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才能成為最好的老師?

中醫與哲學


某小視頻網站有一個鄉村小學校長,屬於那種貧困鄉村,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所以條件都不大好。校長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學後直播,直播的內容就是孩子們吃飯和回家休息的情況。吃飯時候孩子們依次排隊,不大聲喧譁,吃完飯有的留下來補課(老師是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給孩子們補課的),有的回家休息,次序井然。可能有人會說,因為要直播,所以裝的,我想說,如果一天兩天可以裝,那一年兩年呢?就算裝也裝出習慣可吧。

校長直播的初衷是想讓更多的人關注這些孩子,但隨著網友的打賞啊,校長帶帶貨之類的,校長也有了一些額外收入,而他把他們用來改善學校飲食和基礎設施上。慢慢看出孩子伙食有了牛奶水果之類的,學校也慢慢有了一些娛樂設施供孩子們課後玩。

這些都是這一年多通過直播看到的。

其實我想說的是,如果校長不這麼做,他在那個學校也能做的好,每天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到年紀了退休,人生也沒什麼不好的。

你問如何才能成為更好的老師,我想這應該算一種吧。

現在鄉村小學裡什麼都缺,最缺的就是教師,在村裡教書的老師許多人都是一個人教好幾個年級,甚至還要教好幾個科目,

缺教師,更缺優秀的教師,這裡的教師學歷一般是大專且非師範院校畢業,少數本科學歷,很多能力比較強的人不願到鄉下來,更不願到村裡來,因為補貼太少,工資太低。

其實很好理解,在是個老師這個身份之前,我們可能還是個需要養家餬口的普通人,或是對生活質量有要求的人。

但教師是不是真的只能受苦受累,還回報低?

這就是我今天要說的,如何才能成為很好的老師?

除了對學生傳道受業解惑也,作為教師,自身的職業滿足感也非常重要。

要不然,你不可能在這個舞臺上堅持這麼久。或者,你可能上課在認真講課,下課就在抱怨學生不聽課,今年工資還是沒漲。

昨天看了一個報道,採訪演員杜江的,他說的那句話我很贊同,這個社會,努力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事。

其實不只是教師這個行業,其他哪個行業不需要吃苦耐勞,需要勤勤懇懇呢?

努力真的是一個很有欺騙性的詞語,日復一日,起早貪黑,重複同樣的工作,你覺得你很努力了,但實際上你只是感動了自己而已。

回到前面提到的校長,抓住小視頻的風口浪尖,在這個激烈的市場中獲得一杯羹。我想他作為教師,應該滿足感很強吧,他學校的老師,看著學校一天天好起來,即使每天還是要給學生補課,內心應該是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吧?!

為什麼可以這樣,我想只是因為他作為教師的初衷,如何讓孩子們獲得更好的教育?

我一直忘不了考教師資格證時候學到的"教師機智"這四個字。教育孩子們不只是拿高分,還有思維,方法,創造營等等。

但如果一個教室首先自己不具備這些,又怎麼能教呢。

或許懂了這四個字的真正含義,能幫助我們真的獲得教師成就感吧

各位老師們,加油吧!


文喵喵


1/7

一名好教師心中要有愛,不僅是對工作的熱愛,更是對學生的關愛。

2/7

一名好教師平時應該儘可能多的瞭解各方面的知識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

3/7

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用自己的知識感染學生。

4/7

讓教學過程逐漸成為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

5/7

不斷地改革創新,只有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理念才能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創新。

6/7

好老師應該有著開闊的胸懷,要學會在教學生涯中尋找自己的幸福感。

7/7

從小事做起,從眼前做起,堅持不懈,不斷反思,不斷改進,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好老師。



鄭博遠


誰都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才能成為最好的老師?

如何才能成為最好的老師,我覺得我們沒有必要成為一個最好的老師,只要曾為一個好老師就夠了,因為,最好的老師根本就沒有標準。成為一個好老師,我們要做的有很多。

首先,專業要好。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的本職工作就是傳授知識給學生,這是第一要務。因此,成為一個好老師,就首先具備紮實的專業能力。專業要好,不管你是哪一個方向或者哪一個科目的老師。一定要對所教授的內容有研究,有認識,有想法。只有這樣才能給學生提供正確的知識,讓學生學有所獲,所獲為真。

其次,方法要好。俗語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師傅要研究的就是怎樣把學生領進門。很多老師都認為有些學生學不會,是學生自己的問題,畢竟有的學生學會了。其實,老師在這裡犯了一個錯誤。我們不妨把它歸結為:普遍的認識論。老師沒有認識到學生的特殊性。其實這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因材施教。作為老師因材施教非常重要,當然,我們不是說對每一個學生都採用不同的方式,因此這樣從操作性上就講不過去。所謂因材施教,就是先解決大部分學生的問題,然後,針對個別學生採取個別方式。這樣,講所有的學生都領進門。

最後,服務要好。我從事教師工作有好幾年了,幾年來,愈發的感覺教師工作是一個服務工作,服務的對象當然就是學生。我們所有的教學目的一定是讓學生學的會。為了達到學得會的目標,我們要讓他們學的開心,畢竟學習是一個相對枯燥的活動。我從來不認為學習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因此,我們要通過優質的服務,讓學生儘可能的願意學習,喜歡學習。當然,這裡的服務要把握度,切莫低三下四,有求必應。

我想做到了這三點,就可以成為一個好老師。




公考知事


首先好老師的標註是什麼?我覺得首先是學生對你的評價,當學生認可你了,才能稱為好老師。其次是同事對你的評價,同事認可你了才能稱之為好老師。最後是領導對你的評價,領導覺得你是好老師才能推薦你。所以好老師的標準是什麼,你得搞清楚,當你搞清楚之後,你再針對性的去積累,例如,在學生心目中,你要有影響力,影響力無外乎,在學生心中,公正無私。課上嚴師,課下是朋友,稱為良師益友,這個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難,需要你的耐心,毅力,堅持。在同事中要有威望,威望這個東西說白了就是要有擔當精神,吃苦在前,享樂在後,要有奉獻精神,長期堅持下來,自然威望很高。在領導那裡要靠譜,所謂的靠譜指的就是事事有請示,事事有落實,事事有結果,最後讓領導離不開你,你就是靠譜的人。

做到這樣,你還不是高老師,那就是你的人品有問題了。如果對你有幫助,請點贊哦[呲牙]。


產教探索與在線教育


作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

1、用心記住每一個學生的名字

直呼其名相對於不指名道姓課堂效果會更好,把所授班級的學生座次表寫出來,上課時放在講桌上,這樣做,有助於記住學生的名字,儘快地瞭解每個學生。教師上課時能熟記並且,學生就會感到獲得了尊重,自然對教師產生了信任感、親切感,這種情況下的教學效果往往會很好。

2、課前要“胸有成竹”

沒有備課時的全面考慮與周密設計,哪有課堂上的有效引導與動態生成;沒有上課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課堂中的遊刃有餘。 教師唯有備課時的全面考慮與周密設計,才會有課堂上的有效引導與動態生成,才會有上課前的胸有成竹,才會有課堂中的遊刃有餘。

3、提前三分鐘進教室

老師要提前進教室,便於作好課前準備,同時也可以提醒學生安靜下來。千萬不要不管班級裡怎麼樣亂七八糟,傻乎乎地開始上課,那樣,你很難把課上下去。 老師提前進教室,便於作好課前準備,瞭解學生的情況,穩定學生的情緒,聯絡師生情感??有效提高課堂的效率。

4、巧用課前三分鐘

課間休息結束了,一節課開始了,老師應該儘快地讓孩子靜下來,興致勃勃地迎接“智力體操”的開始。老師應該具備這種創設最佳的教學環境的本領,有效地用好上課的前三分鐘,使學生對本堂課所要學習的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將學習變成一種自我需要。 有效地用好上課的前三分鐘,使學生對本堂課所要學習的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將學習變成一種自我需要。

5、第一印象很重要

第一節課,如果開頭的一段話熱情洋溢;板書的第一個字讓學生為之讚歎;第一次朗讀讓學生為之感動;用豐富的表情和機靈的眼神吸引住學生;得體的幽默讓孩子笑起來;充滿愛意的一次撫摸讓學生感到親切;教學方法的變化讓學生感到有趣,那麼,你就成功了。如果這樣,而且今後也不懈怠,我敢說,你絕對成功了。 教師的第一節課,應該是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培養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學生的興趣有了,教師以後的教學就會順暢些、圓滿些。

6、上課時要充滿激情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恐怕課堂也是這樣,教師上課的激情就是那山中“仙”、水中“龍”。沒有了對教育的熱愛,任你教師用再先進的現代教學手段,也只是徒具其形,任你教師用再華美的語言,再動聽的語調上課,也不會打動學生的心靈,震撼學生的靈魂。是否可以打個這樣的比方:如果說你的激情是平和寧靜的,那你的激情就像春日裡的陽光,溫暖無香,十分適宜禾苗的成長;如果說你是奔騰豪放型的,那你的激情就像夏日裡的幕雨,沁人心脾——適宜禾苗成熟。因此,只要熱愛孩子,你的平靜平和中藏著的只不過是含蓄的激情——你同樣會對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愛好產生欣賞,你也會把幽默帶進課堂,你還會顯得有人情味,更會細心、耐心、所有這些,為課堂氣氛奠定的是深沉的激情曲。(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 教師上課要充滿激情,富有激情的課堂能激起學生渴求知識、努力學習的激情,從而有效調動學生探究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7、做一個真實的人

真實的遺憾比虛假的完美更加動人,更加具有生命力。從教學的角度而言,真實更是必不可少的,很多優秀的教師都能很坦率地以“真實的人”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反而贏得了學生的尊重,學生也因此愛聽他們的課。

8、要了解你的學生

你瞭解了學生,就會體諒學生的苦衷;你更善良了,就會被學生從心底裡接受,你就握著一把鑰匙,一把讓學生學業成功,也讓你自己事業成功的鑰匙。

9、給學生自由的空間

每一位學生都有與眾不同的興趣、特長,尊重了孩子的個性、特長,就意味著為孩子提供了自由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就意味著孩子的精神生命能夠自由呼吸。

10、課堂要立規矩

兒童的天性是好動、好說、好問,有人一刻也坐不住,低年級的兒童不懂什麼叫“權威”,什麼叫“尊重”,什麼叫“民主”,所以一定要給他們立規矩。是規矩,就要和學生約法三章——上課應該怎樣做,不能怎樣做,違反了,老師要怎樣處分等。積極、向上、有序的課堂規則,會使師生之間目標一致,形成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從而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行為,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和進取心。

11、給學生一個期望

教師熱愛學生,對學生抱有期望,並把這種期望付諸思想教育的過程,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這些學生常常會如教師所期望的那樣不斷進步。

12、和學生有個約定

孩子的潛力是很大的,教師充滿深情的眼神、笑貌,給孩子讚揚、肯定,滋潤學生的心田,煥發他們的自尊、自信、自愛、自強,激盪起孩子幸福、歡樂、奮發、向上的激情,他們會顯得特別活潑、開朗,與老師的感情也會特別相融,自然生髮求知慾望。孩子一旦老師有約定,被老師寄託了期望,在他的身上就會產生“皮格馬利翁效應”,他們的智力、情感、甚至個性都能順利成功。

13、課堂管理要管放有度

清代的馮班曾指出:“師太嚴,弟子多不令,柔弱者必愚,強者懟面嚴,鞭撲叱咄之下,使人不生好念也。”什麼事過了頭,都會走向反面。要像孔子說的那樣:做到“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教育是一門愛的藝術,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像池塘不能沒有水一樣,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而“愛而不寵”就要求嚴之有情、嚴慈相濟。

14、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

經常聽教師們說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我覺得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師的心態不好,如果教師上課時滿臉的不高興,一開口就批評孩子,那麼,課堂上只有教師和學生緊張的、糟糕的情緒,這種情緒不利於學生展開積極有效的思維活動。教師保持平和的心態是正確對待學生犯錯誤、幫助學生有效改正所犯錯誤的關鍵所在。

15、要有一顆包容的心

作為教師,對待應該應嚴而有格、寬而有度,兒童儘管小,但是“冷暖自知”,在今後的日子裡,他們會珍惜教師的這份信任和期盼,所以包容是引導學生走出困境的一帖良藥。

最後本人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看,認為世界上沒有最好的老師,只有最合適自己的老師,謝謝。





田老師課堂


成為好老師最重要的一點是想要成為好老師。

1.對教育對學生的熱愛。

這是引導我們去成為更好老師的原動力,更重要的是,能在將來從教路上遇到挫折和打擊時有所支撐。

2.紮實的專業基礎。

放到第二位並不是專業不重要,而是因為好的專業只有在對教育和孩子充滿熱愛時才能激發出彼此的潛能,如果只有專業,最多隻能成為一個合格的老師,但絕不是好老師。但教育絕不只是熱愛,我們要有自己的專業,用專業的方式去表達對孩子的愛,用專業去幫助和塑造孩子。

3.人格魅力。

這個也許很抽象,但你的每一個特別之處都可能影響你的學生,比如你是幽默風趣的,那很可能讓你的學生變得更加開朗樂觀,如果你是多才多藝的,那麼學生很可能為了向你靠齊而讓自己多才多藝。又或者你只是專注地做自己的事情,但堅守自己的原則,你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

總之,做好老師真的是一門藝術。但只要內心有對教育和孩子的熱愛作為指路明燈,無論是專業修煉還是人格更加完善有魅力都會是一條坦途。


蝸牛姐姐讀書會


毫不猶豫的回答是父母。

1.你要做好榜樣,父母是最好的老師,並不是說你要交給孩子多少知識,而是你要給孩子多少愛,給孩子一個好榜樣。

2.作為父母你要給孩子正確的灌輸思想,這個是最關鍵的,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性格養成環境,還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總結,孩子是需要我們陪伴的,努力做個好父母,合格的父母吧。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果你不反對,點個讚唄。



相信未來一直都在


古人說到藝術教育,有一句很重要的話叫“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外師造化”的意思是,很多的觀察都來源於自然,自然不僅僅是好風景,也是每一刻真實的生活和每一刻真實的感受;“中得心源”就說我們要去學習傳統,藝術尤其是書法的傳統在哪?是在所有過去大師的名作裡面,現在的小朋友與其去接受一些為考取證書而準備的書寫考級的訓練,還不如開開心心完整地臨摹一些古代大師的作品,因為所有的秘訣都在這些作品裡面。

如何挑選好老師,這是一個比較難的話題。

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默契是長時間建立的。人和人之間是一個緣分,所以要找到投緣的老師。簡單來說,就是能夠以啟發每一個孩子的才能和學習興趣為主導的老師,都是好老師,而把不同的孩子訓練成一樣的老師,那可能就值得商榷。藝術真正的基礎其實是每時每刻的,美育的意義不在於寫出來一份簡單的書法作品,而是說他能夠用專注於筆尖的態度來對待他的生活。

書法學習,是個快樂的過程。一筆一劃,將童年書寫成一幅娟秀的作品。

小佳欣的書法學習之旅

佳欣是一年級開始跟著書法班學寫字,轉眼間,現在是五年級的學生了。

非常認真的小朋友,有點內向的小姑涼,一開始學寫字,寫完不敢開口提問。我們一起走過了好多個春夏秋冬,慢慢變成很好的朋友。她就讀的小學離培訓班比較遠,每週末媽媽開車接送,嚴寒酷暑裡,風雨無阻。記得週末上書法課,有時候她還會帶自己畫的漂亮繪畫作品過來給我看,平日裡學校的比賽獲獎了也會第一時候很開心地跟我分享喜悅。佳欣媽媽也是個非常好的陪伴教育者,鼓勵她學習自己感興趣的藝術課程,比如鋼琴,舞蹈,繪畫,書法等。小朋友一開始接觸藝術課程,前期的基礎打磨階段都會比較枯燥辛苦。家長的陪伴和耐心引導非常重要,一點點鼓勵他們好好堅持下去,也要適當誇誇他們的進步。每一種學習,進步都是階段性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在這個過程裡,耐心和專注就尤其重要了。非常喜歡這個聰慧勤勉的小姑涼,也敬佩家長的用心栽培,小小年紀,真的是琴棋書畫都擅長,來日可期呀。

兒童的美育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需要一日日的薰陶

慢慢的成長

在引導孩子的同時

或許我們應該做的就是

就是放平心態

靜待花開











安曼Vicky


韓愈老早說過了,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為師者要有三心:同理心,包容性,耐心,恆心。

熟悉學生的心理,多站在學生角度考慮問題。

允許孩子犯錯誤,允許孩子走彎路。

不厭其煩,給孩子們成長時間。

格局遠大,一以貫之,數十年如一日,本色不變。


牟爸牛娃養成記


萬世師表孔夫子?

對於某個學生來說,沒有最好的老師這個概念,只有合適的老師。但是好的老師有一些通用的,大家都認可的標準可以參考。


1.能滿足學生知識需要、符合他們認知能力需要的老師,簡而言之,能提供乾貨,幫助學生學術成長或者能力成長的老師。

2. 擁有智慧的教學方法,能科學的指導學生。

我的很多老師(可能與我生在偏遠地區也有關吧)並不是師範出身,有知識,但是沒有科學的教學法,不懂教育,不懂課堂。讓我們做的一些事情經常讓人感覺不到進步和意義。

有的老師是嚴師,對學習習慣啊、作業評判啊都很嚴格,可是多年後想起也並不感謝他,因為沒覺得從他身上獲得多少知識、技能或者人生真諦。所以1&2在一起才重要。

1中我所說的我的研究生導師,嚴格但是她的指導方法很正確,對我的幫助很大。再舉一個我的嚴師,但是對我毫無幫助的老師。本科期間有門課叫英美傳記鑑賞,讀原版書,首先,一上來推薦的是格林斯潘的回憶錄,格林斯潘是前美聯儲主席,我當時大二,還不知道美聯儲是幹什麼的,各種金融市場風起雲湧對我簡直是天書,這本書讀的那是個費勁,老師要求還很高很嚴,時不時小測驗。最關鍵的是,她只講詞彙,一本原版傳記,她每頁每頁的講詞彙!!我們上課狂記詞法,花了好多功夫,可是這些詞彙我們能用多少?能記住多少?我後來去了美國回來看我當時的筆記,感到非常好笑,那些俚語式的詞彙用法或者熟詞僻義我在美國根本就沒怎麼遇到過啊。

大四的時候,還有這門課,我讀了《希拉里的選擇》、《贏》、Richard Branson的自傳等等,都是好書,但是上課根本不想聽,只是應付成績不得不聽。

我評價一個好老師的標準只有以上這兩點,好多人說了,老師應該先育人,再教書。我不反對,但是連書都教不好的老師,沒有資格談育人。

還有人說,老師首先要愛學生,同理,連書都教不好的老師,沒有資格談愛學生。

如果非要再補充一點:

3. 公平公正對待每個學生。

可以說,這是除了教學內容、教學風格外,贏得學生喜愛、尊敬的不二法門。我有位老師的風評譭譽參半,愛她的人無比愛,每年都去看她,結婚請她,討厭她的人無比討厭,現在都咬牙切齒說自己沒考上好大學都怪她。為什麼?因為她偏心。有人又要說了,那你為什麼不努力贏得老師的喜愛呢?我想反問,我是來學知識的,不是來巴結老師的,如果一個老師讓學生有了想要努力贏得他的偏愛的感覺,這個老師實在太不合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