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鉴考米芾《蜀素帖》

米芾《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行书,墨迹绢本。书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时年米芾三十八岁,共书自作各体诗八首,其中五言诗4首、七言诗4首,计72行656字,署米黻[fú]款。元佑三年八月,米芾应湖州(浙江吴兴)郡守林希之邀,游览太湖附近的苕[sháo]溪,作(将之《苕溪诗》呈诸友)诗卷,九月书此卷。卷中数诗为当时记游或送行之作,如《吴江垂虹亭作》,于赴湖州途中,作《入境寄集贤林舍人》。九日与林希等会于郡楼,作《重九会郡楼》。时王涣之由杭州教授迁太学博士宣德郎,途经吴兴,米芾作《送王涣之彦舟》赠行。

米芾(1051-1107年),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和鉴藏家。初名黻,元祐6年(1091年)改芾,自署姓米或芈[mǐ],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鬻[yù]熊后人、火正后人、溪堂、鹿门居士、淮阳外史等。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然迁襄阳(今湖北襄樊),世称“米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崇宁5年(1106年)宋徽宗诏为内廷书画二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其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得“米颠”诨名。能诗文、擅书画、精鉴藏,建海岳庵和多景楼历代法书名画;画山水、人物自成一家,创“米点皴”,有“米家云山”、“米派”之称;书法著名于世,擅行、草、篆、隶、楷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的程度,与苏轼、黄庭坚和蔡襄合称“书法宋四家”。


鉴定米芾的《蜀素帖》,如何来判断其真伪?长久以来鉴定大家方法各异,鉴定书画主要是“望气派”、“文献鉴定”和“技术派”占主导地位,直到二十世纪张珩先生将书画鉴定在前人基础上加以总结,并运用多年的实战经验,将书画鉴定作为一门学科,才上升到综合性鉴定的理论层次上。张珩先生在他的《怎样鉴定书画》阐述了最基本的要领:“(鉴定书画)可以分为主要依据和辅助依据两方面。鉴定的主要依据应该看书画的时代风格和书画家的个人风格;辅助依据,方面很多,最常关涉到的是:印章、纸绢、题跋、收藏印、著录、装潢,等等”。

张珩(1914—1963),名珩,字葱玉,号希逸,浙江南浔人,书画收藏、鉴定大家,更是中国书画鉴定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早年为上海滩富家子弟,艺术素养与悟性甚高,工诗擅书。他将传统书画鉴定的眼力和本领上升到一个现代学科的高度,建立了书画鉴定的理论框架与体系,为国家的文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鉴赏家。

笔者将根据张珩先生《怎样鉴定书画》的要领来考析米芾《蜀素帖》。

一、时代风格


书法的时代风格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生活习惯以及物质条件密切相关。

我们书写的汉字是依托于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中国书法则上升到艺术范畴。从三千多年前的大篆(甲骨文、石鼓文、钟鼎文)到秦国统一中国后的小篆、再到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中国书法一直散发着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角度的变化,各时代书法具有突出的特点,正如清代书法家梁巘[yǎn]在《评书帖》中所概括之:“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

米芾所处的时代为北宋中晚期。此时书法崇尚“出新”及个性张扬的“尚意”之风。北宋的书法家传承并进一步发扬光大晋人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和唐人的书风;以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四家为首,突破唐人书法重法的约束;更有宋徽宗赵佶创造出笔划瘦细而有弹性,尾钩锐利,具有“鹤韵”的“瘦金书”,这种“尚意”书风尽显文人笔墨意趣。

图3,苏轼书法张弛有度,沉浸于自我解放,其书写的石字旁夸张、言字旁简略、戈钩上撩笔粗、悬针及竖笔倾斜,结体左低右高、结字扁平、横轻竖重、大小悬殊,笔肥墨浓,很少枯笔和飞白;字距与行距规整,牵丝自然不做作,体现了大文豪书法家风范。黄庭坚书法开合放纵,不受羁绊,偏旁喜用简化,叠加笔划善用连笔,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如荡桨、如撑舟,结体气势恢宏,“长枪大炮”的个性特点十分显著。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楷书撇捺笔划均长,转折、收笔之处常有钝笔。徽宗的书法能进不能出,突显一代帝王书法的富贵与霸气。


综合鉴考米芾《蜀素帖》

图3

二、个人风格

米芾出身于官僚家庭,其五世祖米信为北宋初年的开国元勋,其母亲阎氏为其父之妾,曾做英宗高皇后的乳娘。据《宋史》记载,米芾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而是凭借神宗高太后的“藩邸旧恩”踏上仕途。其性格跅弛不羁、又“痴”又“癫”,不参政事,故作癫狂。


问题一:米芾的书法渊源及风格如何?


米芾在《自叙帖》中大致介绍了自己学习书法的历程,概括来说就是学书从唐入手(主要学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沈传师、段季展),后听从苏轼之劝,上溯魏晋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在《海岳名言》中米芾提到世人说他的书法为“集古字”,他承认自己取诸家所长后自成一派,当时没人可辨认其书风出自何方。

米芾书法涉猎广泛,诸体皆能,但以行、草书影响最大、成就最高。《宋史•文苑传》说米芾特妙于翰墨,深得王献之笔意。《宣和书谱》也记载米芾家藏古帖甚富,书法学羲之,当时已经很受欢迎,求书者门庭若市。由此可见米芾对以二王为代表的魏晋风度的推崇。

与米芾同时代的宋徽宗赵佶非常赏识米芾,曾召他为书学和画学双博士。苏轼与米芾亦师亦友,苏轼在《雪堂书评》中称米芾书法“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另一位宋四家的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也赞米芾书法:“如快剑斫阵,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书家笔势,亦穷于此。”

宋高宗赵构在《翰墨志》中说米芾能书且名不虚传,他的真楷、篆、隶一般,但行草确实为能品;说米芾将六朝书法精髓副在笔端,称赞其书法“沉着痛快,如乘骏马,进退裕如,不烦鞭勒。”

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将米芾书法奉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东坡之上,山谷直以品胜,然非专门名家也。”

问题二:米芾的书法水平究竟怎样呢?


评价一幅书法作品的好与坏,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点画、结构和章法。

米芾自称“刷书”,说明用笔迅疾劲健而浑厚;他喜用长锋狼毫,以圆笔为主兼用方笔,提案幅度较大;中宫紧抱,墨尽而笔不收,端出时出贼毫,结体率性而为;其点、横、竖、撇、捺、钩、挑和折均妙趣横生、变幻多端、以敧为正、恣肆跌宕、大疏大密,充分体现了米芾书法飘逸超迈的气势和八面出锋、沉着痛快的书风。

此《蜀素帖》由于丝织品不易受墨而出现了较多的枯笔,使通篇墨色有浓有淡,如渴骥奔泉,更觉精彩动人,正如董其昌在后跋曰:“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高士奇在《江村销夏录》中赞道:“蜀缣织素乌丝界,米颠书迈欧虞派。出入魏晋酝天真,风樯阵马绝痛快。想昔秋登海岱楼,笔势江波各澎拜。清雄超妙气凌云,一洗胸襟玩与隘。”米芾书法的详细点画、结构、章法见表格1、图4a至4f。


综合鉴考米芾《蜀素帖》

表格1


综合鉴考米芾《蜀素帖》

图4 a


综合鉴考米芾《蜀素帖》

图4b


综合鉴考米芾《蜀素帖》

图4c


综合鉴考米芾《蜀素帖》


米芾的这些书写特性在他的其他作品中同样表露无遗,比如1088年作《苕溪诗》、1089年作《珊瑚帖》以及1104年作《复官帖》,见图5。


三、辅助依据


1、作者印章:是书画家在书画上的证明物,是“取信于人”的印记,表示作品的专属性。

米芾在元祐六年(1091年)将自己的名由“黻”改为“芾”,书写《蜀素帖》时还没改名,仍落款“米黻”。其实米黻的“黻”字与他的字“元章”同源,因“黻”与“章”同为古代礼服上纹饰的称谓;而“芾”则为草木茂盛的意思。

各个时代不同,钤印的印色也有不同,宋人多采用蜜印、水印,南宋开始用油印,元明以后大量使用油印泥。《蜀素帖》钤印的“米姓之印”为水印,符合北宋风格,由于年代久远,现在已经不是很清晰。款识也是典型米芾书风,连笔三点轻松、牵丝自然流畅、平钩左重右轻、竖钩快速提升、左右点相互呼应、长点回锋收笔、回锋捺坚挺、欹正多变,米芾刷书的风格表露无遗,见图6。

2、笔与墨:书画家作品的主要工具,鉴定意义非凡。


毛笔分羊毫、狼毫、兼毫和紫毫四大类,身形细而长的狼毫毛笔称为长锋狼毫,其特点是润滑、劲健锋利且富有弹性。据美术史记载,米芾就是使用长锋郎毫并且悬腕书写,八面出风,墨色如漆,符合宋人书写用墨浓黑的特点。

3、纸绢绫:书画凭借纸绢绫而存在,与书画家对它们的喜爱和其所处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息息相关。

自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以来,中国的书写用纸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不同的朝代用的纸张也相应不同,从麻纸,楮皮或青檀皮纸、楮竹混料纸到竹纸等等,还有抄纸帘也不同。分析书写纸张对断代会有帮助,但不可以完全依赖,因为后代用老纸的情况比比皆是。

米芾平时喜欢用一种黄纸(楮竹混料还有光泽),有时也要用皮纸或竹纸,但此幅《蜀素帖》是写在绢上的,“蜀素”指四川十分名贵的素绢,卷上的乌丝栏也是织出来专供书写用的。据卷末林希题记,此绢于神宗庆历四年甲申(1044)在东川(四川东境)所造,宝存家中二十余年,至熙宁元年(1086)装裱成卷。后林氏遍属善书者书之,但诸名家仅在卷尾题字以示谦逊,后米芾当仁不让长篇大书之。与纸比起来,纺织品的纹罗粗糙,滞涩难写,要有很高的技术才可以控制手中的笔尖和绢的摩擦,米芾迎难而上,创作了一幅流传千古的名作。

4、题跋:作者题跋,时人题跋,后人题跋。


此帖从北宋到清代存留的跋文有17篇,其中董其昌跋3次,乾隆皇帝和董诰各跋两次,明代沈周题跋最早,见表格2。


将沈周的跋文与其标准件《声光帖》、《书画册》和《次韵吴宽东园玩菊诗》比较,可以看到四幅均为同一人所为,书法特点一致。沈周的书法起步于家传,初以学赵孟頫、苏轼体为主;四十岁左右起,泛学赵、钟,二沈,宋四家,晚年更倾心学黄庭坚,中宫收紧而四维开张,所谓“长撇大捺”,见图7。

将董其昌跋文与其书法比较,字迹一样。可以看出董其昌能熟练地控制长锋羊毫,线条细长、用笔轻松。其书法初学颜真卿,后学虞世南。在大收藏家项子京家做家教习时,品鉴到米芾、杨凝式、怀素的墨迹后,即从米芾的率意,怀素的流畅中悟出用笔的法门,从杨凝式《韭花帖》的疏朗布局中悟出章法的奥秘,再加上自修禅佛的影响,使他的书法充满古意、散发着书卷气息、表现出姿媚的书风,见图8。

5、收藏印与著录是书画递藏的信息,烙印于作品,对书画鉴定有一定的帮助。


收藏印章在十九世纪以前,曾经是鉴定书画的主要依据,二十世纪以来,资讯的发达特别是王己千、孔达编纂《明清画家印鉴》一书,发现很多印章与书画本身差异较大。

现在装裱的《蜀素帖》上共钤收藏印115处,除一枚无法辨认之外,其余均找到其钤印者。其中最有说服力的为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35处、清代乾隆皇帝22处和大收藏家高士奇17处的钤印。项元汴家资富饶,广收法书名画,所藏法书、名画以及鼎彝玉石,储藏之丰,甲于海内;同时他也是大鉴赏家,项元汴所藏几乎等于优等的代名词。


《蜀素帖》曾入藏清宫,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石渠宝笈》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著录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藏品的大型文献,乾隆年间的为初编和续编,嘉庆年间的为三编。对比《石渠宝笈续编》的八玺印章(石渠宝笈、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定鉴、宝笈重编、重华宫鉴藏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全部故宫出版的《清代帝后玺印谱》吻合;而且钤印位置也符合标准,可以确定此幅就是乾隆皇帝所藏本,见表格3和图9。


《蜀素帖》收藏者之一康熙年间人高士奇在《江村销夏录》中关于此帖的记载为:“诗题具备,有御府钤印、李西厓印、项子京收藏图记、吴廷等印”;清人吴升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作《大观录》曰:“诗篇诸体皆备。有御玺及收藏诸印……定为米迹第一,不虚也。”高士奇收藏此帖以及吴升著录时为康熙年间,《蜀素帖》还没进入内府。《石渠宝笈续编》编撰者之一的阮元在《石渠随笔》中说到:“……盖此蜀素甚长。林子中先题字后遍属善书者书之,其前必有各书家,末乃为元章墨宝。方胡完夫观此时,上无米书也。后人惟重米书,其前人书皆割去。故其前乌丝栏有断纹也。米书、胡跋之间却留十三行,为董文敏书跋,亦相称也。”

以上三位前贤的记载证实,此帖没入清宫前应该还有其他帝王收藏过并钤有玺印及李东阳(西厓)的印章,史上哪位皇帝收藏待考;另外《江村销夏录》记载另有骑缝印两处(钤缝有“至道无为”和琴印一方)现已无存。正如阮元所述,后人重米芾书法而轻视其他书者,此帖被割去了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南宋和元代没有题跋和收藏印章的结果,见图10。

综合各家题跋内容与鉴藏印章,对《蜀素帖》的创作和递藏关系有了清楚的认识,以下总结可以看到《蜀素帖》的基本流传顺序,见表格4。


《蜀素帖》的著录很多,最早见于康熙年间吴其贞《书画记》(他于1664年观此帖),再到收藏者之一的高士奇《江村销夏录》,以及其他著录书如《式古堂书画汇考》、《平生壮观》、《大观录》、《石渠宝笈续编》等等,见表格5。

《蜀素帖》米芾所书应为656字,但著录书上均为556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查以上著录书籍发现,这个556字的源头来自于吴其贞的《书画记》。收藏者之一的高士奇在《江村销夏录》记载所书写的内容与现存本相同,同样书写了72行(正文71行加落款1行),高士奇标注的字数也为556字,高士奇收藏此帖,完全可以审鉴清晰,其结果是以讹传讹。现在是著录书籍都跟着写556字,因此对前贤们的考订要多研究不能盲目相信,见图11。


6、装潢:书画的装潢是鉴定书画有力佐证。


从高士奇的跋文就可以知道,此本为其重装本,对佐证为米芾书写帮助不大,故不在此讨论。

通过以上运用张珩《怎样鉴定书画》的要领对米芾《蜀素帖》的考析,无论从时代风格、个人风格还是印章、纸绢、题跋、收藏印、著录等等来看,都可以肯定《蜀素帖》为米芾书写之传世佳作,米芾率意的笔法,以敧为正的结体,精妙的布局,一改晋唐以来遵循法度的书风,创造出沉着痛快、神采奕奕的意境,称为中国书法史上一朵璀璨的明珠。

正如张珩先生所说,鉴定书画不神秘、不玄妙,也不是一门高不可攀的学问,只要我们能熟悉某一个书画家的风格特点,就能对其作品似曾相识般进行鉴定。书画鉴定是完全可以学会的,但是造诣的深浅,眼力的高低,则取决于个人的天赋、严谨和勤奋。


1. 《张珩怎样鉴定书画》,文物出版社

2. 《木雁斋书画鉴定笔记》,上海书画出版社

3. 《中国法书全集》第7卷(宋2),文物出版社

4. 《中国书法全集》第37、38卷

5. 《中国古代书法家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

6. 《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江西教育出版社

7. 《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故宫出版社

8. 《刘九庵书画鉴定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9. 《抱瓮集》,文物出版社

10. 《清代帝后玺印谱》,故宫出版社

11. 《米芾·蜀素帖》,江西美术出版社

12. 《蜀素帖》介绍,台北故宫网站

13. 《米襄阳年谱》,湖北人民出版社

14. 《巅书狂画·米芾传》,作家出版社

15. 《蜀素帖》明末清初传藏考,《安徽文学》2012年第6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