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桌“裝逼”?如何把一隻酒杯說出花?

酒桌“裝逼”?如何把一隻酒杯說出花?

說到酒器,可能多數人心中是“瓷杯”“玻璃杯”這類,只是用於喝酒的器具,但實際上,中國酒的酒器是盛酒、溫/煮酒、飲酒器具的總稱。

酒器是酒文化的一部分,喝酒之餘研究把玩一番,也別有趣味;當然也有人喝酒隨性,不在意這些“虛把式”,開心就好。不過,如果仔細去留心,會發現我們今天一個簡單的“酒杯”背後,隱藏著“酒器”不平凡的演變史。接下來我們將以“名稱篇”和“使用篇”,來簡單分享中國酒器的發展歷史,歡迎大家賞閱討論~

以前的酒器名稱都是“生僻字”

兩漢先秦時期,由於社會生產力不足,不管是祭祀器具還是生活器具,都是又大又粗獷,而酒作為“禮”文化的主要載體,酒器作為禮器和生活器具,為表現“強大”“富有”“大國風範”,都不是“小器”。

酒桌“裝逼”?如何把一隻酒杯說出花?

▲商代龍虎紋青銅尊,用於盛酒,高50.5cm,口徑44.9cm,重達26.2kg

酒桌“裝逼”?如何把一隻酒杯說出花?

▲商代父乙角,喝酒用,整體高27cm,口長20.3cm,口寬9.8cm

這一時期,酒的種類比較少,但酒器種類卻很多,除了祭祀文化發達,最主要的還是當時不同身份的人,要用不同的酒器。這時期的酒器基本是青銅製成,包括盛酒、溫/煮酒、飲酒器具在內,有尊、壺、爵、角、觥(gōng )、彝(yí)、卣(yǒu)、罍(léi)、瓿(bù)、杯、卮(zhī)、缶(fǒu)、斝(jiǎ)、盉(hé)、觚(gū)、觶(zhì)、觴(shāng)等等,細數下來令人眼花繚亂,名字也是很難讀了。

酒桌“裝逼”?如何把一隻酒杯說出花?

這其中,尊、壺、彝、卣、罍、瓿、觥、缶、盉是盛酒器,爵、角、杯、卮、觚、觶、觴是飲酒器,而斝是為數不多的煮酒器,爵也可以煮酒。

不過,這些酒器大多在春秋之後就消失了,即使之後的書裡有同名酒器,它們的意義也發生了變化。比如研究證明,春秋之後提到的爵,形狀已經不是商周時期的樣子,或者多是酒器的代稱。

酒桌“裝逼”?如何把一隻酒杯說出花?

▲耳杯,形狀是耳朵的小杯,後世又被稱作“羽觴”

一方面,酒器作為禮器的意義逐漸消失,酒器更注重實用性,這些大而重的酒器就失去了生存土壤。另一方面,這些酒器即使有保留下來,但隨著文字的變化,或者叫法的不同,它們的名稱和意義也發生了改變。例如我們現在依然使用的“杯”(形狀與古時候相似),它原來寫作“桮”,“卮”的繁體應該是“巵”,且卮的形狀也和現在的圓形杯一樣。或者像後世“耳杯”這種酒器,其實是觴的別稱,觴經過演變,又成為了酒器的代名詞。

越來越小巧精緻的酒器

酒器的發展脈絡,大致是經歷了一個“從大到小”的過程,而這些上古“大器”,許多早已“消失”不用,依然還能被我們所知,大概也正是因為它們通過各種方式,融入了我們的文化並傳承下來。

酒桌“裝逼”?如何把一隻酒杯說出花?

我們知道,“觥籌交錯”這個詞,是用來形容許多人相聚喝酒的場景,這裡的“觥”就是上述的酒器。觥最初是一種牛角杯,後面演變成獸形的盛酒器,不過西周之後就消失了,觥也成為酒器的代指。但有研究認為,現在西南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使用的“牛角杯”,正是傳承下來的“觥”,也因此,觥也可以用於喝酒。

酒桌“裝逼”?如何把一隻酒杯說出花?

▲商代父乙觥,“觥籌交錯”中的觥

還有特別久遠的“尊”,現在把它和彝並稱,用“尊彝”代指所有青銅禮器。如今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就藏有被稱作我國十大頂級傳世國寶之一的四羊方尊。

酒桌“裝逼”?如何把一隻酒杯說出花?

▲作為禮器,四羊方尊尺寸很巨大

還有一些與喝酒有關的字詞,其實都源於古代酒器。比如“酌酒”,酌就是一種酒器。或者喝一大杯酒的文雅說法——“浮一大白”,這裡的“白”,便是一種專用於罰酒的酒杯。

酒桌“裝逼”?如何把一隻酒杯說出花?

▲酒酌外側,另外酌還指斟酒的勺子

又或者爵作為酒器,雖然後世早已沒有,但許多詩詞中,都會用“爵”代指喝酒,如“朔風動易水,揮爵前長驅”,“廣筵列眾賓,送爵無停迂”等等,我們讀到這些詞句,就會逐漸瞭解這種酒器。

酒桌“裝逼”?如何把一隻酒杯說出花?

▲商代獸面紋青銅爵

而隨著酒從神壇走向民間,以及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酒器的實用和方便,取材的便捷和安全。從重到搬不動的“尊”,拿起來可能手痠的“觚”,到小巧精緻的玻璃杯或者瓷杯,也許平時我們不曾留意,但這小小的“酒杯”實則經過了漫長而複雜的歷史進化,才讓我們在品嚐美酒的同時,得以實現觀色、增香、聚味等多重感官的享受,體會生活更多的愜意美好!

酒桌“裝逼”?如何把一隻酒杯說出花?

▲出土的商代青銅觚,高26.2cm

之後,我們還會繼續分享唐宋以來酒器的變化和使用,一起探尋酒文化的魅力,敬請期待!


酒桌“裝逼”?如何把一隻酒杯說出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