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獲獎作文《杯中窺人》,江蘇高考滿分作文《車中窺人》

兩篇“窺人”作文,作者都是少年。

韓寒獲獎作文《杯中窺人》,江蘇高考滿分作文《車中窺人》


2017年江蘇高考滿分作文《車中窺人》

作文題:車有各種類型,車來車往,車傳遞著真情,承載著時代的變遷,折射人世的變化,道出人生的哲理。請以此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題目自擬,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韓寒獲獎作文《杯中窺人》,江蘇高考滿分作文《車中窺人》


《車中窺人》

總是驚訝於車窗的設計,車內之人可以肆意窺見車外的世態人情,而車外之人無從知曉車內況味,身是自由的,心卻如困獸,如井底之蛙,無以免俗。

探見淵藪,便是人一生必然經歷的困境。一方面,我們以自身的華麗吸引路人的注目及認同;另一方面,我們卻無時無刻不限制著這種認同,存著一點私密,保護著心底卑微的安全感。

這是求同與存異的交鋒,這是天性與人性的博弈。

最可嘆的便是,自持流於癱軟,心靈無處安放,車,成了偽裝內心的假面。一如《愛麗絲漫遊仙境》中的撲克牌戰車,雖然牌面各異,陣營相斥,實則指向同一方面:虛偽與狂妄。

是亦不可以已乎?

箇中緣由,便是我們習慣了以上帝視角旁觀而不受干涉,滋生了我們對自身的優越感,進而衍生到生活的各個層面。久而久之,淪落為《鏡花緣》中君子國翻雲覆雨玩弄手段的狹隘胸腸,失卻了推心置腹、開誠佈公的能力。

細細思忖,可付一言:“沒有任何道路可以通向真誠,真誠本身就是道路。”

將自己由安穩舒適的狹小空間中釋放,從而可以更好地擁抱廣闊的世界。怕是每個車中窺人者,都會有安娜死前“萬物皆著我之色彩”的窘境吧。無謂的封閉,只會招惹無謂的好奇,放低身份,明晰自己不過是茫茫眾生中滄海之一粟,倒也能不昧本初之心,不拘世俗,明快前行。

舍卻車中窺人的特權,更是打開了一扇開向生命的窗子,伴隨著一種對生命、對人性的洞察。我不願因些許流言便拒絕人,好奇的天性可以凌駕真誠與人性,我願意簡單地活著,我願意如陽明先生所言:吾心光明,夫復何言?

然而,掙脫車對人內心的束縛並非意味著因噎廢食,而應是一次藝術性與實用性的分離,真誠對人,對行為藝術應存有更多尊重,對不真誠有更多寬容。

窺則有欲,有欲則不實,不實則人心惶惶,露欲之人,但嬗替之,以生命自信笑慰平生,以開誠佈公之劍前行。

少時,觀唐僧於女兒國不敢登龍車鳳輦,是躲過一劫。長大後,我才明白他是錯過了一生。

韓寒獲獎作文《杯中窺人》,江蘇高考滿分作文《車中窺人》


1999年韓寒新概念一等獎作文《杯中窺人》

創作背景:主編李其綱用考場的現有條件,拿來一個玻璃杯,把一張紙揉成一團,塞進有水的杯子裡,只說了一句話:“就這個題目,你寫吧。”在短短一個多小時後,紙團沉到杯底,韓寒的文章卻浮出水面。

當時據作者本人及評委回憶,文題均是《杯中窺人》,但後來原稿展出時,是《杯裡窺人》。

韓寒獲獎作文《杯中窺人》,江蘇高考滿分作文《車中窺人》


《杯中窺人》

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國的民族劣根性。魯迅先生闡之未盡。我有我的看法。

南宋《三字經》有“人之初,性本善”,說明人剛出生好比這團乾布,可以嚴謹地律己;接觸社會這水,哪怕是清水,也會不由自主如害羞草葉,本來的嚴謹也會慢慢被舒展開,漸漸被浸潤透。思想便向列子靠近。

中國人向來品性如鋼,所以也偶有潔身自好者,硬是撐到出生後好幾十年還清純得不得了,這些清純的不得了的人未浸水,不為社會所容納,“君子固窮”了。寫雜文的就是如此。《雜文報》、《文匯報》上諸多揭惡的雜文,讀之甚爽,以為作者真是嫉惡如仇。其實不然,要細讀,細讀以後可以品出作者自身的鬱憤——老子怎麼就不是個官。倘若這些罵官的人忽得官位,弄不好就和李白一樣了,要引官為榮。可惜官位搶手,輪不到這些罵官又想當官的人,所以,他們只好越來越罵官。

寫到這裡,那布已經彷彿是個累極的人躺在床上伸懶腰了,撐足了杯子。接觸久了,不免展露無遺。我又想到中國人向來奉守的儒家中庸和謙虛之道。作為一箇中國人,很不幸得先學會謙虛。一個人起先再狂傲,也要慢慢變謙虛。錢鍾書起初夠傲,可憐了他的導師吳宓、葉公超,被貶成“太笨”和“太懶”。(孔慶茂:《錢鍾書傳》及《走出魔鏡的錢鍾書》)可惜後來不見有惟我獨尊的傲語,也算是被水浸透了。李敖尚好,國民黨暫時磨不平他,他對他看不順眼的一一戮殺,對國民黨也照戮不誤。說要想找個崇敬的人,他就照照鏡子(《李敖快意恩仇錄》,中國友誼出版社),但中國又能出幾個這類為文為人都在二十四品之外的叛才?

然而在中國做個直言自己水平的人實在不易。一些不謙虛的人的軼事都被收在《舌華錄》裡,《舌華錄》是什麼書?——笑話書啊!以後就有人這麼教育兒子了:“吾兒乖,待汝老時,縱有一身才華,切記斷不可傲也,汝視《舌華錄》之傲人,莫不作笑話也!”中國人便乖了,廣與社會交融,謙虛為人。

中國看不起說大話的人。而在我看來大話並無甚,好比古代婦女纏慣了小腳,碰上正常的腳就稱“大腳”;中國人說慣了“小話”,碰上正常的話,理所當然就叫“大話”了。

敢說大話的人得不到好下場,嚇得後人從不說大話變成不說話。幸虧胡適病死了,否則看到這情景也會氣死。結果不說大話的人被社會接受了。

寫到這裡,布已經吸水吸得欲墜了。於是涉及到了過分浸在社會里的結果——犯罪。美國的犯罪率雄踞世界首位,我也讀過大量批評、讚揚美國的書,對美國印象不佳;但有一點值得肯定,一個美國孩子再有錢,他也不能被允許進播放黃帶的影院。

中國教育者是否知道,這和青少年犯罪是連在一起的,一個不到年齡的人太多沾染社會,便會……中國教育者把性和犯罪分得太清了,由文字可以看出,中國人造字就沒古羅馬人的先知,拉丁文裡有個詞叫“Corpusdelieti”,解釋為“身體、肉體”與“犯罪條件”,可見羅馬人早認識到肉體即為犯罪條件。

寫到這裡,猛然發現布已經沉到杯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