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灭了卫青满门,为什么作为卫家亲戚的霍光后来能够得到重用?

今古言堂


霍光与卫氏并没有血缘关系。卫子夫的姐姐卫少儿和小吏霍仲孺私通生下了霍去病,而霍仲孺后来回乡又和其它女子生下了霍光。所以,他和霍去病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却和卫氏并没有血缘关系。虽然霍光的发迹离不开卫氏和霍去病的提携,但是毕竟当时还是一个讲究血缘的时代。而且要严格说来,卫青的夫人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卫青的妻族全部都是汉朝皇室。考虑到卫青与霍去病的功劳,所以汉武帝对于卫青和霍去病的旁系眷属手下留情。其中也包括戾太子的孙子(后来的汉宣帝刘询)只是将他投入了监狱,并没有杀他。

其次,霍光的才能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仅仅就说为臣谨慎一项,霍光每天上朝所走的步数,所站的位置几乎都是完全一样,每走一步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正所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面对着一个雄据天下的英伟君主,霍光的性格无疑为他在汉武帝跟前加分不少。霍去病死后,霍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入禁宫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可以说是汉武帝身边的资深机要,极受信任,虽然官位不高,但是权柄很大。所以霍光受到汉武帝的托孤之重也是情理之中的。


经典守望者


汉武晚年多病,昏庸多疑,又长居宫中,自以为掌控天下,为身边人所欺骗,终至酿成一场场大祸。卫氏受到接近族诛的打击,事起于巫蛊之祸。并不见得是汉武有计划的翦除功臣之后,以卫霍的后人,在战场上无军功,军队中无人望,文才天下不知的现实,就算作乱也为祸不剧,只要皇帝持身守正,这些二世祖的所谓权臣,分分钟一道诏书就可以收拾了的。


巫蛊之祸使得汉武的女儿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青之子长平侯卫伉、卫青的姐夫公孙贺满门,全部被杀。京师因此受牵连而死的有二千多年。卫青可不只卫伉一个儿子,还有二子卫登三子卫不疑,分别被封为阴安侯和发干侯。后因酎金失侯。而卫青的姐姐皇后卫子夫,外甥刘据,都死于后续的巫蛊之祸,与卫伉一案是有所不同的,卫伉是因阳陵大侠朱安世告发公孙敬声偷埋木人等事引发。(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卫子夫母子之死,则涉及后宫权位之争、太子位之争,最有可能是钩弋夫人和江充、苏文、马何罗兄弟等人设局,联手推翻刘据欲扶刘弗陵上位,进而陷害攀诬,汉武还没发神经到灭自己三族。基于此,作为霍去病的异母弟霍光能受到重用是毫不意外的。常以卫霍并称,但在汉武帝的心目中,对二人的区别和喜爱程度大不相同,卫青是汉武的臣子,也是小舅子,更是他雄图伟业的执行者,介于一种君臣朋友之间。(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霍去病则是卫少儿的私生子,自小也是养在平阳公主府,是武帝看着长大的孩子,又有姻亲关系,稍大后就带在身边栽培,上林苑练骑射之术,甘泉宫中教带兵之法,可说是汉武培养起来的小辈徒弟兼出征打仗的替身。霍去病出击匈奴立功封侯,第二次出征时路过河东,便登门求见抛弃他的生父霍仲孺,并为异母弟霍光求官,霍光因此当上郎官,在兄长的羽翼下,一路升迁,当上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职,长年侍奉在武帝身边。(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霍光虽无战阵之功,又没有什么治国大才,却胜在做事谨慎,举轻若重,十多年来连一点小错也没有犯过,足见不凡,有此因缘,又爱屋及乌,为武帝所看重。巫蛊之祸逼死太子,其他儿子不入武帝法眼,只得选上七八岁的幼子刘弗陵当储君。在临死前,汉武赐死钩弋夫人,诏令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辅政,霍光执政后,一改武帝好大喜功的国策,重拾黄老之治,与民休养生息,开创了昭宣中兴。


南方鹏


汉武帝因巫蛊案杀卫伉,其余卫家子弟并没有杀,否则卫皇后不是也要灭族?

事实上,对比同案的公孙贺(卫青某个姐姐的丈夫)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通奸并共同诅咒汉武帝)父子被灭族。汉武帝两个女儿—犯巫蛊的阳石公主处决,知阳石公主行却不举报的诸邑公主(卫皇后小女儿)坐死,对卫伉的处理就真不算什么重处了。



霍光与卫家毫无血缘关系。

霍去病确实是卫家亲属,其母卫少儿(卫皇后另外一个姐姐)卑贱时与小吏霍仲儒私通生育了霍去病。因霍仲儒不敢承认与平阳公主女奴私通,霍去病从小生活在公主府,由舅舅卫青抚养长大,霍去病与卫家割弃不了血脉。

霍光是霍去病父亲的婚生子,虽然与霍去病是亲兄弟关系,却与卫家毫无血缘。此后,霍去病早逝,霍去病儿子霍嬗也十岁早殇,汉武帝虽爱屋及乌提拔霍光,霍光也过继自己两个儿子给霍去病做嗣子,但霍家与卫家的血缘关系已被斩断。

对汉武帝来说,霍去病或其子犯罪才可能牵累霍光,而卫家犯罪与霍光有啥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