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冬日清晨的巴黎,塞纳河畔,倚着古老的石桥,耳边突然响起了林志炫的这首歌。

巴黎,这座经常被“爱”形容的城市,曾经留下多少人的浪漫往事,留下多少迷人的文字和音符。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我们,终于来了。

晨雾未散,天色阴沉,一行人却依然兴致勃勃,初冬清冽的空气,丝毫不觉寒意。仿佛这一抹冷色,才是巴黎真正的气质。

巴黎圣母院

从机场搭快线RER,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巴黎圣母院。本是随意的安排,却因为数月后巴黎圣母院惨遭大火而让我们刻骨铭心。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冥冥中自有天意,我们此生何其有幸,与如此华丽的建筑相逢,在她还是很美的时候。我们也相信,历经火光洗礼的圣母院,尊崇美的法国人还是会用心恢复她的容颜。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广场旁亨利四世的塑像

巴黎圣母院的外观并不醒目,虽然号称是哥特式建筑,并未显得特别高大巍峨,反而有一种沉静含蓄的气度。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到此一游合影

当然,教堂大门上那些栩栩如生的宗教人物雕像还是非常细腻的。楼体上还有很多小怪兽滴水口,也是颇受喜爱的网红元素。登上钟楼的话,可以更清晰感受到它们的俏皮。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多种款式的滴水口

步入教堂后却是另一番场景,令人震撼。我们游历欧洲多年,见过的教堂也不少,但巴黎圣母院美丽的花窗还是瞬间打动了我们。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花窗有传统长柱形的,也有花瓣形的。瑰丽的玻璃,以蓝、红两色为主,远远看去,混合成朦胧的紫色调。走近细看却又令人惊叹不已,无数细密的颜彩,组合成不同的人物和故事场景,每一桢都仿佛在讲述一段不同凡响的历史。在不识字的年代,这些就是牧师们传教的载体。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巴黎圣母院向来就以她的玫瑰花窗闻名于世,那幅耀眼夺目的巨形玫瑰大花窗,花瓣一层层铺开,宛如普照大地的太阳,光芒万丈。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由于时间尚早,教堂内人并不多,我们可以慢慢欣赏这座历经岁月洗礼的建筑。教堂极大,无论是穹顶、连拱还是多种款式的柱身和柱头,都值得细看。我们慢慢走着,端详起那些艺术创作,油然而生喜爱之情。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在高大的立柱之间,是一盏盏缠枝花形吊灯,散发着晕黄的光,把整个教堂映衬得安详和睦。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这座法国人心目中的圣堂,因为雨果的同名小说而声名远扬。每个人来到巴黎,都情不自禁想一睹巴黎圣母院的风采,善良的“钟楼怪人”也为她增添了几分传奇。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街角咖啡馆

走出巴黎圣母院,因时间关系,我们也不可能去参观什么景点,就打算走去孚日广场。那时,我并不知道,那里竟然和雨果有密切关系。

无论是文字、绘画、电影、音乐、时尚……想象中的巴黎始终充满魅力。这个冬日的上午,当巴黎触手可及,对我们而言,每一眼,都是欣喜。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清晨的巴黎街道,褪去浮华喧嚣,显得平和冷冽。石子小路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晨露的湿意。去往孚日广场所经过的皆是老城生活区,是一般游客不会去的区域。这也很符合我们一向的口味。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我们边走边东张西望,许多咖啡馆、酒吧、餐馆门前的椅子还翻在桌子上,尚未开张。经过一些卖水果蔬菜和肉食的店铺,满满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我们情不自禁停下脚步,考察起这里的市场情况。想像自己若住在巴黎,该是一番怎样的场景。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再经过几间面包铺、甜品店,我们的脚步就越来越慢了,与其流连橱窗里的甜点,还不如像当地人一样,尽情地一尝巴黎的滋味。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于是我们不经意间就拐进了这家网上被称为“街角咖啡馆”的连锁品牌店Miss Manon。馆内空间并不大,却透着温馨气息,已经有好几位明显是住在附近的人在悠闲地喝咖啡吃早点。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琳琅满目的法式面包和甜点,让我们挑花了眼。法兰西是美食的天堂,甜品的制作更是大师手笔。所以,随意的选择应该都不会踩雷吧!

怀着这样的心态,我们除了每人来一份牛角包,还点了传统却经典的奶酪蛋糕和拿破仑酥。果然,很精彩!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孚日广场

一杯暖暖的拿铁喝下去,我们的脚步就轻快起来了。快到孚日广场时,谷歌竟然有点不明方向。路边一个卖报的大叔似乎看出我们的困惑,虽然语言不通,他依然很有把握地指着马路对面的一个小门暗示我们从那里进去。

我们半信半疑,小心翼翼地穿门而入。一进去,那修剪整齐的法式园林和典型的建筑风格一下子就让我们恍然大悟。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孚日广场是巴黎城市建设进程中一个赫赫有名的地标,是巴黎现存最古老的广场。它的出现远在巴黎现代化改造之前,原本是皇家广场,由亨利四世兴建于1605年到1612年。

“孚日”现在的得名是源于1870年政府为了表彰第一个向中央政府上税的省份阿尔萨斯一洛林,取其省内孚日山脉的名字而来。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孚日广场一角

140 m x 140 m的方形广场,规规整整,广场上有喷泉和一座路易十三的骑马塑像。他是亨利四世的儿子,路易十四的父亲,虽然在历史地位上被两个著名的国王所“夹击”,却不忘刷刷自己的存在感。其实他完全无须纠结,他的大名已经通过“路易十三”这款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干邑而举世闻名,哈哈。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路易十三塑像

环绕着广场有30多幢住宅,外墙面用红砖装饰,显得雅致大方。底层则是靠骑楼式的廊道连接在一起,走道的天花板用红白砖石相拼,非常有特点。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这些住宅可不是普通的宅院,曾经许多皇家贵族和名人都居住于此。据书上介绍,二号是著名的文学沙龙夫人苏维妮侯爵夫人出生地,莫里哀的成名剧本就是在这里被首次朗诵;二十一号住过红衣大主教黎塞留……最出名的则是维克多•雨果了,1832年至1848年,他在六号度过了十六年的时光,著名的《悲惨世界》一大半手稿都是在这里写就的。现在,这里已经成了雨果纪念馆。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雨果是一位坚定的传统文化保护者。1832年,他写了一篇《向拆房者宣战》,痛斥不断拆除文物建筑,摧毁老法国的行径。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20年后,拿破仑三世时的塞纳区行政官奥斯曼,对巴黎进行了更大力度的拆除改造。虽然巴黎的道路拓宽了,视野开阔了,但是更多的老区元素被清除了。1870年,也就是雨果曾经居住过的皇家广场被更名为“孚日广场”的当年,他结束了流亡生涯,回到巴黎,并于次年当选为国民大会代表,开始不断推动对老建筑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在他逝世的第二年,即1887年,法国制定了第一部文物建筑保护法。(引自《采访本上的城市》,王军著)

孚日广场所在的区域是玛黑区,也是未被奥斯曼拆除改造的少数区域。如今,这里是巴黎本地人喜爱的购物休闲地。有许多艺术品专卖店和画廊,也有许多供人们闲聊静坐的咖啡馆。有人说,在这里,时间仿佛被冻结在了19世纪。这里是最巴黎的巴黎。

巴黎初印象,第一眼已足够铭记一生

由于我们到达的时间较早,许多店铺并未开张,我们当时也并未了解雨果故居就在此,所以,那个安宁的冬日上午,我们只是在孚日广场静静走了走,把重返巴黎的念想默默存在了心底。

在这个春寒料峭的日子,写下这些文字,内心蛮感慨的。所有的岁月静好,真的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致敬那些无畏的白衣战士们!期待繁花如梦的美好季节早点来临。感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