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下:工廠化育秧忙

店下:工廠化育秧忙

春光漸濃,農時催人。3月25日,位於店下鎮的福鼎市城門仔機耕專業合作社育秧室內,工作人員正在育秧機前忙碌作業。隨著機器高速運轉,經過浸泡的稻種均勻地撒播到育秧盤裡,在完成灑水、覆土等工序後,傳送而出,由工作人員移至恆溫恆溼的棚內進行催芽。

店下:工厂化育秧忙

工人操作叉車運送育秧盤

店下:工厂化育秧忙

工人搬運育秧盤

這是該合作社實施工廠化集中育苗的生動剪影。“採用機械化生產,速度快、效率高,一天可以培育500斤稻種。”合作社負責人鄭友銀介紹,與傳統的人工育秧相比,工廠化育秧不僅省時省力,還能科學地控制和調節秧苗的生長溫度、溼度,確保種子的存活率和出芽率。

店下:工厂化育秧忙

秧苗

“一般三四天就可以發芽,出芽率達到90%,質量也比較高。”鄭友銀說,3月21日至25日,該合作社已催芽2000斤稻種。

店下:工厂化育秧忙

育秧機

店下鎮是我市的農業重鎮,素有“福鼎米糧倉”之美譽。近年來,為進一步提高秧苗質量,該鎮採取集中育秧、集中供秧的模式,向農戶們提供優質秧苗,為水稻穩產高產奠定良好基礎。

“目前,店下鎮共有2個育秧廠,每個育秧廠可以提供3000畝的秧苗。”店下鎮農技站站長林恵彩說,今年該鎮預計種植早稻8000畝,主要種植品種為早豐優402、中嘉早17號和33號,畝產量將與去年持平。

店下:工厂化育秧忙

文圖:王婷婷

店下:工厂化育秧忙
店下:工厂化育秧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