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获奖作文《杯中窥人》,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车中窥人》

两篇“窥人”作文,作者都是少年。

韩寒获奖作文《杯中窥人》,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车中窥人》


2017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车中窥人》

作文题:车有各种类型,车来车往,车传递着真情,承载着时代的变迁,折射人世的变化,道出人生的哲理。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韩寒获奖作文《杯中窥人》,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车中窥人》


《车中窥人》

总是惊讶于车窗的设计,车内之人可以肆意窥见车外的世态人情,而车外之人无从知晓车内况味,身是自由的,心却如困兽,如井底之蛙,无以免俗。

探见渊薮,便是人一生必然经历的困境。一方面,我们以自身的华丽吸引路人的注目及认同;另一方面,我们却无时无刻不限制着这种认同,存着一点私密,保护着心底卑微的安全感。

这是求同与存异的交锋,这是天性与人性的博弈。

最可叹的便是,自持流于瘫软,心灵无处安放,车,成了伪装内心的假面。一如《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的扑克牌战车,虽然牌面各异,阵营相斥,实则指向同一方面:虚伪与狂妄。

是亦不可以已乎?

个中缘由,便是我们习惯了以上帝视角旁观而不受干涉,滋生了我们对自身的优越感,进而衍生到生活的各个层面。久而久之,沦落为《镜花缘》中君子国翻云覆雨玩弄手段的狭隘胸肠,失却了推心置腹、开诚布公的能力。

细细思忖,可付一言:“没有任何道路可以通向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

将自己由安稳舒适的狭小空间中释放,从而可以更好地拥抱广阔的世界。怕是每个车中窥人者,都会有安娜死前“万物皆着我之色彩”的窘境吧。无谓的封闭,只会招惹无谓的好奇,放低身份,明晰自己不过是茫茫众生中沧海之一粟,倒也能不昧本初之心,不拘世俗,明快前行。

舍却车中窥人的特权,更是打开了一扇开向生命的窗子,伴随着一种对生命、对人性的洞察。我不愿因些许流言便拒绝人,好奇的天性可以凌驾真诚与人性,我愿意简单地活着,我愿意如阳明先生所言:吾心光明,夫复何言?

然而,挣脱车对人内心的束缚并非意味着因噎废食,而应是一次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分离,真诚对人,对行为艺术应存有更多尊重,对不真诚有更多宽容。

窥则有欲,有欲则不实,不实则人心惶惶,露欲之人,但嬗替之,以生命自信笑慰平生,以开诚布公之剑前行。

少时,观唐僧于女儿国不敢登龙车凤辇,是躲过一劫。长大后,我才明白他是错过了一生。

韩寒获奖作文《杯中窥人》,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车中窥人》


1999年韩寒新概念一等奖作文《杯中窥人》

创作背景:主编李其纲用考场的现有条件,拿来一个玻璃杯,把一张纸揉成一团,塞进有水的杯子里,只说了一句话:“就这个题目,你写吧。”在短短一个多小时后,纸团沉到杯底,韩寒的文章却浮出水面。

当时据作者本人及评委回忆,文题均是《杯中窥人》,但后来原稿展出时,是《杯里窥人》。

韩寒获奖作文《杯中窥人》,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车中窥人》


《杯中窥人》

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国的民族劣根性。鲁迅先生阐之未尽。我有我的看法。

南宋《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说明人刚出生好比这团干布,可以严谨地律己;接触社会这水,哪怕是清水,也会不由自主如害羞草叶,本来的严谨也会慢慢被舒展开,渐渐被浸润透。思想便向列子靠近。

中国人向来品性如钢,所以也偶有洁身自好者,硬是撑到出生后好几十年还清纯得不得了,这些清纯的不得了的人未浸水,不为社会所容纳,“君子固穷”了。写杂文的就是如此。《杂文报》、《文汇报》上诸多揭恶的杂文,读之甚爽,以为作者真是嫉恶如仇。其实不然,要细读,细读以后可以品出作者自身的郁愤——老子怎么就不是个官。倘若这些骂官的人忽得官位,弄不好就和李白一样了,要引官为荣。可惜官位抢手,轮不到这些骂官又想当官的人,所以,他们只好越来越骂官。

写到这里,那布已经仿佛是个累极的人躺在床上伸懒腰了,撑足了杯子。接触久了,不免展露无遗。我又想到中国人向来奉守的儒家中庸和谦虚之道。作为一个中国人,很不幸得先学会谦虚。一个人起先再狂傲,也要慢慢变谦虚。钱钟书起初够傲,可怜了他的导师吴宓、叶公超,被贬成“太笨”和“太懒”。(孔庆茂:《钱钟书传》及《走出魔镜的钱钟书》)可惜后来不见有惟我独尊的傲语,也算是被水浸透了。李敖尚好,国民党暂时磨不平他,他对他看不顺眼的一一戮杀,对国民党也照戮不误。说要想找个崇敬的人,他就照照镜子(《李敖快意恩仇录》,中国友谊出版社),但中国又能出几个这类为文为人都在二十四品之外的叛才?

然而在中国做个直言自己水平的人实在不易。一些不谦虚的人的轶事都被收在《舌华录》里,《舌华录》是什么书?——笑话书啊!以后就有人这么教育儿子了:“吾儿乖,待汝老时,纵有一身才华,切记断不可傲也,汝视《舌华录》之傲人,莫不作笑话也!”中国人便乖了,广与社会交融,谦虚为人。

中国看不起说大话的人。而在我看来大话并无甚,好比古代妇女缠惯了小脚,碰上正常的脚就称“大脚”;中国人说惯了“小话”,碰上正常的话,理所当然就叫“大话”了。

敢说大话的人得不到好下场,吓得后人从不说大话变成不说话。幸亏胡适病死了,否则看到这情景也会气死。结果不说大话的人被社会接受了。

写到这里,布已经吸水吸得欲坠了。于是涉及到了过分浸在社会里的结果——犯罪。美国的犯罪率雄踞世界首位,我也读过大量批评、赞扬美国的书,对美国印象不佳;但有一点值得肯定,一个美国孩子再有钱,他也不能被允许进播放黄带的影院。

中国教育者是否知道,这和青少年犯罪是连在一起的,一个不到年龄的人太多沾染社会,便会……中国教育者把性和犯罪分得太清了,由文字可以看出,中国人造字就没古罗马人的先知,拉丁文里有个词叫“Corpusdelieti”,解释为“身体、肉体”与“犯罪条件”,可见罗马人早认识到肉体即为犯罪条件。

写到这里,猛然发现布已经沉到杯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