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写诗,苦于无人指点,希望大家能从专业角度给我一些意见?

笑叹浮生若梦14


酬好友邀答:

本来是不太愿意回答这类涉及作品点评问题的。因为我不想说虚话,但在网坛上说真话,往往会吃力不讨好。既然受多位好友相邀,而描述中的“作品”也能反映出很多初学者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我就借此简单说说我的观点。

首先,我认为要学写诗歌,就要先弄懂诗和文有什么区别?否则,写出来的只能说是分行的文,还不能称作诗。

以下我分三点说说:



一、形象与逻辑

我们常说,诗歌是形象的语言,所以写诗要用形象思维。而行文我们更习惯于逻辑思维。

这里所说的形象思维,是指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事物表象进行取舍,只用对直观的形象所感进行表象描述,从而达成主题的一种思维方法。

例如,题目描述中的诗,主题是《黑色和你》,因为下文对主题没有扣紧,所以我将其理解为“”黑夜想你”。那么我举个例子说说,大诗人是怎样通过形象思维达成主题(意境)的: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同样是写黑夜,在这短短的十四个字中,作者便高密度地描写了五个黑夜中感受到的事物表象(物象),并且通过这些物象的组合描述,极好地表现了主题,营造出画面感和意境意蕴。

月落是作者所见到的表象;乌啼是所听到的表象;霜满天是所感到的表象。江枫是所想到的表象;渔火又回到所见的表象。作者通过对这些表象的描述,结合平仄声律的运用,不用任何逻辑言语,读者便能感受到作者在客愁中的情绪律动,并且很容易融进作者的语境(意境)中,这就是好诗!

顺便说说,我们在阅读诗歌时,也应用形象思维。如上句中的霜满天,如果用逻辑思维是说不通的,霜只能在地上不可能满天。但在形象思维中,这则是作者对寒气逼人的直观感受。



二、意象和词组

第一点所述的事物表象,投射到读者心智中,会产生一定的含意,所以又引申为意象。初学者要记住这句话:组成诗句的基本元素是意象,而并非行文中的词或词组。

传统诗词中的意象又和现代诗中的意象有所不同,也分别简述一下:

传统诗词中的意象,经过历史的沉淀,其指向基本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某一事物表象,投射到读者心智中的含义是一致的,是历代诗人们的共同体验,例如在诗词中读到柳、芳草、长亭这些表象,基本上都是写离别的意象。所以传统诗词的意象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现代诗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诞生,本身就是反传统的。所以其也推翻了整个传统诗词的意象体系,但至目前仍未形成新的意象体系。

因此,其事物表象(物象)带出的含义是不固定的。例如,同样是柳、芳草、长亭这些表象,在现代诗中所投射出的含意是什么,是自由的,可全由作者自己把握。不同的作者借用其投射出的含意就可能不同,甚至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其投射出的含意也可能不同。因此,现代诗的意象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写现代诗,如何运用意象组合去抒发情感,而又能让读者感触得到,这并不容易。目前的很多诗作,都会出现作者对物象虽有所托,但读者却不能会意的情况。这也是很多人说传统诗词比当下的现代诗,更容易让人理解的原因。



三、声情与辞情

就抒情方式而言,诗是通过朗诵来表现的,讲究声情。而文则是用眼睛阅读的,讲究辞情。有些初学者认为声律会限制自己的发挥,又或者说,现代写诗不用讲声律,这都是不对的。

刚才我们讨论了写诗要通过意象组合去表达主题和营造意境,这实际上是诗的创作手法之一。同样,通过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声调,去让读者感受到你的情感律动,也是一种诗的创作手法。不讲声律,无疑是在创作上先自断一臂。

现代诗在意象上和声律运用上都是自由的,所以有人又将其称为自由诗。但对声律没有要求并不代表没有需要,这实际上是将此责任交给了作者,因此,写现代诗更需要作者有一定的律感和音韵学修养。一首诗所带的情感往往会很复杂,如何让读者借助声律和节奏去感受到作者的情绪律动,除非你有过人的天赋,否则还是要静下心来学学声律音韵。

最后讲两句,我一直认为学写诗,不论是学写现代诗还是学写传统诗词,都宜从学写近体诗开始,因为格律诗词在历代诗人的努力下,不论意象体系还是声律体系都已经相当成熟,也有了一定的创作方法,现代诗目前还无法可依。

毫无疑问的,有方法一定比无方法容易入门。

题主的诗我就不去点评了,在我眼中,还是有极大进步空间的,自己也不妨就以上所述几点,参照自评一下。

最后说句题外话,在近日,很多读者看到我的文字后,都点了右上角的关注,这是对我辛苦码字的最大鼓励,在此说一声谢谢。


诗词书院


本人不专业,不过本人也偶有写一些小诗。本人以为相比古代诗,现代诗非常灵活,没有标准,仁者见人智者见智,重要的是意境、内容,不要过分追求形式、押韵、对仗什么的,你只要真情流露了,你就成功了!

另外,你的诗写得很好,不过“长夜难明”应作“长夜难眠”。漫漫长夜,无心睡眠,好诗好湿啊~~~~


垃塌看世界







既然条友虚心求教,本人就不揣冒昧,谈一点个人体会,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也借此机会,抛砖引玉,与广大文友探讨,切磋。

古人云,诗言志,文传情。诗歌比起散文更简炼,含蓄,易读易诵,朗朗上口,赢得人们喜爱,推崇。尤其古诗词中的经典名句,更是一语中的,画龙点睛,脍炙人口,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拍案叫绝!乃至数千年广为流传,经久不衰。可见诗歌魅力之大。

要写出好的诗歌,以下几点很重要。鉴于篇幅,不展开论述,只是点到为止。还需自己揣摩体会。

一,热情和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热情则是诗歌创作的坚强动力。

二,观察和体验。世界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倘若你对世界万物独具慧眼,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何愁写不出好诗?

三,灵感和想象。这两样是诗歌的灵魂和翅膀。倘若具备,必将展翅高翔!

四,押韵和对仗。好的诗必须音韵和谐,悦耳动听,朗朗上口。相传白居易写诗,要反复念给老妪听,不懂就改,直到满意为止。如果诗歌不押韵,还叫诗吗?

五,知识和阅历。只有见多识广,成竹在胸,才能文思泉涌,信手拈来,妙语连珠,语惊四座!

六,锤词炼句,反复推敲。好诗都是改出来的。这也看出作者对创作是否严谨。历史上有很多改诗的佳话。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贾岛的推敲,等等。下面附我作的一首词:

西江月,写诗

创作必须欲望,情感笔间流淌。

锤词炼句细思量,比兴押韵对仗。

文学源于生活,观察敏锐目光。

灵感阅历富想象,妙手著成华章。


清风明月76777296


想写好现代诗,除了要有一点点天分,这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一点点的天分,即使再努力,也不会写出成就,当然,自娱自乐另当别论!然后,就是大量阅读,小说,散文,尤其诗歌,阅读中我们才会潜移默化中不断进步,诗歌我比较推崇现在比较活跃的诗人——胡弦,刘年,张二棍,娜夜等,外国的里尔克,阿多尼斯,聂鲁达等,琢磨他们的一些好诗是怎么写的,好在哪。最开始可以仿写,不停地练笔,写着写着你会惊喜于自己的进步。再有,写作虽然是个人行为,但是,如果你有个志同道合的小圈子,一起写,不仅能提高兴趣,也能进步更快,我曾亲眼看到一个诗歌爱好者,最初只是初级水平,在一个论坛和大家一起玩了两三年,已经是个比较成熟的作者了,写作水平和欣赏水平可以说是突飞猛进!

诗歌写作是诗人内心的独白,当你通过大量的阅读学习,水到渠成地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满意的诗歌!


王地9494


年轻的时候酷爱诗歌,天天写,未尝让一日虚度。当时凭者一腔热情,在粗糙的练习册上尽情涂抹。多的是辛稼轩所说的“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呢?

哈哈!

我建议你多读古今中外名家作品,从前人的作品里汲取营养,学习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学习各种艺术手法与表达技巧。实践出真知。好诗是写出来的。记得曾有书上说,教师只可以教给学生规矩,而不能教给巧。所以,“巧妙”二子,还需要自己好好下功夫。要锤炼语言,不怕坐冷板凳,不怕吃苦,贾岛不是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吗?但也不必悲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打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非要经历“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才能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折,你说呢?

如果不嫌弃,本人不自量力,愿意与君时时切磋,不知意下如何?


月下独酌55379


您是想写古体诗词还是现代诗呢?

古体诗我很喜欢去读和朗诵,但如果让我去写,还是没有把那些平仄对仗等要求琢磨通透。在此,略略交流一下现代诗的写法吧。

动笔写之前的铺垫,就像农民伯伯播种之前先培土一样。

首先怀揣“一颗不蒙尘的心”很重要——

带着一颗美丽的心灵上路,要有面对世间百态的勇气;即,初心很重要。写诗,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利。一开始,也许是因为热爱,因为被诗情画意所吸引;后来渐渐就会有使命感了,因为,诗歌是感情的浓缩,是语言的极致,是能触及心灵深处的。说小了,可以为生活增添色彩,说大了,它可以荡涤人世的粉尘。

其次,“一双勤奋的脚”也很重要。

要多观察与体验生活,要有走遍天下 阅尽山山水水的雄心。有一句话说:“功夫在诗外”。这句话不无道理。当我们经历过风雨彩虹的生活,当我们阅览过历史沧桑,当我们见过百态真相……就会发现,不用费心费力地去构思,不用苦思冥想,便有很多锦绣文字急不可待地从脑海里蹦出来。这样,自然而然出来的诗歌,比那些仅仅依靠技巧的诗歌更有生命力,也更有感染了。

要有“板凳坐的十年冷”的定力。写诗不是沽名钓誉,也不能一蹴而就,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坚忍。没有谁,能随随便便地写出好诗来。

如果遇到诤友就更好了,他能循循善诱,在你需要鼓励时及时鼓励,在你有了成绩得意忘形时,他能指出你的不足,而不是一味捧杀。

当然,还有很多因素,有待细心的你慢慢体会。但,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琴书画诗酒茶


得首先有创作的激情,关键一点还得有灵感,那不是写总结汇报,年度评比等,想什么时候写什么时候写,。而且还得了解中国文学史,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规律。

有时候没有灵感一年两年写不出一首诗歌,这不是危言耸听,是真实存在的——

而且还得了解近代和当代的,当今的,

新月派,浪漫派,湖畔派,朦胧派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诗。如新月派代表人物是闻一多,徐志摩等。

浪漫派的代表是郭沫若,湖畔的代表是王静之,朦胧派的代表是舒婷,顾城。他们的风格特点……

这就好像做曲必须懂音律才可以的,三和铉,小三和铉,大三和铉,属7和铉,纯八度,纯五度,复调,和声等等。

反过来诗歌也一样的道理。

如果什么都了解了,也有灵感了,就能写诗歌了吗?——错。

还不能——你得首先了解诗歌的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因为诗歌是讲究含蓄的,韵味的。

(注解:这是我提到的名词,目前是中国的空白!

写要真实感人——因为那是在与神灵对话的一个过程。

——千万不要用忌讳的字词来抒发感情,会百分之百灵验的。

别不信——限于篇幅就到这里吧,关键你能悟到真理就可以了。

2020年1月10日晚。





一雨一森林


如果,平时写作文难,写文章难,写诗歌就更难了。

诗,就好比精华版本,不求多,要的是精致,要的要命的就是意境;会写诗的很多,拢班子的肯定不行。平时,热爱生活,感悟生活,又喜欢做笔记的,就容易多了;但是,一拿起散文读,就头大,那就算了吧。

还有,可以多读诗歌,不主张先读现代诗,应该先读唐诗宋词,挑几个自己喜欢的,读完,读透,读专辑。

想要成名,适得其反。

李白杜甫都是廷上不作为,写诗寂寞和孤独罢了。

望有心得。


晓观李仲一


找高手指点去吧!

至于在下,自己都是半桶水,且行文从不讲究,哪有能力指点您!

就算探讨,俺都怕把您带歪了!

不好意思哈!

在下胡诌的,倒是望先生指点指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