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的10億,能在10萬億市場砸起多大水花,是否會重蹈汽車覆轍

大家都知道上個月董明珠也加入生產口罩等防疫物品的行列了。這是一個有著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所擁有的姿態和擔當,更是社會的福祉。

董明珠的10億,能在10萬億市場砸起多大水花,是否會重蹈汽車覆轍

別看我國製造業很強大,但是還有很多核心技術依然一片空白,特別是高端醫療設備這塊,更是我們的短板,很多高端設備基本上都是靠買的。

近期,董明珠在“疫情後中國製造業的新方向”論壇上表示,準備投10億進軍高端醫療領域。

那麼,我國的醫療市場空間有多大呢?根據我國人口國情,有10萬億級別。這麼大的市場,要是全被外企壟斷了,這麼大塊蛋糕就相當於拱手讓人了。對此,阿里早在幾年前就進來了。

但是,高端醫療哪有這麼容易進來。除了高端醫療領域,董明珠之前跨界都不怎麼成功,像新能源汽車和手機搞了幾年都不了了之。那麼,這次董明珠的10億能在這10萬億市場砸起多大水花,是否會重蹈汽車和手機的覆轍呢?

董明珠的10億,能在10萬億市場砸起多大水花,是否會重蹈汽車覆轍

在家用空調領域,格力已經是世界行業老大,佔據全球21%的市場份額,遠超第二位。通過對比其他行業,比如手機行業,今年一二月份三星依然是全球銷量冠軍,保持21%的市場份額。由此可以推斷,在突破20%後,基本上行業龍頭也快要到天花板了。

而格力今年二月份受疫情影響國內銷量幾乎為零。在往年,這個月份通常能銷售一兩百億。其他空調品牌也同樣遭遇重挫。其實,這兩年家電市場基本上處於飽和狀態,競爭又是這麼激烈,利潤難免要下滑,不然格力在去年雙十一不會搞這麼大的降價促銷了。別看格力空調價格高,他的科研成本、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都在裡面,員工福利又那麼好,畢竟一分價錢一分貨。

董明珠的10億,能在10萬億市場砸起多大水花,是否會重蹈汽車覆轍

不過,跟空調行業20%左右的平均毛利率相比,醫療設備的毛利率高達40%—80%,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難怪像阿里、海爾、TCL這些企業都跨界進來了。格力這次也加入了這個行列。

別看格力之前搞新能源汽車和手機都沒什麼結果,虧了不少錢,但是格力的財力依然雄厚。根據2019年三季報的財務報表,格力賬上有將近1400億現金,可謂是手握重金,這在上市公司中是首屈一指的現金王。這次砸個10億對董明珠來說是小菜一碟。

不過,想要進入醫療這個行業,絕不是錢的問題,也不僅是技術問題,還是醫學專業問題。雖然格力有一萬多名科研技術人員、900多個實驗室、15個研究院和94個研究所等重點研發中心,有著很多的核心技術,但醫療和家電是完全不同的領域。醫療設備往往是高投入、長週期、認證門檻高、見效時間長,像格力這樣的新進入者需要長時間的探索和實踐才能擁有一席之地。再加上外資巨頭長期建立的技術壁壘是一個巨大挑戰,想打破國外壟斷沒那麼容易。對此,董明珠也意識到這一點,並表示:“我不認為它是個商機,我認為它是一個挑戰。”

董明珠的10億,能在10萬億市場砸起多大水花,是否會重蹈汽車覆轍

雖然格力進入醫療行業缺乏相關的技術、人才和行業積累,但是作為國內領先的製造企業,格力還是有很強的技術研發實力。這次跨界,格力還是具備一定優勢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那麼,你覺得這次董明珠會不會重蹈汽車和手機的覆轍嗎?歡迎發表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