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後的婚姻:為什麼當初愛得含蓄專一,到後來卻身心俱疲?

我有一個朋友,他的父母最近在激烈地鬧離婚。

都五六十歲的人、當爺爺奶奶都幾年了,還這麼折騰幹嘛呢?

據朋友說,兩個人鬧得不可開交,這次是非離不可,原因是彼此受夠了,朋友弄得頭暈腦脹,折騰幾個月後,他們終於平息了戰火,理由是不影響孫子的成長。

孫子一臉懵:這關我什麼事?


60後的婚姻:為什麼當初愛得含蓄專一,到後來卻身心俱疲?

朋友無奈地笑笑:“為了我半輩子不離婚,現在我大了,只有為了孫子了。”

朋友的父母,可以說一輩子都是這樣過來的,打打鬧鬧、冷戰摔鍋、一萬次想離婚,一萬次又熄了火,一輩子安生的時間沒有多少,最後又終於還是一起過,這樣的婚姻,難以用和睦恩愛來形容,彼此只感到難以名狀的悲傷,這一生到底是怎麼了?

1、

相信有很多60後的人,都是這麼過來的。

出生在一個保守的年代,家裡又窮又破,兄弟姐妹眾多。

介紹了一個男女朋友,連手都沒敢牽,生理知識也沒人教過,就三下五除二結了婚,最大的愛情靈感來自於為數不多的電視劇,你耕田來我織布。

很多的婚姻都來自於媒妁之言,談了一個就結婚了,就算接觸了幾個,幾乎也沒有深入瞭解彼此生活的內容,可以說幾乎對愛情、婚姻基本類似瞎子摸著過河。


60後的婚姻:為什麼當初愛得含蓄專一,到後來卻身心俱疲?

結了婚,終於過上了夫唱婦隨的生活,卻因為婆媳關係、妯娌、兄弟各種複雜的關係處理不好吵得地裂天崩。

眼見著老公跟別的女人多說一句話,女人就因為吃醋各種作,而男人因為也沒有什麼戀愛經驗,對此無可奈何,中年以後開始彌補遺失的青春,兩個人又因為出軌問題,隨時都有散夥的衝動。

要不是看著孩子的份上,兩個人可能早就離了八百回了,終於等到孩子大了,考慮到孩子的婚戀問題,彼此又默默地縮了頭。

就像朋友的父母一樣,積攢了一輩子的怨氣,消耗了畢生的信任,曾經吵架時放過無數的狠話,但最終無法分開,到如今活成了同居的室友,白天老太婆出門跳廣場舞,晚上各自分房看電視。


60後的婚姻:為什麼當初愛得含蓄專一,到後來卻身心俱疲?

走到今天,互不打擾、互不干涉就成為了最好的夫妻形式,愛情到底是什麼鬼玩意,我只聽過沒有見過。

說起婚姻,兩個人互相都覺得自己是以一場不見血的悲劇告終,我們都是好人,但為什麼把日子過成了這樣,何以得不到傳說中的幸福?

2、

我觀察發現,60後的婚姻悲劇,很多是因為幾乎沒有戀愛經驗,以致沒有機會學習怎樣處理和異性的關係就走入婚姻,一輩子都在邊走邊互相折磨。

很多60後的長輩們看不慣現在年輕人在戀愛時的隨意,彷彿幾日不見就又換了一個伴侶,甚至同居在一起。

但是毫無疑問,經歷過幾段感情的80、90、00後們,他們從不同的人和感情經歷上不斷地總結經驗,糾正錯誤,最終明白了自己想要什麼。

60後的婚姻:為什麼當初愛得含蓄專一,到後來卻身心俱疲?

因為父母的婚姻,對很多年輕人來說,都已經一場赤裸裸的教訓,給自己帶來了極大的童年陰影。

現在的年輕人現實的明白,愛情和婚姻是不同的,戀愛怎麼轟轟烈烈都可以,但結婚一定要冷靜,寧願不結,也不會像過去一樣稀裡糊塗就找個人湊合下去。

這在過去的年代,是不敢想象的觀念,因為周圍的環境不允許你試錯,只選擇了一個,彼此就再也不敢放棄,因為都怕因此而名聲盡毀,覺得不檢點不負責。

這導致的結果是,當你們發現彼此不合適時,後悔已經來不及,放棄有太多阻力,只能一邊維繫著家庭,一邊還默默渴望著紅顏知己。


60後的婚姻:為什麼當初愛得含蓄專一,到後來卻身心俱疲?

我有一個朋友,80後,她在婚前轟轟烈烈地愛過了一場,作夠了,也成熟了,然後找了個踏實的人結婚,現在過得歲月靜好,因為該感受的,她感受過了,作為小女孩的幼稚和各種作,她也作夠了;曾經見到異性的羞澀和無措,她褪去了,成為了一個更成熟達理的女人。

同理,她的老公也經歷過幾任女朋友,更懂得女人要什麼,他們相遇時,已經深深地明白什麼是婚姻,預估到未來的生活,所以都不折騰,只是用最讓彼此覺得舒適的方式生活著。

愛情和婚姻,很多80後、90後已然不像父母輩那樣,想象和進入得那麼簡單和輕鬆,他們區分和衡量得更多,保持更清醒理智地選擇、並且不再將錯就錯。

3、

難道彼此是對方的初戀就結婚不是最美好的嗎?

當然,彼此沒有戀愛經驗走入婚姻,能夠琴瑟和鳴地走到終老是最美好的,誰不羨慕呢?

可是,你望望身邊的60後們,他們幾乎都是這樣進入婚姻,又有幾個人覺得這輩子的婚姻幸福呢?

人都是在錯誤中總結經驗,不斷成長,能夠從毫無理論和實踐經驗的情況下,開車上路,還毫髮無傷的人,寥寥無幾,更多的是慘不忍睹。


60後的婚姻:為什麼當初愛得含蓄專一,到後來卻身心俱疲?

能夠經營成功的人,一定是彼此抱有堅定的信心,和對方共同的成長改變,彼此磨合珍惜,最終走到了琴瑟和鳴。

這樣的人十中有一,更多的人,在這個磨合的過程中,磨損了愛情的初心,折損了對婚姻的信心,只剩垂垂老矣的滿身傷痕,回顧往昔,覺得自己選錯了人,只怪命運無情。

其實,無論選誰,在人對愛情和婚姻只靠幻想經營的時候,都會是一樣的結局,因為沒有和異性相處的能力,所以勢必遭遇同樣的問題。

你抱著最美的初心,為一個人,用盡一生拼,你方法不對,卻愛得用力,折騰死了愛情。

4、

有人疑惑地問,現在的80、90後們都經歷過很多感情再和另一個人結婚,彼此毫無波瀾的生活,這還算有愛情麼?這還是道德的麼?

所以,你覺得,婚姻只靠波瀾起伏的愛情就撐得起?

所以,你覺得,和別人戀愛過,你就失去了愛的能力?

陳數的老公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很認同,愛比愛情重要。

兩個成熟的人,做出了一個成熟的決定,走進婚姻的殿堂,共同分擔悲喜,他們在漫長的歲月中,如果有經營感情的能力,一定可以建立比愛情更厚重的東西,那就是共擔彼此以後生死相依的命運。


60後的婚姻:為什麼當初愛得含蓄專一,到後來卻身心俱疲?

初戀時,我們以為愛是被愛的欣喜,成熟時,我們才懂得愛是以對方希望的方式去付出。

60後的婚姻,愛情、性、婚姻都一片茫然的混在一起,大家帶著對愛情的幻想,對婚姻的憧憬、對性的無知,邊走邊摸索,邊走邊開戰,一生的力氣都耗在了對方的身上,身心俱疲。

然而,我不得不說,那個年代的人,都用了最真的情,付出了最真的初心,對家庭有最高的責任感,就想安安心心地和對方走完一生,並不太奢望附加更多的東西。

他們的感情,走到了今天,同樣超越了愛情,但他們因為不懂如何表達愛,以對方希望的方式付出愛,所以一生不斷地彼此傷害。


60後的婚姻:為什麼當初愛得含蓄專一,到後來卻身心俱疲?

人生就是這樣,充滿了悖論,如果有太多選擇,我可能做不到如此用心動情;如果只堅定一個選擇,我可能又不懂得怎麼做才最讓你開心。

婚姻是永恆的難題,但人最終會走向理智清醒,走向高質量的選擇和伴侶,如今的年輕人就是這樣,他們不是不渴望婚姻,他們更渴望的是最適合自己的伴侶、高質量的婚姻。

5、

最可惜,人用一生的錯,才能悟到一個道理;

最可悲,人用最深的傷害,給予了最愛的人;

最令人欣喜,人生還有來日,還有歲月可值得珍惜。

年輕時因為不懂事犯的的錯,仍有餘下的光陰去彌補,去悔過。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都是時代、觀念、文化、家境的受限,讓彼此深陷其中,並非彼此不曾深深地愛過。


60後的婚姻:為什麼當初愛得含蓄專一,到後來卻身心俱疲?

走過半生,還是那個人,記錄了你二十歲的笑容、三十歲的落寞、四十歲的焦慮、五十歲的從容;

還是那個人,懂你的喜怒哀樂、你的欲言又止,你下一句還有什麼想說;

除了這個人,誰還能和你經歷了半生的命運與共,經歷了養兒育女的艱辛,見證如今頭髮漸漸花白的時刻。

你們可能沒開出最美的花,但根已經深深地連在了一起,你們的形態看似淡漠,但幾十年的情已經交織一片不可分割。


60後的婚姻:為什麼當初愛得含蓄專一,到後來卻身心俱疲?

這是年輕人們需要用時間去證明的東西,有很多中途就已經選擇分離放棄,也有很多能堅持到底。

臨近黃昏,去它的恩怨情仇,去它的愛恨糾葛,你們彼此已經是對方離不開的家人和朋友。

放下所有,正視過往,你會發現,穿越迷霧、仍有許多歲月可感激、可回首。

人生如大夢一場,夢裡花開花落,感情春夏秋冬,愛過,開過,凋零,靜美,都是經歷、皆可回味,似已足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