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留学生|“瑞士举国进入备战状态,一下午,超市被抢空……”

连线留学生|“瑞士举国进入备战状态,一下午,超市被抢空……”

编前语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刚刚从疫情中喘过气来的中国,又开始为骤然升温的世界疫情揪心。超过百万在海外求学的中国留学生,更是令人牵挂和忧心。深圳教育报刊总社“深学”APP推出“全球同此凉热 ”系列报道,与留守在海外或已在归国途中的学子,展开连线,分享他们的忧与惧、悲与喜……

坐标:瑞士

留学生:梅雨佳

(洛桑高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硕士在读)

连线留学生|“瑞士举国进入备战状态,一下午,超市被抢空……”

我在音乐学院读书,现在瑞士举国停课进入备战状态。眼见着这个80万人口的小国,被检测出来的已知感染率是1万多。每每想到这个数据,总会不寒而栗。

连线留学生|“瑞士举国进入备战状态,一下午,超市被抢空……”

1

牵挂武汉亲人,提心吊胆一个月

国内疫情爆发前,父母离开深圳,去了南美以及美国。因为家中有亲人被困在武汉,春节前后整整一月,我们都被疫情弄得提心吊胆。后来国内疫情形势逐渐好转,随后从荷兰,法国开始,疫情开始在欧洲爆发。一切都很戏剧性。

本地中餐馆老板,一位我颇尊重的叔叔,某日门口贴标语:“所有从国内或者其他国家回来的商务、旅游人士,未在本地观察14天,不得入内。”结果第二天瑞士本地报纸也刊登报道,头版标题《中国餐厅不许中国人入内》,扭曲了原本的意思,引起本地华人的集体愤怒。虽然文字误差造成了不少华人误会,但是现在想起来,也许是当时最理智的一种做法。

之后似乎平静了一段日子,对新冠肺炎这几个字,仿佛产生了免疫。大家该上班上班,该上课上课,没有人带口罩。

某日乘地铁回家,刚刚在地铁上坐下,突然看到对面两个人一脸惊恐地看着我:“对面是个中国人,现在中国很多病毒,我们躲远点。”一眨眼的功夫,两个人就不见了。留下石化的我。

在那段压抑的日子里,班里同学们常常拿冠状病毒开玩笑。在英语里,冠状病毒和科罗纳发音一样。班里人在群里互相戏称对方科罗纳病毒。某日,也许因为接收到的消极负面消息太多,一向不多言的我在群里说了一段话:

“你们什么时候能够停止人种歧视类语言?不是每个与中国有关的人与物都会有冠状病毒。你们觉得这个玩笑好笑,我一点都不觉得好笑。你们知道此时此刻中国的医院里每天有多少人生病,每天有多少医生累得崩溃,每天有多少人在家里担惊受怕吗?要笑,笑别的,我陪你们笑。笑这个,对不起,我不喜欢……”

同学们很快意识到自己言论不当,立即向我道歉。玻璃心的我一听就流泪了,我解释道:自己可能当时太为在世界另一端的亲人朋友们担心。于是也向同学道了歉。

连线留学生|“瑞士举国进入备战状态,一下午,超市被抢空……”

疫情爆发前,剧团庆功。

2

父母国外返深被隔离,我一夜无眠

继续过着每一个平常的日子,指挥乐团,演音乐会,每天忙得马不停蹄。偶尔听闻谁谁谁染病,谁谁谁死亡,逐渐感到麻木。只觉得这次疫情,让人觉得“活着”就是一种幸运。

由于需要在剧院演音乐剧两周,每日硬着头皮去剧院。这个时候法国的人数激增。瑞士也在渐渐增加。意大利的消息还未传出。而在瑞士,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这些国家来的人。每日排练期间,总想与人保持距离。遇到同事同学时,总会顺带聊聊这件事情并且希望他们珍重。偶尔回校拿乐器,看见年迈老师,总是说一声老师注意防止感染。

日子照常过,直到我父母因为工作原因,提前离开美国返深。途经日本,回到深圳立即被隔离检测。当晚我一直睡不着,焦虑不止。

意大利疫情全面爆发,意大利政府下令所有人在家中隔离。海关即将封闭前,边境线上的所有意大利人像逃难一样冲向邻国,进入瑞士。最后一节课是论文答辩课程,教授来自意大利,大家呆在一个5-6平米的小房间里。教授愁眉不展地说自己不敢回意大利,因为她之前去过疫情爆发最严重的区域,怕自己如果携带病毒,会感染给八十多岁的老父亲。

第二天跟助手同屋修改文件8小时。修改完我整个人处于兴奋又崩溃的状态,不小心打翻了一锅热油。热油溅到脖子和脸上。这么多天的压力,就在这一瞬间开始爆发,哭得像个小孩。

好在这一天,父母也被送回家中隔离。他们给我打来电话,指导我如何处理烧伤。我任教的蒙特尔音乐学校的家长们听说我因为烧伤要取消课程,纷纷给我打电话发短信,向我提供帮助,学生们也发来许多短信。那一天,我感受到了来自学生与家长的满满的爱与关心。

连线留学生|“瑞士举国进入备战状态,一下午,超市被抢空……”

在剧院演音乐剧的照片。

3

联系每一个人,希望人人都安好

3月13日,英国的朋友来家中做客。看到我的脸,帮我擦药。我对朋友说,疫情马上要爆发,你要囤食物了呢。朋友告诉我,没事,不会到这个地步。

晚上与朋友们聊天,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开始囤食物,不要与人近距离接触,科普这个疾病的影响。大家都不相信,告诉我:

“不要惊慌,这个病不影响年轻人。”

“一旦发布禁足令,我们要游行。”

“我们拒绝生活的停止。”

“ 我拒绝和别人一样,一定不囤菜。”

我无奈地笑了笑。这让我想起中国疫情刚刚开始爆发时,一向工作狂且麻木不仁的我突然开始去关心好久不联系的每一个人,只希望人人都好。

几日未出门,恍如隔世。街上人烟稀少,超市里也开始有人带口罩。中超阿姨给我塞了两只口罩,千叮咛万嘱咐让我好好呆在家。打了我的手,用上海口音说道:

“你做菜要小心的知道吧?”

回到家中,助手发来短信告诉我取消周六见面。我们一致认为疫情可能会爆发。于是改成线上工作,以邮件和电话联系。

连线留学生|“瑞士举国进入备战状态,一下午,超市被抢空……”

街头的樱花开了。

4

举国停课,幸好我备足了两个月的食物

瑞士政府终于发出官方命令,所有学校关闭,音乐节取消。音乐会取消。举国一片混乱,所有人进入惊恐状态。一下午的时间,超市全部被抢空。

我抹抹脑门上的汗,幸亏我已经提前做好了疫期的准备:买了两大袋东北米,五到六罐高热量红葱酱、干香菇、各种调味料;肉类全部放入冻柜,买足两周用的蔬菜;顺便去了药店买烫伤药、祛疤药、维他命C以备没有蔬菜的日子,维他命B以备没有肉的日子,维他命E促进皮肤恢复。饮食能够吃一个半到两个月,维生素够用两个月,家中药物足够以备不时之需。

买了药房仅剩的一只温度枪,75瑞郎,折合人名币四五百元。脑子里盘算着,在疫情爆发前,幸亏买了一大瓶消毒酒精凝露。

3月14日,我在家中为自己计算接下来琴房关门的日子,我该如何打算?我决定联系所有被疫情影响的行业内最高级别的音乐家朋友们,连线做知乎Live去科普音乐,并且为音乐学者们提供最高效的练习方法和思维。每个人出乎意料地感兴趣。这让我之后的日子,也能每天强制的做许多事情,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整日活在惊恐中,如果能让疫情里有一股清流,让音乐温暖人们的心灵,那么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很快,我联系到了法国国家交响乐团的打击乐首席,香港管弦乐团的副团长和第一小提琴,比利时国家交响乐团的首席贝斯,中央芭蕾舞交响乐团的副首席,意大利国家高等音乐学院的作曲系教授等等。这大概是我执行力最强的一次,突然没有课程在身边,于是我精心写稿,定稿,并与受访者沟通,那天苦思冥想很久,这些人在绝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里,只能在报纸,电视,广播里看到听到,如何给这个专访取名字呢?做饭时灵机一闪“传说中的音乐家 ” 系列音乐文化科普专访!

次日,收到新教授的邮件,要我们打击乐的人迅速组织一个团体,并且集体共享琴房练琴。我愣了,只觉得我是不是看错了。

连线留学生|“瑞士举国进入备战状态,一下午,超市被抢空……”

给学生上网课的照片被学校发到官网上。

5

疫情之中,渐渐看到每个人的真实面孔

父母,舅舅,姨妈,一致认为就一个女儿,搜索机票让我立即回国。我拒绝了,因为我不想接触更多的感染源,在哪里都是被隔离,一旦出现情况,我哪里都去不了。

一个英国朋友的工作,是策划体育项目。一天之间,所有项目取消,所有体育赛事全部被取消,钱全部亏空。对方发短信告诉我,他在哭。多年的奋斗,突然什么都不剩了。

半夜,拿着温度计不停的扫额头。体温时高时低。

3月15日,看了一部电影——《超脱》,好久没有这么悠闲地看一部电影。没有压力,像是从哪里偷来的时间。

打开邮箱,看到新教授与老教授争吵。老教授说:

“我们在瑞士,请你尊重我们的政府。并且把学生们当成人类,避免他们感染病毒,你作为一个老师,必须保护你的每一个学生!而不是在疫情爆发的时候,不顾人性,让每个孩子冒着生命危险去集体合用一间琴房。”

我给老教授打电话,老教授与夫人在家中惊慌失措。我告诉他们不要惊慌,要储存粮食,接下来的几周也许整个社会系统会崩溃。你们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杜绝出门与人来往。教授夫人却收到通知,依旧周一要去学校开会。

挂了电话,我给新教授发去邮件。告诉他:

“我体质不好,不敢冒险与人共租琴房,我想向学校借乐器,并且更改曲目。”

新教授立即说:

“我会派人给你送琴, 你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体。”

其实,谁都是在为学生着想。只是,大家的说话风格不一样。疫情之中,我也渐渐看到了每个人的真实面孔。

晚上,收到疫情通知——法国于下周三开始禁足。

连线留学生|“瑞士举国进入备战状态,一下午,超市被抢空……”

用投影仪在天花板上看电影。

05

妈妈很担心我,到处为我寻找口罩

3月17日,早上七点起床,打开窗户,阳光洒进房间。出门买些必要物资,超市就在楼下,一下楼,每个人隔着1米远。

刚回到家,便收到学校短信,取消周二开门拿行李的日期。一下子惊慌失措,四月底,一个半月,要怎么练琴呢?英国朋友打来电话,我在电话中失控——我是全班唯一一个没有乐器的学生。

3月19日,情绪低落的一天,进入工作狂模式。写“传说中的音乐家”采访稿,收集材料,突然发现朋友们的人生每一个都像开挂一样,的确是一个有价值的专访。在瑞士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想到了就去做,做不好再来修改,只怕你不做。”

自从疫情爆发,无形的工作量让自己几乎没有太多的喘息机会。从早上开始,与我任教学校的所有老师举行线上会议。3小时的会议后,开始教课。所有人都以为大家都闲在家里没事做,于是制定各种指标以及任务。其实,我们比平日更忙。

3月25日清晨,教授给我发来修改论文的邮件。真是一个细致的教授,能在欧洲遇到这样的老师,也是一大幸事。我曾经的老师是他最得意的门生,他说过:

“事事完美,你才会没有对手。”

3月26日,起床便开始为 “ 传说中的音乐家 ” 的第一个访谈小提琴科普做视频剪辑、录音,插入图片、打字幕。一转眼,竟到了晚上在线教课的时间。上完课后,继续处理视频,发送在知乎站内。这一瞬间,觉得自己还是非常了不起的。

3月27 日,通宵处理工作,抬头竟然已经天亮。妈妈非常担心我,一直焦虑地帮我打听在哪里能够领到口罩。可怜天下父母心!希望这场疫情早日结束,所有像我这样在海外的游子,能够早日回家与家人相聚。

感谢浏览

深圳少年派

在这里,我们

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连线留学生|“瑞士举国进入备战状态,一下午,超市被抢空……”

合作电话:0755-835217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