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是繼承還是保留?

用戶5269289489178


關於傳統文化的問題,我們從來沒有停止過探討。

什麼是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內涵,我覺得是極其廣泛的,它無所不包。講詩詞有詩詞文化,講哲學思想有諸子百家,講曲藝有曲藝文化……這些文化,是在我們祖先在實實在在的生活中發展而來的,它來源於生活,也服務於生活。

選擇傳統文化,從未停止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思想活躍的一個時期,從而產生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他們都希望自己登上政治舞臺,被統治階級重用。到秦國時,我們是有過一次選擇的,秦國開始重用商鞅,就是選擇了法家,後來秦始皇“焚書坑儒”,更是排除一切阻礙法家思想的因素。

西漢初年,民生凋敝,那時的漢高祖、文帝、景帝,都是選擇了道家的思想,與民休息。到了漢武帝時,採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從而確立了儒家思想在政治舞臺上的地位。

宋朝,“程朱理學”興起,是儒家的一次自我改良,它也是選擇,增加了自己覺得需要的東西。以至後來王陽明的“心學”也是這樣。

民國時期,五四運動大打“打倒孔家店”的旗幟。而到了現在,我們又興起了一次次的國學熱。

這是思想上的選擇,其它方面也如此,比如中醫。

如何對待傳統文化

時間滾滾向前,與時俱進,才是不變的真理。對待傳統文化,我們也該如此,不能一味繼承,也不能一味反對。傳統文化只有在一次次地與時俱進中,才能長久發展;只有和時代融合,才能留存。繼承不是一層不變,保留更不是全盤接收。


語文伴生樹


傳統文化不僅要繼承還要發揚光大。


我心你聆


批判地繼承


閒知785


這兩天讀一年級的孩子正在背《弟子規》,老師要求的。因為她不懂,有些地方也拗口,所以我便跟著監督、適當講解。

舉幾節看看:

“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這裡講著裝和飲食,對今天來講仍然很適用。

“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這裡強調不要踏在門檻上,不要叉開腿坐著,不要搖動雙腿等,顯然過於拘束小節,早已不適用今天。

《弟子規》是典型的傳統文化組成,任何傳統文化都與它有相似之處。它們產生於特定的時代,是與當時的社會生活相適應的。裡面有適合不同時代的共性成分,就像李白的《靜夜思》具有恆久的生命力一樣;也有隻適合當時社會價值觀的個性成分,就像三綱五常之類。

所以,傳統文化只能批判地繼承。延續其優秀的部分,並繼續加以發展;剔除其糟粕的部分,加入特定的時代成分。這樣,才有利於今天社會的進步,也更加推動傳統文化的長河不斷流淌。


廣溶


“取其精華,曲奇糟粕”言簡意賅。

傳統文化是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並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

傳統文化在今天具有相對穩定性和鮮明的民族性。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政治的變化,傳統文化如果能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那麼將會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促進社會發展。相反,若是一成不變,那麼則會阻礙社會進步,妨礙人的發展。所以這裡就要談到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了。

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正確對待傳統文化?一句話:“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其實說的就是:首先,我們在面對傳統文化時,要有一雙會辨別的眼睛,辯證地認識它在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與糟粕。其次,對於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我們採取繼續保持和發揚;對於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我們採取“移風易俗”自覺加以改造或剔除。

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沒有繼承就沒有文化的積累,更不會有文化的發展,文化就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作為文化的傳承者和享用者,該如何繼承?如何發展?

繼承:學會用多個角度去分析和了解傳統文化,要主動、積極地閱讀文化典籍,欣賞文學作品,考察文物古蹟,真正瞭解我們的先人留給我們的遺產。學會以一種適宜的方式引導當代人,無論你是什麼身份,每個人都是文化的傳播者,都有義務保護我們的優秀文化,也應是義不容辭的事。

發展(這裡我要強調的是好的發展):好的發展是前進的,上升的,換個詞來說就是創新。只有創新,傳統文化才會有勃勃生機,歷久彌新這就要求我們能夠“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創造出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走上文化繁榮之路。

傳統文化的 繼承與發展的過程是曲折的、迂迴的。作為時代的傳承人,我們既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不斷克服困難,勇敢接受挑戰,又要時時刻刻對未來充滿信心,為其做好充分準備。






風急風野清


傳統文化,不是繼承,也不是保留,是傳承,我們學了,吸收了,受益了,然後給下一代,並且將傳統文化與當下實情相結合,所謂死讀書,不如無書,傳承很重要,一飲一啄,造化自然。


明吾先生


該丟丟,該留留。取精華,去糟糠……


林申59


認識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每個炎黃子孫的義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