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才能成为最好的老师?

中医与哲学


某小视频网站有一个乡村小学校长,属于那种贫困乡村,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所以条件都不大好。校长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后直播,直播的内容就是孩子们吃饭和回家休息的情况。吃饭时候孩子们依次排队,不大声喧哗,吃完饭有的留下来补课(老师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孩子们补课的),有的回家休息,次序井然。可能有人会说,因为要直播,所以装的,我想说,如果一天两天可以装,那一年两年呢?就算装也装出习惯可吧。

校长直播的初衷是想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些孩子,但随着网友的打赏啊,校长带带货之类的,校长也有了一些额外收入,而他把他们用来改善学校饮食和基础设施上。慢慢看出孩子伙食有了牛奶水果之类的,学校也慢慢有了一些娱乐设施供孩子们课后玩。

这些都是这一年多通过直播看到的。

其实我想说的是,如果校长不这么做,他在那个学校也能做的好,每天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到年纪了退休,人生也没什么不好的。

你问如何才能成为更好的老师,我想这应该算一种吧。

现在乡村小学里什么都缺,最缺的就是教师,在村里教书的老师许多人都是一个人教好几个年级,甚至还要教好几个科目,

缺教师,更缺优秀的教师,这里的教师学历一般是大专且非师范院校毕业,少数本科学历,很多能力比较强的人不愿到乡下来,更不愿到村里来,因为补贴太少,工资太低。

其实很好理解,在是个老师这个身份之前,我们可能还是个需要养家糊口的普通人,或是对生活质量有要求的人。

但教师是不是真的只能受苦受累,还回报低?

这就是我今天要说的,如何才能成为很好的老师?

除了对学生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教师,自身的职业满足感也非常重要。

要不然,你不可能在这个舞台上坚持这么久。或者,你可能上课在认真讲课,下课就在抱怨学生不听课,今年工资还是没涨。

昨天看了一个报道,采访演员杜江的,他说的那句话我很赞同,这个社会,努力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事。

其实不只是教师这个行业,其他哪个行业不需要吃苦耐劳,需要勤勤恳恳呢?

努力真的是一个很有欺骗性的词语,日复一日,起早贪黑,重复同样的工作,你觉得你很努力了,但实际上你只是感动了自己而已。

回到前面提到的校长,抓住小视频的风口浪尖,在这个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一杯羹。我想他作为教师,应该满足感很强吧,他学校的老师,看着学校一天天好起来,即使每天还是要给学生补课,内心应该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吧?!

为什么可以这样,我想只是因为他作为教师的初衷,如何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教育?

我一直忘不了考教师资格证时候学到的"教师机智"这四个字。教育孩子们不只是拿高分,还有思维,方法,创造营等等。

但如果一个教室首先自己不具备这些,又怎么能教呢。

或许懂了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能帮助我们真的获得教师成就感吧

各位老师们,加油吧!


文喵喵


1/7

一名好教师心中要有爱,不仅是对工作的热爱,更是对学生的关爱。

2/7

一名好教师平时应该尽可能多的了解各方面的知识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3/7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用自己的知识感染学生。

4/7

让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5/7

不断地改革创新,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

6/7

好老师应该有着开阔的胸怀,要学会在教学生涯中寻找自己的幸福感。

7/7

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坚持不懈,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才能真正成为一名好老师。



郑博远


谁都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才能成为最好的老师?

如何才能成为最好的老师,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成为一个最好的老师,只要曾为一个好老师就够了,因为,最好的老师根本就没有标准。成为一个好老师,我们要做的有很多。

首先,专业要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本职工作就是传授知识给学生,这是第一要务。因此,成为一个好老师,就首先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专业要好,不管你是哪一个方向或者哪一个科目的老师。一定要对所教授的内容有研究,有认识,有想法。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正确的知识,让学生学有所获,所获为真。

其次,方法要好。俗语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师傅要研究的就是怎样把学生领进门。很多老师都认为有些学生学不会,是学生自己的问题,毕竟有的学生学会了。其实,老师在这里犯了一个错误。我们不妨把它归结为:普遍的认识论。老师没有认识到学生的特殊性。其实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作为老师因材施教非常重要,当然,我们不是说对每一个学生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因此这样从操作性上就讲不过去。所谓因材施教,就是先解决大部分学生的问题,然后,针对个别学生采取个别方式。这样,讲所有的学生都领进门。

最后,服务要好。我从事教师工作有好几年了,几年来,愈发的感觉教师工作是一个服务工作,服务的对象当然就是学生。我们所有的教学目的一定是让学生学的会。为了达到学得会的目标,我们要让他们学的开心,毕竟学习是一个相对枯燥的活动。我从来不认为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因此,我们要通过优质的服务,让学生尽可能的愿意学习,喜欢学习。当然,这里的服务要把握度,切莫低三下四,有求必应。

我想做到了这三点,就可以成为一个好老师。




公考知事


首先好老师的标注是什么?我觉得首先是学生对你的评价,当学生认可你了,才能称为好老师。其次是同事对你的评价,同事认可你了才能称之为好老师。最后是领导对你的评价,领导觉得你是好老师才能推荐你。所以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你得搞清楚,当你搞清楚之后,你再针对性的去积累,例如,在学生心目中,你要有影响力,影响力无外乎,在学生心中,公正无私。课上严师,课下是朋友,称为良师益友,这个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难,需要你的耐心,毅力,坚持。在同事中要有威望,威望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要有担当精神,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要有奉献精神,长期坚持下来,自然威望很高。在领导那里要靠谱,所谓的靠谱指的就是事事有请示,事事有落实,事事有结果,最后让领导离不开你,你就是靠谱的人。

做到这样,你还不是高老师,那就是你的人品有问题了。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哦[呲牙]。


产教探索与在线教育


作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

1、用心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直呼其名相对于不指名道姓课堂效果会更好,把所授班级的学生座次表写出来,上课时放在讲桌上,这样做,有助于记住学生的名字,尽快地了解每个学生。教师上课时能熟记并且,学生就会感到获得了尊重,自然对教师产生了信任感、亲切感,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效果往往会很好。

2、课前要“胸有成竹”

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教师唯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才会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才会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3、提前三分钟进教室

老师要提前进教室,便于作好课前准备,同时也可以提醒学生安静下来。千万不要不管班级里怎么样乱七八糟,傻乎乎地开始上课,那样,你很难把课上下去。 老师提前进教室,便于作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联络师生情感??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

4、巧用课前三分钟

课间休息结束了,一节课开始了,老师应该尽快地让孩子静下来,兴致勃勃地迎接“智力体操”的开始。老师应该具备这种创设最佳的教学环境的本领,有效地用好上课的前三分钟,使学生对本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有效地用好上课的前三分钟,使学生对本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5、第一印象很重要

第一节课,如果开头的一段话热情洋溢;板书的第一个字让学生为之赞叹;第一次朗读让学生为之感动;用丰富的表情和机灵的眼神吸引住学生;得体的幽默让孩子笑起来;充满爱意的一次抚摸让学生感到亲切;教学方法的变化让学生感到有趣,那么,你就成功了。如果这样,而且今后也不懈怠,我敢说,你绝对成功了。 教师的第一节课,应该是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有了,教师以后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

6、上课时要充满激情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恐怕课堂也是这样,教师上课的激情就是那山中“仙”、水中“龙”。没有了对教育的热爱,任你教师用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也只是徒具其形,任你教师用再华美的语言,再动听的语调上课,也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震撼学生的灵魂。是否可以打个这样的比方:如果说你的激情是平和宁静的,那你的激情就像春日里的阳光,温暖无香,十分适宜禾苗的成长;如果说你是奔腾豪放型的,那你的激情就像夏日里的幕雨,沁人心脾——适宜禾苗成熟。因此,只要热爱孩子,你的平静平和中藏着的只不过是含蓄的激情——你同样会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产生欣赏,你也会把幽默带进课堂,你还会显得有人情味,更会细心、耐心、所有这些,为课堂气氛奠定的是深沉的激情曲。(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 教师上课要充满激情,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激情,从而有效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7、做一个真实的人

真实的遗憾比虚假的完美更加动人,更加具有生命力。从教学的角度而言,真实更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优秀的教师都能很坦率地以“真实的人”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反而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学生也因此爱听他们的课。

8、要了解你的学生

你了解了学生,就会体谅学生的苦衷;你更善良了,就会被学生从心底里接受,你就握着一把钥匙,一把让学生学业成功,也让你自己事业成功的钥匙。

9、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每一位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兴趣、特长,尊重了孩子的个性、特长,就意味着为孩子提供了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就意味着孩子的精神生命能够自由呼吸。

10、课堂要立规矩

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说、好问,有人一刻也坐不住,低年级的儿童不懂什么叫“权威”,什么叫“尊重”,什么叫“民主”,所以一定要给他们立规矩。是规矩,就要和学生约法三章——上课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违反了,老师要怎样处分等。积极、向上、有序的课堂规则,会使师生之间目标一致,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进取心。

11、给学生一个期望

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期望,并把这种期望付诸思想教育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些学生常常会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不断进步。

12、和学生有个约定

孩子的潜力是很大的,教师充满深情的眼神、笑貌,给孩子赞扬、肯定,滋润学生的心田,焕发他们的自尊、自信、自爱、自强,激荡起孩子幸福、欢乐、奋发、向上的激情,他们会显得特别活泼、开朗,与老师的感情也会特别相融,自然生发求知欲望。孩子一旦老师有约定,被老师寄托了期望,在他的身上就会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他们的智力、情感、甚至个性都能顺利成功。

13、课堂管理要管放有度

清代的冯班曾指出:“师太严,弟子多不令,柔弱者必愚,强者怼面严,鞭扑叱咄之下,使人不生好念也。”什么事过了头,都会走向反面。要像孔子说的那样: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爱而不宠”就要求严之有情、严慈相济。

14、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

经常听教师们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心态不好,如果教师上课时满脸的不高兴,一开口就批评孩子,那么,课堂上只有教师和学生紧张的、糟糕的情绪,这种情绪不利于学生展开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15、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作为教师,对待应该应严而有格、宽而有度,儿童尽管小,但是“冷暖自知”,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们会珍惜教师的这份信任和期盼,所以包容是引导学生走出困境的一帖良药。

最后本人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认为世界上没有最好的老师,只有最合适自己的老师,谢谢。





田老师课堂


成为好老师最重要的一点是想要成为好老师。

1.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

这是引导我们去成为更好老师的原动力,更重要的是,能在将来从教路上遇到挫折和打击时有所支撑。

2.扎实的专业基础。

放到第二位并不是专业不重要,而是因为好的专业只有在对教育和孩子充满热爱时才能激发出彼此的潜能,如果只有专业,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但绝不是好老师。但教育绝不只是热爱,我们要有自己的专业,用专业的方式去表达对孩子的爱,用专业去帮助和塑造孩子。

3.人格魅力。

这个也许很抽象,但你的每一个特别之处都可能影响你的学生,比如你是幽默风趣的,那很可能让你的学生变得更加开朗乐观,如果你是多才多艺的,那么学生很可能为了向你靠齐而让自己多才多艺。又或者你只是专注地做自己的事情,但坚守自己的原则,你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总之,做好老师真的是一门艺术。但只要内心有对教育和孩子的热爱作为指路明灯,无论是专业修炼还是人格更加完善有魅力都会是一条坦途。


蜗牛姐姐读书会


毫不犹豫的回答是父母。

1.你要做好榜样,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并不是说你要交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你要给孩子多少爱,给孩子一个好榜样。

2.作为父母你要给孩子正确的灌输思想,这个是最关键的,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性格养成环境,还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总结,孩子是需要我们陪伴的,努力做个好父母,合格的父母吧。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果你不反对,点个赞呗。



相信未来一直都在


古人说到艺术教育,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叫“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的意思是,很多的观察都来源于自然,自然不仅仅是好风景,也是每一刻真实的生活和每一刻真实的感受;“中得心源”就说我们要去学习传统,艺术尤其是书法的传统在哪?是在所有过去大师的名作里面,现在的小朋友与其去接受一些为考取证书而准备的书写考级的训练,还不如开开心心完整地临摹一些古代大师的作品,因为所有的秘诀都在这些作品里面。

如何挑选好老师,这是一个比较难的话题。

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默契是长时间建立的。人和人之间是一个缘分,所以要找到投缘的老师。简单来说,就是能够以启发每一个孩子的才能和学习兴趣为主导的老师,都是好老师,而把不同的孩子训练成一样的老师,那可能就值得商榷。艺术真正的基础其实是每时每刻的,美育的意义不在于写出来一份简单的书法作品,而是说他能够用专注于笔尖的态度来对待他的生活。

书法学习,是个快乐的过程。一笔一划,将童年书写成一幅娟秀的作品。

小佳欣的书法学习之旅

佳欣是一年级开始跟着书法班学写字,转眼间,现在是五年级的学生了。

非常认真的小朋友,有点内向的小姑凉,一开始学写字,写完不敢开口提问。我们一起走过了好多个春夏秋冬,慢慢变成很好的朋友。她就读的小学离培训班比较远,每周末妈妈开车接送,严寒酷暑里,风雨无阻。记得周末上书法课,有时候她还会带自己画的漂亮绘画作品过来给我看,平日里学校的比赛获奖了也会第一时候很开心地跟我分享喜悦。佳欣妈妈也是个非常好的陪伴教育者,鼓励她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艺术课程,比如钢琴,舞蹈,绘画,书法等。小朋友一开始接触艺术课程,前期的基础打磨阶段都会比较枯燥辛苦。家长的陪伴和耐心引导非常重要,一点点鼓励他们好好坚持下去,也要适当夸夸他们的进步。每一种学习,进步都是阶段性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里,耐心和专注就尤其重要了。非常喜欢这个聪慧勤勉的小姑凉,也敬佩家长的用心栽培,小小年纪,真的是琴棋书画都擅长,来日可期呀。

儿童的美育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需要一日日的熏陶

慢慢的成长

在引导孩子的同时

或许我们应该做的就是

就是放平心态

静待花开











安曼Vicky


韩愈老早说过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为师者要有三心:同理心,包容性,耐心,恒心。

熟悉学生的心理,多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

允许孩子犯错误,允许孩子走弯路。

不厌其烦,给孩子们成长时间。

格局远大,一以贯之,数十年如一日,本色不变。


牟爸牛娃养成记


万世师表孔夫子?

对于某个学生来说,没有最好的老师这个概念,只有合适的老师。但是好的老师有一些通用的,大家都认可的标准可以参考。


1.能满足学生知识需要、符合他们认知能力需要的老师,简而言之,能提供干货,帮助学生学术成长或者能力成长的老师。

2. 拥有智慧的教学方法,能科学的指导学生。

我的很多老师(可能与我生在偏远地区也有关吧)并不是师范出身,有知识,但是没有科学的教学法,不懂教育,不懂课堂。让我们做的一些事情经常让人感觉不到进步和意义。

有的老师是严师,对学习习惯啊、作业评判啊都很严格,可是多年后想起也并不感谢他,因为没觉得从他身上获得多少知识、技能或者人生真谛。所以1&2在一起才重要。

1中我所说的我的研究生导师,严格但是她的指导方法很正确,对我的帮助很大。再举一个我的严师,但是对我毫无帮助的老师。本科期间有门课叫英美传记鉴赏,读原版书,首先,一上来推荐的是格林斯潘的回忆录,格林斯潘是前美联储主席,我当时大二,还不知道美联储是干什么的,各种金融市场风起云涌对我简直是天书,这本书读的那是个费劲,老师要求还很高很严,时不时小测验。最关键的是,她只讲词汇,一本原版传记,她每页每页的讲词汇!!我们上课狂记词法,花了好多功夫,可是这些词汇我们能用多少?能记住多少?我后来去了美国回来看我当时的笔记,感到非常好笑,那些俚语式的词汇用法或者熟词僻义我在美国根本就没怎么遇到过啊。

大四的时候,还有这门课,我读了《希拉里的选择》、《赢》、Richard Branson的自传等等,都是好书,但是上课根本不想听,只是应付成绩不得不听。

我评价一个好老师的标准只有以上这两点,好多人说了,老师应该先育人,再教书。我不反对,但是连书都教不好的老师,没有资格谈育人。

还有人说,老师首先要爱学生,同理,连书都教不好的老师,没有资格谈爱学生。

如果非要再补充一点:

3. 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学生。

可以说,这是除了教学内容、教学风格外,赢得学生喜爱、尊敬的不二法门。我有位老师的风评毁誉参半,爱她的人无比爱,每年都去看她,结婚请她,讨厌她的人无比讨厌,现在都咬牙切齿说自己没考上好大学都怪她。为什么?因为她偏心。有人又要说了,那你为什么不努力赢得老师的喜爱呢?我想反问,我是来学知识的,不是来巴结老师的,如果一个老师让学生有了想要努力赢得他的偏爱的感觉,这个老师实在太不合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