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到底靠不靠譜?做社交電商如何賺錢

社交電商到底靠不靠譜

先說明一下,咱們本文要講的社交電商,主要是指以阿里淘小鋪、京東芬香為代表的分銷類社交電商,拼團類(如拼多多)和網紅電商類(如小紅書)不在主要的討論範圍之內。槓精寶寶噴的時候記得看清楚喔,別不小心罵到自己了。


社交電商到底是啥?

很多人不懂什麼叫“社交電商”,“社交”和“電商”兩個詞兒都看得懂,但是連在一起就不知道什麼意思了。

把自己使用或者體驗之後感覺很好的產品分享給別人,通過互聯網成交,這就是帶社交屬性的電商;有的小夥伴說了,這不就是微商麼?


社交電商和傳統微商最大的不同在於:傳統微商是賣自己的東西,分銷型社交電商是幫平臺商家賣東西。


所以做傳統微商,你要囤貨,要砸錢,還要管倉儲、物流這一系列麻煩事兒,現在很多微商也不囤貨了,但仍會堅持自用+分享的規則,所以微商的品類會比較少;而做社交電商,你可以既賣減肥藥,又賣炸雞啤酒;既賣防狼噴霧,又賣PUA課程。不需要你囤一分錢的貨,你只要轉發平臺商品的分銷鏈接就行了。


這就是分銷型社交電商的核心邏輯。有的小夥伴高興的說,你看我不自己消費產品,只分享就能賺錢,但你的商業價值在哪?難道就早知道一個鏈接麼,不能創造價值價值的收是不會持久的。


有的小夥伴會說:“這模式太牛了吧,零風險、零門檻、零投入,在家動動手指就能賺錢。人人都可以做到”

理論上確實是這樣,就像理論上全國人民每人施捨給你一塊錢,你就上福布斯了。

模式要真這麼牛逼,人人都能發財,那這個模式的創始人大概可以蟬聯十屆諾貝爾經濟學獎了。


經濟學的基本道理告訴我們 暴利、持久、門檻低三者不可兼得。


裂變是關鍵,也是想賺錢的你最需要關注的問題。


如果只是零售和自己分享賺錢,沒有團隊獎金,那社交電商的魅力就沒有了,裂變建團隊才是這麼多人進入的關鍵,直銷、微商、新零售、社交電商都是這個邏輯,推薦的要求從兩個到25個甚至更多的都有。


首先我們不要相信理論數據,數據和現實是有很大差距的,如一個推五個,再推五個,再推五個.......團隊就有多少人,每天在家裡睡覺就會有多少收入,走上人生巔峰,如果裂變理論可以落地的話,不用說五五裂變,就二二裂變,有三十多層,地球人都不夠了。


在社交電商領域的裂變,人才才是團隊的關鍵,一個團隊能否起來在於是否出現關鍵性人才,裂變團隊有句話“七代出老鷹”可見人才多麼難得。


但絕大多數從業者只能搞定小白,你現在團隊裡的小白,遲早會成長為高手,她不成長就會被淘汰掉,或者甘願賺最少的錢;若成長為高手,她就要考慮,為何要一直跟著你做。團隊的流失在這個行業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3.競爭對手,護城河

那高手為何跟著你做呢?做社交電商的競爭對手是誰呢?

就像郭德綱講的,修自行車的不會恨賣白菜的,這是兩個行業。社交電商的競爭對手也是同行,甚至是同一家公司的,別人知道了項目好,為什麼要跟著你做,尤其是那些行業老司機,都知道找一個有經驗、有資源的上家成功率會大大提高。


真正高手是那些項目啟動第一時間知道,甚至內測籌備就參與,先知先覺並且行動力強的人。

社交電商到底靠不靠譜?做社交電商如何賺錢

我們去百度任何一個社交電商項目,都有人在做競價等付費推廣引流,而這是99%從業者都不會做的,賺錢的永遠是少數。這又回到了剛才講的高手的話題,做專業推廣付費推廣的都是行業老司機,通過這種渠道來的客戶,往往是有一定經驗的高手。而那些辛苦發朋友圈,建群的小白開發的客戶,往往也是小白。

社交電商到底靠不靠譜?做社交電商如何賺錢

社交電商到底靠不靠譜?做社交電商如何賺錢

社交電商到底靠不靠譜?做社交電商如何賺錢


個人創業者很少會考慮核心競爭力的問題,一般企業而且是有長遠計劃的企業才會考慮,但賺錢路上最大的坑和最遠的路,就是不研究創造價值,而著急賺錢。


副業到底怎麼賺錢?

有的人看到這裡,忍不住說,你講了這麼多,給個痛快話,社交電商這項目到底怎麼樣?


要我一句話總結的話: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當個副業玩玩還行,你不要指望靠它賺太多錢;強烈不建議把社交電商項目當成主業長期做。


我建議你選擇一個行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才是核心;比如用自己媒體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內容輸出,用社群的方式建立自己的粉絲和渠道,用短視頻建立自己的IP,這些方法都是從本質上提升自己能力和核心價值。


個人能力提升,和高手建立連接,進入項目核心圈是賺錢永遠不變的法則。這適用於所有行業。


這篇文章寫得我乾眼症都發作了,確實很累;同時也是冒著很大的風險的,畢竟說真話需要勇氣,我自己都有點被自己感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