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鄂不帶毒,別對“湖北產”心存芥蒂

人民日報:鄂不帶毒,別對“湖北產”心存芥蒂

3月25日上午,8輛滿載“湖北籍”果蔬及副食品的大貨車先後抵達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近200噸湖北農副產品將從這裡走進廣州千家萬戶。這是疫情發生以來,廣東省首次大規模採購湖北農副產品行動。無獨有偶,湖北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當前湖北小龍蝦銷往全國360多個城市,日銷量大增,超過650噸。

湖北是全國重要的魚米之鄉,優質糧油、蔬菜、食用菌、水果、茶葉、畜牧、水產等獨具特色,蓮藕、小龍蝦等許多優勢產品,更是在全國享有較高的知名度。正因如此,在往年,湖北省優質農副產品往往不愁賣,深受各地消費者喜愛。

今年的情況有所不同,受疫情影響,當地不少農副產品滯銷,銷量較往年大幅下滑。許多農民尚未摘去口罩,就已為今年的收成鎖緊了眉頭。為了幫助當地農民,農業農村部曾兩次組織農產品產銷調度會,鼓勵大型採購商點對點採購湖北農副產品。電商平臺踴躍行動,推出“湖北農產品特賣”等銷售專區。多省也紛紛響應,為湖北農產品“帶貨”。各方伸出援手,當地產品滯銷現象有所改觀。

但“幫一把”之後,恢復產品供應的穩定渠道,才是長久之策。疫情形勢好轉,道路已解封,但重點疫區來的人員和車輛,未必就能無阻礙暢行。不認可“湖北健康碼”,看見“鄂”字牌車輛仍有所警惕,就會形成一道無形的路障,以至於部分湖北貨車司機只能租用外省牌照貨車來運送農副產品。道路不夠暢通,不僅容易導致鮮活產品爛在路上,而且增加了物流成本,使當地的產品失去競爭力。

路障要移除,心裡的疙瘩更需要解開。湖北是重點疫區,當地農副產品會不會沾上病毒?倘若心裡有這類疑惑,即使產品擺上了貨架,也難以放進消費者的菜籃裡。但要看到,當前疫情已得到較好控制,湖北全省多項指標已“清零”多日,再加上病毒需要在宿主(如人體)內才能成活,一旦離開宿主,不出幾小時就會死亡。因此,湖北農副產品的安全是有保障,完全沒必要為此感到擔心。

明知無安全問題,仍對湖北農副產品心存芥蒂,也是需要正視的一種心理,消費者應有意識地加以克服,不讓下意識和無理由的禁忌,對疫區農副產品形成誤傷。

化解重點疫區農民的燃眉之急,是另一種形式的馳援,只不過這次馳援不是救治病人,而是通過暢通道路、消除心理隔閡等方式,讓當地農副產品有依靠自身品質打開銷路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