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善?辨善要看存心

《易經》雲: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自古以來,凡是積善的人家,其後代往往都會發達。縱然沒有大的發展,也能夠平安度日,不至於招惹一些兇災。許多人行善多年,學佛多年,沒有得到好的果報,對此產生很多疑慮,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呢?就是對善辨別不清,自以為是善,經過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一分析,原來這是罪業。所以我們要想修善積德,就要冷靜觀察,辨別清楚。

《了凡四訓》有一個實例,有一些讀書人去向中峰和尚請教:「佛家常講:善惡報應,如影隨形。這個說法靠不住!因為有人作善,他的子孫並不發達;有人作惡,他的家道卻非常興隆。」

更多幸福錦囊 | 什麼是善?辨善要看存心

中峰禪師解釋的非常之深。他說:「我們是凡夫,情染沒有洗滌乾淨,法眼、慧眼沒有開,所以看事情顛倒是非,把善看作惡,把惡看作善。自己不深自慚愧,反而去責怪老天報應不公平,這是罪上加罪。」

這些學生們就說:「我們為什麼把善惡看顛倒了呢?」

中峰禪師很有智慧,不解釋,讓學生們自己說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有個學生說:「罵人、打人這是惡,恭敬人、禮敬人這是善。」

中峰禪師搖搖頭說:「未必然也。」

又一個學生說:「貪財妄取是惡,廉潔有守是善。」

中峰禪師還是搖搖頭說:「未必然也。」

許多學生各自說了對善惡的看法,中峰禪師都不認同。於是他們向中峰禪師請教,到底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更多幸福錦囊 | 什麼是善?辨善要看存心

中峰禪師說:「你所做的是利益別人,利益社會,這是善;如果是自私自利,那就是惡。」這是善惡的標準。譬如對這個人有利益,你打他、罵他也是善。像父母教育孩子,打他、罵他也是為了孩子好。如果是為了自私自利,恭敬人、禮敬人那是巴結,那是惡,不是善。所以善從哪裡判斷?從存心,就可以判斷出是真善還是假善。

如果一個人很勤勞,是善還是惡?這也要看他的存心。有一位朋友在外地工作,回到家裡連父母都沒有去問候,就馬不停蹄的去關心客戶。很多人說:「那個人工作認真是好人!」但你要看他勤勞的方向與動機是什麼?假如他一生只為了自己的名聞利養,這種勤勞也是惡,因為他只有名利,沒有父母。所以看人要入木三分,才能分辨真假。

我們看任何事情都要從根本著手,所有的行為都是從哪裡表現出來的?心。行為是心的反射,言語、動作都是心的寫照,心與行是分不開的。當我們的心是為別人著想時,所表現出來的言語、行為都是利益他人。提升一個孩子的道德學問也是從他的存心下手,一個孩子有孝心,他一切的行為都是孝順的;一個孩子有了恭敬心,他所有的行為都是恭敬的。


人生面對任何一個人,任何一件事物,其實都是自己的一面鏡子。當你對他好,他反饋回來的是好信息;當你對他不好,他反射回來的是不良信號。人生就像照鏡子一樣,當我們對鏡而照都是笑臉,就說明我們的心對人是關懷和恭敬。我們學習聖賢學問,腦海裡要想不起任何一個不順眼的人,想不起與任何人過意不去,每天所想的都是大家如何對我們的關懷,我們要趕快提升自己,去回報別人。當我們心存感恩,心裡只裝著別人的善,不知不覺我就是善人。心存怨恨,心裡總裝著別人的不好,不知不覺我就是惡人了。所以辨善要看存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