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高橋】品牌鑄造力量 名片扮靚山鄉


【紫陽高橋】品牌鑄造力量  名片扮靚山鄉

紫陽縣高橋鎮政府 劉成軍 姚秋晨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是國家長期以來三農工作發展的重頭戲,十九大用其細膩的手法勾畫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新藍圖。轉變農村發展方式、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不僅是建設美麗鄉村的基礎,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需求,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環節。品牌化是農業轉型升級的“金鑰匙”,我們要用品牌這把工筆刀精雕細琢美麗鄉村“新名片”,強力助推其蓬勃發展。

發展鄉村旅遊品牌,打造生態名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各地應結合當地獨特的自然風貌和區位優勢,因地制宜的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打造集生態觀光休閒一體化的鄉村旅遊靚麗品牌。這不僅僅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更是拓寬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保障。群眾在依靠傳統農業作為收入的基礎上,充分利用鄉土民俗風情吸引外來遊客前來食宿遊玩,讓遊客在玩樂的同時親近大自然,感受當地的風土韻味。久而久之,農民思想水準也會隨之提高,形成熱情好客的民風而在旅遊行業中贏得其獨特口碑。反之,遊客則通過親身遊玩體驗,人人都化身其旅遊品牌的宣傳大使,更好地向外界推廣鄉村生態旅遊新名片。

發展鄉村工藝品牌,打造文化名片。鄉村是傳統文化的天然載體,鄉村傳統手工藝作為古老的民族智慧,在中華文明的延續和傳承中具有獨特的文化地位。一方面,當地應積極整合鄉村自然風光和文化資源,通過“藝術+鄉村”的路子推動當地文化工藝品牌創建。與此同時,要更加註重對傳統手工藝人的培養和傳承,將傳統工藝產品與鄉村旅遊發展相結合,在打造鄉村文化名片的同時讓傳統手工藝得到更好地滋養和發展,實現文化興村、工藝富民。

發展鄉村農業品牌,打造特色名片。農業品牌化是我國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不可逾越的鴻溝,品牌是極其重要的無形資產,品牌化是農業市場化與產業化進程中的必然。要大力推行“互聯網+農副產品”的電商發展模式,為特色農產品構建全面的信息網絡和物流系統,在線上和線下為品牌農產品搭建產銷信息平臺。與此同時,加快引導各類涉農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通過品牌註冊、培育、拓展、保護等手段,創建其別具一格的自身品牌並保護好知識產權,讓特色農產品形成規模化的發展產業鏈,通過各種手段讓其走出鄉村、走向全國、面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