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歷史小故事

第一個:宰相肚裡能撐船

宋朝宰相王安石中年喪妻,後來續娶了一個妾叫姣娘。姣娘年方十八,出身名門,婚後,王安石身為宰相,整天忙於朝中之事,經常不回家。姣娘正值妙齡,獨居空房,便跟府裡的年輕僕人私下偷情。

後來被王安石發現,她靈機一動,跪在王安石面前,也吟了一首詩:“日出東來轉正南,你說這話夠一年,大人莫見小人怪,宰相肚裡能撐船。”王安石細細一想,自己年已花甲,姣娘正值弱冠年華,偷情之事不能全怪她,還是來個兩全其美吧。

第二個:壓歲錢來歷

傳說古代有一個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除夕夜裡出來,專門摸熟睡的小孩子的腦門。小孩被摸過後就會發高燒、說夢話,退燒後就會變成痴呆瘋癲的傻子了。大人們怕祟來傷害孩子,常常在除夕整夜亮燈不睡,

有趣的歷史小故事

這也叫做“守祟”。

有一戶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愛。在這年三十晚上,為了防止祟來侵擾,這對老夫妻不睡覺,一直逗著孩子玩,他們用紅紙包了幾枚銅錢,包了拆,拆了包。但隨著夜漸漸深了,小孩子受不了,先睡著了。這對老夫妻便把包好的幾枚銅錢放在他的枕邊。老夫妻年歲大,也熬不住,一看都已是四更天了,想來那祟該不會來傷害他們的孩子了吧!可他們剛一睡著,一陣陰風吹過,黑矮的小妖就進了屋,就在他要用手摸孩子頭的時候,突然孩子枕邊發出一道金光,祟尖叫著逃跑了。

很快,這件事就傳揚開來,大家紛紛效仿,在大年除夕夜裡用紅紙包上錢給孩子,祟就不敢再來侵擾了。因而人們把這種錢叫“壓祟錢”,“祟”與“歲”發音相同,日久天長,就被稱為“壓歲錢”了。

有趣的歷史小故事


第三個:不三不四

“不三不四”這句話,據成語辭典解釋是“不像這也不像那,不象樣子。與不倫不類意思相似。指不正派或不規範”。為什麼不三不四就是不像樣子呢?原來在天數三四之間有一個“陰陽界”,不三不四就象:不陰不陽。

有趣的歷史小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