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庸·便民│綠水青山的守護者

治庸·便民│綠水青山的守護者



雲南地處長江、珠江、瀾滄江的上游和源頭,在佔全國土地面積4%的地域上,擁有佔全國50%以上的植物種類、70%以上的動物種類,素有動植物王國之美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知曉大山的秘密、熟悉大山的脾氣,當我們快步穿梭在都市之中時,他們卻穿行在密林深處,用一身藏藍守護著那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和叢野精靈。疫情來襲,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投身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


治庸·便民│綠水青山的守護者


“打野”戰疫

己亥末,庚子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洶洶來襲,雲南省森林公安局在全省各級森林公安機關組建169支突擊隊走進大山。

2月3日,保山市施甸縣森林公安局民警在村裡巡查時,正處於他們監測中的一群候鳥降落後就沒了蹤影,1分鐘……5分鐘……“肯定是出事了,快走,過去看看!”有經驗的民警拿上裝備就往候鳥降落的山頭跑去。到達山頂後,民警發現一男子正在將候鳥的翅膀扣在一起,“不許動!”民警快步向前一把將候鳥從男子手中奪過,民警將候鳥救下後,仔細一看,發現地上還有19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高山兀鷲,旁邊還有一個鋼製圓籠,裡面有7只圈養了一段時間的高山兀鷲還有1只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金雕。

“現在全國疫情如此嚴重,為了疫情多少人在一線奮戰,你們居然還在抓野生動物!”民警看著從嫌疑人家中拿出來的35捆羽毛說道,這些羽毛,每一捆100根,基本上一捆羽毛取自一隻高山兀鷲。

治庸·便民│綠水青山的守護者

八條秘籍”和諧共生

隨著疫情形勢逐漸向好,紅河州瀘西縣森林公安局瞭解到轄區內一冶煉公司此前在擴建廠房的過程中因不熟悉涉林相關法律法規曾被處罰過,導致廠房擴建工程一直處於停滯狀態,瀘西縣森林公安局主動聯繫相關部門,幫助企業解決問題,預判擴建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涉林違法行為,指導企業擴建廠房,幫助企業順利復工復產。

為了更好的保護大山,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良好環境,雲南森林公安局推出8條“秘籍”:“野生動物,全力救助”“人象衝突,超前處置”“野豬氾濫,組織獵捕”“革除陋習,禁食野味”“涉林矛盾,三優調處”“涉林企業,受案掛牌”“重點項目,法制維護”“馴養繁殖,送法上門”。

大自然給予了我們很多寶藏,守護好這份寶藏也是在保護我們自身,當我們構建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良好環境,才能更好地健康發展。

治庸·便民│綠水青山的守護者

管住嘴、止住“禍”

“為了大家能吃得放心,這是好事情,大家也很配合警察的工作。”正在農貿市場買菜的張先生說道。疫情以來,禁食野生動物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作為打擊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的專家,雲南省森林公安局認真排查牲畜交易市場、餐館是否售賣野生動物,走村進寨,帶村民認識國家保護動物,宣傳普及法律。

治庸·便民│綠水青山的守護者

截至目前,全省森林公安機關共立案偵辦野生動物案件2909起,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員2900餘人,收繳野生動物活(死)體15849頭(只)、野生動物製品4475件;共開展聯合清查行動6380次,清理檢查各類場所6.7萬餘處(次);媒體宣傳報道1428次,開展普法教育17677次,發放宣傳材料256725份。

治庸·便民│綠水青山的守護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