疫情


會員風采 | 中交集團:勇擔央企責任,書寫戰“疫”篇章


疫情爆發後,中交集團立即通過國務院國資委專用賬戶,於1月29日向湖北省捐贈4000萬元現金,公司所屬在鄂單位捐款1000萬元,捐款總額達5000萬元。2月2日,由中交馬來西亞公司採購的4500套醫用防護服和58000雙乳膠手套防護物資抵達前線;2月3日,由中交毛里求斯公司籌措的2500個醫用口罩和200件防護服運抵國內發往前線;中國港灣從沙特阿拉伯購置2000只N95口罩、從卡塔爾購置1.7萬餘個醫用口罩捐贈給湖北;一航局阿聯酋項目採購的8.6萬隻口罩、孟加拉項目採購的3萬隻口罩,均分批發往湖北;2月6日,由中交埃及公司負責採購的總價值282萬元的14000件防護衣和16000個護目鏡送抵武漢。


中交集團所屬二航局2月14日在上交所簿記發行全市場首單疫情防控資產支持證券(ABS),發行規模2.3億元,期限1年,優先級票面利率2.8%,7天完成發行,給予供應鏈上游中小型企業資金支持,幫扶其恢復生產,進一步支持疫區一線抗疫企業相關疫區醫院及科研實驗室的建設以及相關疫情防控項目建設投入,以金融力量助力疫區建設、幫扶上游企業。


02

技術創新,助力防控


會員風采 | 中交集團:勇擔央企責任,書寫戰“疫”篇章

科研團隊支援疫情一線。自1月29日接到“火眼”實驗室建設任務後,二航局科研團隊晝夜鏖戰,在7天時間內便完成了2000平方米的高標準、高密封負壓實驗室建設任務。2月5日,每日可檢測萬人份樣本的新型冠狀病毒應急檢測的“火眼”實驗室在武漢正式啟動試運行。該實驗室的投入運行,為武漢及周邊城市提供充足的檢測能力,也為一線員工和疫區人群重返工作崗位提供堅實的科學依據。2月4日,二航局在接到承建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任務後,立即組建技術團隊,晝夜施工、衝刺搶建,歷時38小時,圓滿完成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所有建設任務,有效緩解了防疫定點醫院床位壓力。中國城鄉所屬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採用“預消毒+化糞池預處理+一體化處理設備+紫外/次氯酸鈉複合消毒”處理路線,憑藉自主研發的CWT智能一體化汙水淨化系統,在接到任務後24小時內便將CWT裝備交付武漢方艙醫院,及時保障醫療汙水的安全處理。


科技為安全復工復產保駕護航。三航局“六的平方”科研團隊快速研發出了“物聯網+疫情管控系統”,利用智能化風險預警機制,為各項防疫政策的落實提供依據。中交能源組織研發人員緊急開發了“疫情防控期天然氣全民安檢服務平臺”,於2月14日正常上線,確保疫情期間安全生產零事故。


03

國際馳援,大愛無疆


會員風采 | 中交集團:勇擔央企責任,書寫戰“疫”篇章


面對世界日益嚴峻的疫情形勢,中交集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國內採購了1萬隻N95型口罩,從北京發往意大利的裡雅斯特港務局和熱那亞港務局,保障了的裡雅斯特港口的正常運營。在意大利疫情爆發之初,中國交建意大利分公司便緊急從波蘭、英國和荷蘭等地採購並調運6600只醫用口罩,捐贈給意大利3TI公司、塔蘭託港務局等合作單位。


面對疫情,中交集團勇擔責任,牢記使命,積極馳援,共克時艱,充分利用專業優勢,發掘海內外資源,為戰勝疫情奉獻力量,充分顯示了央企的責任和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