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画为什么有人说日课很重要,你对历代的日课怎么看?

启辉国画


我国古代历来重视书法教育。自古三尺蒙童读书,塾师除了教“三字经”之外,还必须规定习字课。“日课三千”摹、临之法不可缺。直到近代教育改革,不管是光绪、宣统朝的办学条令还是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的教育制度,都设有专门的习字课,概莫能外。然而,我国目前书法教育的现状如何呢?

经过经纬两向的比较,得知中国书法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情况如下:在部分大学里,书法已不在必修科目之列,而成为任意选修课,加之书法教师水平普遍较低,指导不了学生提高书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浇灭了大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从而导致大学生淡化了提高书法之理念;设立了大学生书画协会的大学很多,但能真正帮助提高会员的书法水平,指导其参加正式书法大赛的却屈指可数;很多大学都在创办各式各样的刊物,如:《生物学报》、《诗刊》、《散文选刊》等等,而书法专刊却很少,书法在他们所谓的刊物中充其量不过是一幅插图、一个背景而已;不少学校每年度都会举行书画展,而在作品展示会上,绘画作品前,参观者蜂拥不已,而在书法作品前,参观者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还在于大学生淡化了书法理念,缺乏书法欣赏水平,加之抵御不了绘画作品对他们的视觉冲击,于是在类似的书画展中,这种“一家欢乐一家忧”的情况已经司空见惯。



北源八字


书画重视日课,是中国艺术的一个良好传统。例如,宋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欧阳修就是坚持日课的。他在《学真草书》说:“自此以后,只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真书兼行,草书兼楷,十年不倦,当得其名。”他的日课就是逢单日学草书,逢双日学真书。先后临习过欧阳询、颜真卿、李邕、怀素等。著名书画家吴昌硕也是坚持日课的,他说:“一日有一日之境界。”可惜,当下许多搞书画的人,并不重视日课。

日课是一种门径,是形成肌肉记忆的必由之路。中国的书画艺术,特别讲究继承,讲究出处和来历,通过日课的临摹,可以广泛持久的学习继承传统书画艺术的精髓,并不仅在思想上认识书画的技法技巧,更将这些技巧技法转变成指掌的肌肉记忆,最终在书画创作中做到得心应手。

日课是一种借鉴,在比较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有镜子,人才能正衣冠;同样,前人的书画作品,便是这样的一面镜子。从中不仅可以照出自己的性情心性,还可以照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通过日课,可以不断地发现自我,不断地提高自我。

日课也是一种修行,艺术实际上就是人学,修行的高度影响着艺术的高度。书画的日课,也是修行的一个凭借,一个手段。在如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课中,身体力行,参艺悟道,不断地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最终在对人生和艺术的证悟中,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使德艺共进,德艺双馨。




王君敏


学书画必须天天练也就是日课。必须持之以恒。拳要天天练曲要日曰哼。都是一个道理。


寇米根


坚持就是胜利。日课的目的也是让人更好的坚持,习惯成了自然,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半支香烟一壶烈酒


应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