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鄉村男教師的“圈子”是什麼樣的?

自媒體時代,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群都因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相同等原因而自發組成了自己的圈子。與此同時,網絡上各大自媒體平臺也都在積極組織自己的圈子,並鼓勵圈子成員建立符合平臺特點的“圈子文化”,以此來擴大各自媒體平臺的影響力。

80後鄉村男教師的“圈子”是什麼樣的?


因此,從某種方面來說,“圈子”比“微信群”等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並深深影響著每一個人。小編作為80後鄉村教師,也在自覺或者不自覺的建立或者加入喜歡的圈子刷一下存在感。

一、不同職業、性格、興趣愛好的人組成不同的圈子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圈子根據人群的年齡、職業、興趣、任務等不同性質而被細分為各種圈子,並滋生了不同的“圈子文化”。如今,“圈子文化”已經演變成一種文化概念。不同性質的“圈子文化”共同組成一個巨大的人際關係網,圈子與圈子之間既有交集,也有疏遠,有溝通交流,也有相互排斥。在小編看來,“圈子文化”已儼然成為新時代的另一種“江湖”形式。

二、圈子與圈子之間既有交集,又相互排斥

錢鍾書寫的《圍城》裡有這麼一句話“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如果把這句話改一改,就變成“圈子就像座圍城,圈外的人想進去,圈裡的人想出來。”,很多人都想逃離自己的圈子,進入別人的圈子。比如作為80後鄉村教師,很想進入公務員職業圈子,無奈“高攀不起”。

80後鄉村男教師的“圈子”是什麼樣的?


三、圈子文化有志同道合,也有臭味相投

如今學生有學生的圈子,朋友有朋友的圈子,教師有教師的圈子,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圈子,領導有領導的圈子,在什麼場合就有什麼樣的圈子,……自媒體圈子更是把全國不知道是志同道合還是臭味相投的人聯繫在了一起組成了一個“自媒體圈子”。就是這樣的一個個獨特的“圈子”,所形成的“生態”環境和圈子文化,讓人彷彿看到一個個縱橫交錯、五顏六色的或圓或扁或方或說不上形狀的“圈子文化”四處飄蕩。

四、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其實就是一種“圈子文化”

春秋戰國時代,古代中國迎來最繁榮的文化盛景,史稱“百家爭鳴”。小編認為,古代文化盛景“百家爭鳴”也許正是古代圈子文化的一個縮影。春秋戰國時代具最具有代表性的圈子文化有以孔子和孟子為代表的“儒家圈子文化”;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圈子文化”;以墨子為代表的“墨家圈子文化”;以韓非子為代表的“法家圈子文化”等等。這些古代著名的圈子文化相互論戰,學術文化也跟著繁榮起來。所以,“百家爭鳴”也可以稱為“圈子文化碰撞”。

80後鄉村男教師的“圈子”是什麼樣的?


五、怎樣才算一個真正的圈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是不是有人的地方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圈子”。一個真正的圈子必須同時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擁有三個或三個以上圈子成員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擁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成員,這是組成圈子的最基本的條件。沒有人成不了圈子,人太少也成不了圈子。

2、圈子成員必須志同道合或者“臭味相投”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群人能成為一個圈子,那就說明圈子成員一定是擁有某種相同的興趣愛好,或者可以說是“臭味相投”,要不然圈子成員之間沒有溝通交流的可能,也就失去了建立圈子的關鍵因素。

3、圈子成員之間必須經常交流

建立圈子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加方便圈子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沒有溝通交流的圈子成員如同一汪死水,沒有生機和活力,這樣的圈子其實也沒有存在的意義。圈子成員溝通交流越頻繁,成員之間的關係越密切,圈子也越生機和活力,價值也就越高。當然,圈子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可以可以是線下的聚會交流也可以是線上的微信群交流,可以用語音交流,也可以用文字進行交流,溝通交流的方式可以多樣化。

4、圈子成員交流的內容不能僅僅限於跟工作有關的話題

圈子成員之間的交流方式可以多樣化,但是交流的內容不能僅僅限於峰工作有關的內容。如果圈子成員之間沒有真正的志同道合,只是由於工作的關係而不得不聚在一起,並只能討論工作的話題,這樣的圈子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圈子。

如果同時符合以上幾個圈子定義的條件,那就說明自己就已經擁有或者參與了某個圈子,並形成了某種符合自己特性的圈子文化。

80後鄉村男教師的“圈子”是什麼樣的?


五、80後鄉村男教師的圈子“少而小”,反映出人際關係的簡單

作為一名80後鄉村男教師,如果完全根據以上小編給圈子下的定義符合小編本人的圈子其實沒有多少。

1、80後鄉村男教師現實中的圈子幾乎沒有

小編沒有符合現實生活中的圈子的條件。小編和同事們建立的關係和各種群嚴格來說只是一種工作關係,平時討論交流比較多話題內容的是工作,而且還是在上班工作時間,下班時間除了在微信群中討論工作外,就沒有其他的交流。

家人群也不算是圈子成員,充其量只算是關係比較密切的親人。初高中大學同學也成不了自己的圈子成員。小編現在聯繫比較多的是初中同學,只不過大家平時都是各忙各的,只有在有事情的時候或者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聚一聚,嚴格來說也不符合以上圈子的定義,當然也就也不算圈子,他們也成不了真正意義上的圈子成員。所以,符合小編80後鄉村男教師現實生活中的圈子幾乎沒有。

2、80後鄉村男教師虛擬中的圈子也僅僅幾個“自媒體圈子”

小編建有一個微信群,這個群是因為一起玩自媒體而結識並相約一起建立起來的群。群成員平時都會聊一些寫作方面和玩自媒體方面交流,討論的問題跟工作也沒有多大關係,條件都符合圈子的定義,所以算得上是一個真正意義的圈子。小編平時都把很多時間花在微信群裡和他們溝通交流寫文章的事,除此以外再沒有其他符合自己的圈子。從這裡足以看出,小編這樣的80後鄉村男教師人際關係十分的簡單。

80後鄉村男教師的“圈子”是什麼樣的?


可見,作為一名80後鄉村男教師,如果沒有其他不良愛好,只是喜歡讀書、玩手機、聽歌、旅遊等,交往的圈子就非常小,人際關係非常狹窄,長遠來說不利於職業前途的發展。因此,如何擴大交際圈子來充實自己的業餘時間,並利用圈子文化的價值來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以及職業發展的前途成為今後小編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