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利:上虎年春晚最風光

“未語先撇嘴,講話就磕巴,斤斤計較,滿身是理……”王小利的粉絲說出了他演《鄉村愛情》時的標誌性特徵。2010年2月13日,虎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王小利一炮走紅,憑藉《捐助》小品中“白鬧”一角,迅速成為萬眾矚目的小品明星。


王小利:上虎年春晚最風光


與搭檔在一起唱了幾場戲,彼此感覺很好


王小利,1969年3月12日出生於黑龍江省雙城市嫩江縣一個二人轉世家。父母是嫩江縣民間藝術團的主要演員。王小利的童年時光是伴隨著父母的演出度過的。


由於受到父母的薰陶,王小利從小就表現出了一定的藝術天賦。他喜歡唱歌、舞扇子、玩手絹。有一次,他爸爸到哈爾濱學習,劇場裡缺演員,演出團團長就讓他演唱。他第一次登臺,唱著唱著就忘記詞了。正當他不知所措的時候,底下的觀眾卻說:“別害怕,想想再唱。”觀眾的厚愛,讓王小利鉚足勁兒地表演,他的努力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從那以後,王小利每週六都會受邀去劇場演出,很受觀眾喜愛。


9歲的時候,王小利的父母決定好好培養他。黑龍江省藝校評劇班招生時,王小利報了名。開始,他一路闖關,順利地通過了四試,但到第五試時,卻不知什麼原因被刷了下來。王小利回憶說,很長一段時間,當別人問“你將來幹啥呀”,他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王小利的家當時距離嫩江不遠,他上初二那年的暑假,媽媽怕他去嫩江洗澡淹著,就讓他帶上作業和他們一起“跑班兒”演出,這一去就再也沒能回到學校。後來,父母所在的劇團因效益不好解散了,王小利便隨父母進了民間劇組,經常到雙城、綏化等地演出。


父母演出時,王小利就在一旁看,他那時什麼戲都會唱。樂隊有個吹嗩吶的高手,給了他一個嗩吶,他鼓搗了一天,竟然吹出了扭秧歌的調兒。嗩吶手興奮地對他說:“你父母經常擔心你沒讀多少書,將來在社會上生活難免要吃虧。這樣一看,你還是比較有天分的,乾脆學吹嗩吶好了。”聽了這話後,王小利真動心了。父母見兒子的確不想繼續上學了,就遂了他的心願。


又過了幾年,他看到同齡人唱二人轉的越來越火,既賺錢又好玩,就特別羨慕,向父母表示要學唱戲。他嗓子好,又有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兒,唱戲沒多久就獨當一面了。


早年跟隨父母演出的苦日子,王小利至今沒忘。他說,他們經常揹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四處奔波,感覺就像逃難似的。坐火車沒座,就鋪張報紙在座位底下睡覺。有時還在農村的土炕上、馬車上、大車店裡演戲。特別是冬天最難熬,坐著拖拉機去各村演戲,凍得跟耍猴的似的。王小利說:“苦是苦了點,但正是那段時間,讓我積累了豐富的二人轉舞臺經驗,讓我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


後來,王小利一家搬到了大慶。他在大慶夜總會演出時,不唱“正戲”,演的多是些搞笑的節目。當時“跑班兒”唱二人轉一天最多能掙100元,但在夜總會演出搞笑節目,一天能掙600元。後來夜總會生意不好,他又回到二人轉劇場演出了。 王小利說,那時的他就像一個高速旋轉的陀螺一樣,沒有固定的點兒,只有不停地摔打自己,磨礪自己。


說起現在的妻子李琳,王小利一臉的得意。不少人問他:“當年你是咋追媳婦的?”王小利嘴一撇,樂呵呵地說:“當年我這小夥也是‘帥呆’了。”他和李琳是1999年經人介紹搭檔演出二人轉,並由此產生感情的。李琳,1980年9月4日出生,遼寧省營口市人。兩人在一起唱了幾場戲,彼此感覺很好,王小利就產生了追求李琳的想法。


當時的李琳年輕漂亮,在遼寧省小有名氣,而王小利是外地人,無論各方面的條件都不如李琳。他們不僅在外表上差距大,在其他方面也差別不小。他比李琳大11歲,還離過婚。為了追求李琳,王小利煞費苦心。在猛追李琳的同時,他還特別孝順李琳的父母,經常給李琳的父母買各種禮品和營養品。終於,2000年,王小利喜抱美人歸,和李琳結為伉儷。婚後不久,這對夫妻搭檔和長春和平大戲院簽了為期3年的演出合同。回憶往事,王小利驕傲地說:“李琳二人轉唱功出眾,扮相俊俏,性格潑辣、要強,當初我一眼就看好她了,然後就拼命追。我覺得我一定能把她追到手。”


2001年年初,央視“名嘴”畢福劍到長春和平大戲院觀看演出,那天晚上,有王小利等4對夫妻演員登臺演出。演出結束後,畢福劍找到劇院負責人表示要在長春錄製一期《夢想劇場》,就找這4對演員,一對都不許換。一個多月後,畢福劍在長春淨月潭錄製了《夢想劇場》,王小利獲“銀像獎” (每場比賽只設“銀像獎”),並最終在總決賽中捧得了“金像獎”。


王小利:上虎年春晚最風光


夫妻倆一起商量,用心報答師傅的關懷和培養


2001年,趙本山舉辦了首屆“趙本山杯”二人轉大獎賽,王小利也參賽了。夫妻倆專程拜訪了何慶魁和高秀敏,何慶魁還幫他修改了小品劇本。最終,王小利的小品《罵大街》在脫口秀比賽中獲得第三名。


頒獎晚會那天,王小利聽說趙本山要收徒,他就想:自己能不能試試呢?“在那之前,我和師傅一起吃過飯,師傅誇我演得挺好,我想師傅應該對我還是有印象的。”於是,王小利就給高秀敏打電話,請她幫忙問問拜師的事情。王小利說:“當時高老師和師傅正好在一起,過了5分鐘吧,高老師就給我打電話說師傅同意了。”拜趙本山為師的情形,王小利至今記憶猶新。他說,那天他和妻子喜極而泣,在妻子的陪同下專門買了件紅襯衫,拜師儀式時穿。拜師那天,李琳陪著王小利去見師傅,趙本山說:“得先考試,最後再作決定。”那天考試,王小利表現很不錯,趙本山終於答應收王小利為徒,王小利正式成為趙本山第一批弟子中的一員。趙本山說:“小利,你就在我這好好幹吧,不過,犯錯誤我可得收拾你。”王小利聽後再三表示,一定聽從師傅教誨。


作為趙本山的第五位徒弟,王小利可沒少讓師傅費心。隨著年齡的增長,王小利也越來越成熟,說起那些往事來,他都覺得是自己以前“太不懂事兒”。在《鄉村愛情》的關機儀式上,劇中部分主演要輪流上臺發言,王小利眼含淚花,誠懇地向師傅作起了檢討:“我知道我不是一個讓師傅省心的好徒弟,老惹師傅生氣。我以後再也不會這樣了,我會真心改正錯誤,好好做事,用心做人。”坐在臺下的趙本山一臉嚴肅地看著王小利,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王小利由衷地說:“以前我在我們團裡是個愛挑事兒的人,就是總跟師兄弟吵架。我那時候就是心理不平衡,看人家出名就眼饞。現在想想,挺可笑的。其實,我就是一個‘直腸子’。我惹師傅生氣的時候,師傅就給我講道理。要是我聽不進去,把師傅氣急了,師傅就該罵人了。不過仔細想想,師傅那都是為我好,他對徒弟比對兒子還親呢。師傅不僅在生活上給予我們夫妻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而且還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要不然我們也不可能進步得這麼快。”


李琳搶著說:“我有病做手術那會兒,師傅號召大家捐款,說剩下的他全包了,花了好幾萬塊錢。師傅真是把我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他跟我們待的時間比和自己的孩子待的時間都長。現在我們的知名度提高了,經濟條件也比以前好了很多。師傅還幫我們在瀋陽買了房子,我們很感謝他。”


在王小利夫妻眼中,趙本山是一個特別細心的人。拍《劉老根》第一部時王小利沒去,留在城裡演出了。有一次,師傅給他打電話,說:“小利啊,你這幾個師兄弟都在,就缺你一個,師傅挺想你的。”王小利說,當時他特別激動,妻子李琳都感動得哭了。夫妻倆商量,往後一定要用心報答師傅對他們的關懷和培養。


王小利:上虎年春晚最風光


虎年春節,他盡情享受這幸福而美好的夜晚


王小利在《鄉村愛情》中飾演的劉能,一肚子壞水。有朋友打趣說:“生活中,你是不是也常給別人出餿主意,說話磕磕巴巴呀?”對此,王小利一臉的無奈。他說:“那可沒有,我生活中挺隨和的,不怎麼愛說話。”李琳接過話茬說:“俺家小利平時說話正常得很,也不太愛開玩笑。那是角色需要,必須要那樣。”


李琳在《鄉村愛情》中扮演謝蘭,在電視劇《鄉村名流》中扮演白玉蘭。有人問王小利,導演為何不讓你與李琳扮演兩口子。王小利嘿嘿一笑:“那還不是因為我倆從外表上看,差別太大了。我顯得老相,李琳顯得年輕,一般人不會猜到我們是夫妻,我可是比李琳大得多呀!”他還自豪地說:“我媳婦和兒子都比我漂亮,都是大眼睛。”


王小利在正式拜師趙本山後,才逐漸接演影視劇,而許多人也都是通過《鄉村愛情》認識他的。選造型的時候,媳婦李琳還找人給他畫了10多張肖像畫,天天對著畫琢磨,後來定位了這樣一個形象:一個光頭造型,留點小鬍子,上穿大背心,下穿吊腿褲,或者是大褲衩,穿鞋還不能穿襪子,有點吊兒郎當。沒想到,正是這樣的設計,讓王小利迅速走紅。


那段時間,為了演好劉能這個角色,王小利天天對著劇組的鏡子練磕巴,不僅說話像,表情也要到位。李琳幽默地說:“小利該磕巴的時候,隨時都會磕巴。但一回到生活中,就不敢磕巴了。”功夫不負有心人。王小利演活了這個角色,劉能成為該劇中最出彩的人物之一。王小利說:“劉能這個人愛找事兒,黏糊人,但是善良、搞笑,我攤上這個角色很幸運。”


更讓王小利感到幸運的是,能在2010年春晚的舞臺上展示自己。和師傅在一起搭檔演小品,王小利說,這是自己最幸福的事,也是自己最風光的時候。


演出前,趙本山曾這樣說:“《捐助》這個劇本立意很好,小利能火,戲都給他了。王小利是一個很會演戲的演員,他如果火起來,熱度要比小瀋陽更持久。”看到師傅對自己的大力提攜和期待,王小利感動萬分,他說:“其實上春晚壓力挺大,但是跟著師傅去心裡有底。火不火的倒沒想過。”妻子李琳這樣囑咐他:“最重要的就是把演出任務完成好,別演砸了、給師傅丟臉。”


第一次和師傅一起上央視彩排演出《捐助》時,王小利的表演就獲得了觀眾的認可。散場時,許多觀眾還津津樂道,說“劉能”挺出彩的。回到賓館後,師傅也誇獎他,李琳還提出了一些不足:“感覺你的語速過快,有些‘包袱’沒說響。”第二天再次排演時,王小利較好地糾正了這點,效果比第一場好多了。


王小利在《捐助》當中扮演的“白鬧”,是一個有私心又有點兒小憋屈的人物。王小利依然延續了在《鄉村愛情》中劉能一角的語言特色,無論是走路一顛一顛的那股勁兒,還是說話磕磕巴巴的小氣樣兒,一舉一動都引來了觀眾的笑聲。當他發現“親家”趙本山把自己的錢也捐了出去,自己沒錢娶老伴兒的時候,哭喪著臉委屈樣十足。趙本山在小品中說,電視臺正在現場直播,讓他有點兒笑容,王小利訕訕地說:“我還笑?我保證不哭行不?”此臺詞一出口,再配合他到位的表情,全場觀眾都笑翻了。


演出結束後,王小利回到了後臺,在後臺等候已久的妻子李琳,興奮得當場親吻了王小利。王小利焦急地問:“我演得行嗎?”李琳說:“行,怎麼不行,你終於成功了。”師傅趙本山更是讚賞有加:“徒弟,你演得太棒了!”趙本山、王小利、李琳三人緊緊擁抱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