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記》:秦朝時曾出現過飛碟,為此還鑄造了十二個銅人?

魏晉時期是中國歷史上黑暗的時代,有點類似西方的中世紀,那時候五胡亂華、神州陸沉,中原大地上的許多城市都被戰亂夷為平地。隨著胡人的進入,野蠻部落的神話傳說也流行起來。當時佛教在中國愈發盛行,關於地獄神怪的觀念吸引著人們獵奇的心理。

到了前秦入主中原的時候,隴西有個書生名叫王嘉,他目睹了五都淪覆、河洛為虛的慘像後,想要搜救不斷散失的典籍,為此編寫了一本《拾遺記》。這本書的時間跨度上自伏羲,下達西晉,搜撰異同,殊怪必舉。裡面有許多不同於正史的記載,這跟《山海經》有點像。更駭人聽聞的是,其中居然有著關於飛碟與外星人的記錄,讓人讀後不得其解,現在讓我們來看看這本書都寫了什麼。

《拾遺記》:秦朝時曾出現過飛碟,為此還鑄造了十二個銅人?

魏晉古書《拾遺記》

帝堯的時候人類曾發現過飛船?

根據《拾遺記》的記載,帝堯登位的第三十年,有一個奇怪的東西從大海中浮出水面,這個東西閃耀著光芒,常繞著四海做圓周運動,上面還有“羽人”居住。因為沒有人知道它的真實名字,所以只得稱為“巨查”。《拾遺記》中的這段文字是這樣的:

“堯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於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晝滅。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查常浮繞四海,十二年一周天,週而復始,名曰貫月查,亦謂掛星查,羽人棲息其上。群仙含露以漱,日月之光則如冥矣。虞、夏之季,不復記其出沒。遊海之人,猶傳其神偉也。”

在古代,“查”通“楂”,《拾遺記》中的“巨查”就是一個長得很像山楂的不明飛行物。這個飛行物從海中浮出水面,上面閃閃發光,忽遠忽近,就像天空中的星星一樣。這不由得讓我們想起《獨立日》中的那個巨大飛碟,它很可能是外星人來考察地球的一個基地。外星人的長相類似“羽人”,因此古人誤把他們當做了神仙。

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這個奇妙的不明飛行物後來忽然不見了,後世也沒留下任何記載。

唐堯時期一般被認為是宇宙發展的重要時刻,邵雍的《皇極經世》中就將堯繼位的那一年定為“午會”的開端,認為它是宇宙由盛轉衰的開始。《堯典》裡說帝堯曾命羲和推算日月星辰運行的規律,並制定出曆法;命羲仲測定太陽從東邊出來的時刻;命和仲到極西的昧谷去測定日落的方位,中國最早的日食觀測也是在這個時候。

唐堯還說:“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允釐百工,庶績鹹熙。”可見在那時,中國人已經具備了曆法,能夠分離春夏秋冬四分時,並且將一年定為三百六十六日,天文技術已經足夠發達。政治典章制度就是在天文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唐堯時社會發展還是部落的水平,文明和技術都很落後,但他們卻已經掌握了計算天文、曆法的技術,實為不解,難道外星人對唐堯時的天文知識有過幫助?

《拾遺記》:秦朝時曾出現過飛碟,為此還鑄造了十二個銅人?

浮出水面的“巨查”

秦始皇曾與外星人相見?

外星人自從帝堯以後就消失了2000多年,不再有任何記載,直到秦朝時,他們又再次出現在《拾遺記》中。這次,人們看到的不再是“巨查”了,而是“螺舟”!

《拾遺記》中的文字是這樣的:

“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於海底,而水不寖入,一名‘淪波舟’。其國人長十丈,編鳥獸之毛以遮形。始皇與之語,及天地初開之時,瞭若親睹。”

我們對比之前關於“巨查”的記載,就會發現雖然不明飛行物的外形變了,但依然有著如下特點:

  1. 前後兩個UFO都是從海底出來的,巨查繞著四海浮行,螺舟則具備潛水的性能;可見大海是外星人來到地球后潛伏的地方;
  2. 前後兩個UFO上的人都用羽毛來做衣服,看上去像“羽人”,這就是外星人的樣子;他們身高有十多丈,所以地上的人才能看清巨查上的羽人在刷牙漱口,可見他們的體型要比人類大太多;

“羽人”們可能在地球剛剛誕生時就已經關注到這個新星了,所以才兩次前來拜訪,並且對天地初開之時,瞭若指掌。此外,“羽人”的壽命非常長,他們以一萬年為一天,人類在他們的面前就像朝菌蟪蛄一樣渺小。

《拾遺記》:秦朝時曾出現過飛碟,為此還鑄造了十二個銅人?

秦始皇為什麼要鑄造十二個銅人?

根據《史記》記載,秦始皇在統一天下之後,收集全天下的所有兵器,全部銷燬,用來熔鑄成鐘鼎。當時古人的兵器都是用銅做的,耐人尋味的是,秦始皇還鑄造了十二銅人,每個重一千石。做成後將他們停放在皇宮裡。班固在《後漢書·五行傳》中有更詳細的記載,書中說:

“二十六年,有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於臨洮,故銷兵器,鑄而象之。”

這說明在秦始皇時期確實出現過巨人,這些巨人很可能就是《拾遺記》中從螺舟裡走出來的“羽人”,那十二個銅人塑像就是鐵證,它們似乎暗示著秦始皇確實見過外星人,所以才對神仙之事如此著迷。

這十二個銅人在漢朝時還存在,就陳放在長樂宮門裡。《三國志》記載,董卓專權的時候,毀壞了其中的十個,用來鑄造錢幣,剩下的兩個則被他挪到了清門外。當時的文人王粲在《漢末英雄記》中寫道:

“昔大人見臨洮而銅人鑄,至董卓而銅人毀也。”

說明這十二個由秦始皇鑄造的銅人最終有十個毀於董卓之手,當時餘下的兩個還在長安,而魏朝的國都在洛陽,所以魏明帝想把這兩個遷過來。但由於太過沉重,運到霸城的時候就停下來了。直到五胡亂華時,石勒將這兩個銅人運往鄴城。最後前秦的苻堅又將它們遷回長安,但全部給銷燬了。王嘉與苻堅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或是有感於銅人之毀而寫下始皇曾見“羽人”之事。當年修鑄這十二個銅人,是否就是為了留下外星人的模樣?

《拾遺記》:秦朝時曾出現過飛碟,為此還鑄造了十二個銅人?

十二銅人是否與外星人有關?

為什麼古人不敢發掘秦皇陵?

秦皇陵的位置在《史記》中已有記載,明白寫著位置就在驪山,並且說裡面有許多奇珍異寶。《括地誌》也說:“秦始皇陵在雍州新豐縣西南十里”,這說明古人是大致知道秦皇陵的位置的。但是關於盜墓的事,歷史上只說到了項羽。《水經注》記載說:

“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關東盜賊銷楟取銅。牧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能滅。”

可見,古人認為唯一盜過秦皇陵的是項羽,他曾發動三十萬人洗劫裡面的財物。後來又有一個牧羊人不小心引發火災,導致整個陵墓都被焚燬。所以當赤眉進入長安,以及董卓、溫韜等大規模發掘王陵時,都沒將秦皇陵列入清單,因為他們認為這座陵墓要麼已經被挖空、要麼已經焚燬了,沒有再盜的價值了。

而在《拾遺記》中還有另一種說法,根據《史記》的記載,秦始皇被安葬入皇陵後,秦二世命所有後宮入殉,死了很多人。安葬已畢,因為工匠知道陵墓中的機關,所以便關閉外羨門,將他們全部關在裡面,沒有一個人能走出來。《拾遺記》說等待秦朝覆滅,項羽打開陵墓後,發現那些工匠都還沒死,他們在陵墓內雕琢石頭,刻出龍鳳仙人的模樣,又在石像寫下各種文辭。項羽看到了他們,十分害怕,便下令再次關閉墓門,還放火燒掉了整個陵墓。

到了漢朝時,有人打開墓門,所有的工匠都不見了。於是人們便抄錄下石碑上的文字,發現裡面全是怨恨的言論,因此取名叫“怨碑”。正因“怨碑”的魔咒在陵墓之中,所有一直以後沒有人敢發掘云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