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七日红公园,见证南昌起义部队最激烈一战,刚建根据地就转移

在汕头市西北部的浦桑浦山上,屹立着一座气势宏伟的潮汕人民英烈纪念碑,沿着陡峭的山势拾级而上来到碑下时,眼前豁然开朗。远处是欣欣向荣的市区,身后设计简洁流畅的碑身上题写的“人民英烈,浩气长存”8个大字闪闪发光。这就是建成后将作为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七日红公园一景。

站在七日红公园,见证南昌起义部队最激烈一战,刚建根据地就转移

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这个公园会取名叫七日红呢?

站在七日红公园,见证南昌起义部队最激烈一战,刚建根据地就转移

原来,1927年 8月1日南昌起义后,这支起义的 主力部队沿着江西、福建等地一路南下,进入广东大埔三河坝,分兵二路向南进军,一个多月后的9月24日解放汕头市,随即,汕头市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宣布对旧政权进行接管。

站在七日红公园,见证南昌起义部队最激烈一战,刚建根据地就转移

市革委会在牛屠地(今瑞平路与中山一横处)召开群众大会,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登上主席台上,顿时全场欢呼声、鼓掌声响成一片。会上,群情激昂,领导人的讲话给人民群众争取解放以极大地鼓舞。

站在七日红公园,见证南昌起义部队最激烈一战,刚建根据地就转移

前委决定经揭阳丰顺(汤坑)五华再进入惠州,前线并已联系好当地古大存、黎凤翔领导的农民武装军,大罗及石桥头的民团也答应前来汤坑协助接应,与敌驻军部队发生战斗并取得胜利,后在汤南与汾水交界地方二军相遇,再次发生激烈战斗,且双方多次互进退,起义军进攻最前线已到铜盘山一带,当时应该说是初战告捷。

站在七日红公园,见证南昌起义部队最激烈一战,刚建根据地就转移

此时,前线部队遇敌军强烈阻击,敌军重新组织部队反击,并把古大存、黎凤翔领导农民武装军及大罗及石桥头等民团,被分别阻断在汤西及猴子岽一带,无法前来参战,其时又发生了第七十团长长提升为二十四师副师长临阵变节反戈投敌,起义军一时军心大乱阵势骚乱,此时敌军占有军力与军火上的绝对优势,起义军不畏强敌英勇善战,顽强拼战在此汤坑战役中双方伤亡惨重。

站在七日红公园,见证南昌起义部队最激烈一战,刚建根据地就转移

然而, 9月底的一天,不甘心失败的敌人“飞鹰”、“民生”等三艘军舰向汕头发起炮击,敌海军陆战队千余人在炮火掩护下,强行登陆,并接近总指挥部驻地。

站在七日红公园,见证南昌起义部队最激烈一战,刚建根据地就转移

为解前委之急,起义主力军退出汤坑战斗,先解总部之困,然而,当主力军前进到揭阳曲溪、炮台一带时,前言接报潮州城已失守,起义军当晚不得不趁夜过榕江,随后便匆忙离开汕头,又向揭阳撤退。

站在七日红公园,见证南昌起义部队最激烈一战,刚建根据地就转移

至此,南昌起义队伍保存革命火种,宣布会讲潮汕话及客家话的,就地回家隐蔽避难,外地籍的起义军向海丰一带分散转移.。

站在七日红公园,见证南昌起义部队最激烈一战,刚建根据地就转移

汤坑战役是南昌起义最大的战役,虽然最后宣告失利,但此次战役是党领导下的重大战役,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史档案上记载的有名的汤坑战役,从起义军在汕头宣布建立革命根据地到撤离转移,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天时间,但其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是我党在后来取得一系列胜利的宝贵财富。

站在七日红公园,见证南昌起义部队最激烈一战,刚建根据地就转移

为此,当地为了纪念这支南昌起义队伍的这次最激烈的战役,特在汕头大埔会馆旧址设立这座主题公园及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碑由座基、碑座、碑身三部分组成,连座通高10米,庄严肃穆,当地人称这座公园为七日红公园。

站在七日红公园,见证南昌起义部队最激烈一战,刚建根据地就转移

今天七日红公园,见证当年南昌起义队伍在这里激烈战斗的悲壮一幕,人流如织,后人在此深情缅怀革命先烈,学习他们追求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报效国家、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高贵品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