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homecoming - a master's touch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一直知道苏学士是一个爱吃之人,却没留意到他的英文名居然是sushi - 寿司,恍然大悟,真是惭愧。难怪日本全国都非常热爱这位sushi先生,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就藏有他的晚期巨作《李白仙诗卷》(听起来比加里福尼亚卷好吃多了!)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他为中国美食贡献了近百道菜色,他才是真正的“寿司之神”!在文学上,苏学士还创造了n多个成语:河东狮吼、出人头地、俗不可医、明日黄花、江山如画、胸有成竹、绝无仅有、百读不厌、行云流水、不合时宜…… 数不胜数。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半个世纪以来唯一图片记录


苏轼(1037 - 1101),唐宋八大家(他们家占3席),画作如今传世却仅存两幅:《枯木怪石图》在抗战时流入日本,由阿部房次郎爽籁馆私藏,后不知去处;《潇湘竹石图》藏于中国美术馆。


昨日,佳士得宣布在日本发现枯木怪石图并将于11月底在香港拍卖,震惊书画圈。当大家都为经济萧条惊呼的时候,喜欢“不合时宜”的苏学士领军出席,也是非常苏轼了,而这次的画作,用苏轼的话说,真的可谓“绝无而仅有“。


《枯木怪石图》为纸本,纵27.2厘米,横50厘米。绘一棵枯树扭转盘曲上扬,树枝杈桠、树叶已落尽。旁有一块怪石,石旁有几株幼竹。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8月30日佳士得公布图片


《木石图》一度消失数十载,二十世纪末及二十一世纪初的顶尖艺术史学家形容其「所在不详」。这幅画为什么重要? 最主要的答案还是,因为他是苏轼。


苏轼为什么能红一千年?


苏学士不可复制,老百姓也爱他,红极一时可能容易,红一千年谈何容易。而且在中国历史上,他将永远红下去直至人类灭亡为止,这就厉害了。神操作,如何做到?


我们总结了一下,大概有几个要点:1. 首先要才华横溢,得到老板的赏识;2. 业务熟练,执行力爆棚,有惊人的胆识;3. 强大的公关意识;4. 热爱美食、热爱旅游、热爱艺术……


苏学士幸亏轶事颇多,他在宋代就已经红透天下,而且宋代又是一个笔记小说横行天下的开放朝代,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苏学士也就方便多了。


一、才华横溢,得老板赏识


首先苏轼早年就得到老板的赏识,他的高考监考人欧阳修对他赞赏有加,初试欧阳修出题《刑赏忠厚之至论》,欧阳修读后,眼睛一亮;复试时,欧阳修又见一篇《春秋对义》,赞叹之余,便毫不犹豫地将此考生列为复试第一名。 “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巧的就是,这位老板又是千年难得的伯乐级人物,当年共录取进士388人,不但包括苏轼、苏辙、曾巩等文坛巨匠,还包括张载、程颢、吕大钧等旷世大儒,真可谓群星灿烂,欧阳修功不可没。据说厉害的人,能让所有人都想帮他,苏轼就是这样的人,据说年过五十的欧阳修老板当时兴奋得跟孩童一般,信誓旦旦地要为苏轼出人头地开山避路,爱才之情,溢于言表。


二、 业务熟练,执行力爆棚,有惊人的胆识


苏轼不仅仅是才学基础好,运气好,进入朝廷开始当官的为人民服务的时候,也是执行力爆棚。空谈不如实干,苏学士各种为民谋福的故事,一搜一大把:密州期间,智取强盗;徐州知州期间带领民众治理黄河发大水,在抗洪前线发表激烈煽情的宣言;在杭州时清理西湖淤泥,搞苏堤;在宫里为皇帝写文章时,行云流水,全靠记忆不用查书,连扫地的仆人都芳心暗许,等等……


在乌台诗案,一次差点要了苏学士命的事件里,苏学士胆识过人临危不乱。当然期间有几次伤心欲绝要投江,都为家人而忍住,这也很重要。能屈能伸用来形容苏学士最合适不过了。


三、 强大的公关意识


苏学士交友广泛,在皇城的时候,基本往来无白丁。但他也不是只跟贵族一起玩,苏轼的朋友圈不仅有宰辅重臣、地方干吏,如王安石、司马光,又有文坛盟主、艺界大神,如欧阳修、黄庭坚,既有高僧名道、淡泊隐士,如佛印、陈季常,又有乡绅农夫、村妇妓女……


最重要的是,朋友圈里的这些人,没有一个不对苏东坡掏心掏肺的。别人都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苏轼却是人生知己遍天下。用他自己的话说:“上到玉皇大帝,下到街边乞丐,没有一个不是我的菜!”


交友之外,他也有意识的写很多文章,寒食帖,赤壁赋,等等此类,他都是作为一个宣传贴在弄的。比如赤壁赋最后的自题,苏轼就说还有一篇后赤壁赋,今天写累了,改天再给你写过去,就是一种朋友间的分享群发,宣传。


还有就是在海南渡海回来的时候身处舟中,小孩酣睡,风雨大作好几天,苏轼担心的是,我们死了无所谓,但这些著作,一旦沉入海底会是太大的历史损失。应该说他做的很多事眼光拉的很长,也有意识的为其历史功名公关。


四、 热爱美食、热爱旅游、热爱艺术……


宋代是一个生活极端精致的时代,光谈美食可以谈好几天。苏学士首先利用他被踢皮球似的贬到各地的机会,先爆吃当地美食,比如“日啖荔枝三百颗”,大概得有20多斤,然后在有机会的时候,就教当地的居民烹饪,发明菜色,如“东坡肉”、“东坡酥”…… 现统计光以苏学士的名字命名的菜色高达64道之多!


《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都是苏学士闲暇无事的时候整理的美食巨著。苏东坡以“老饕”自嘲,并戏谑地宣称:“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宋代提供了特别多的记载,宋代食谱也渐渐被人重视起来。


苏学士喜欢旅游,一会儿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一会儿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一会儿不辞长作岭南人…… 他喜欢拜访寺庙,在上海博物馆藏的一卷苏轼的长卷就记载他泛舟旅游的过程,大致内容是寺庙得知苏学士要来,遂求苏轼大字做牌匾,苏轼回信说不方便因舟中局迫又不擅长写大字,过两天到了寺庙可以随便写两首诗给他们玩玩。这就是一种无形的宣传,互动,反映了苏学士边玩边工作边宣传的舒适之旅。把苏轼到访的地方标注出来,画面竟如此的华丽: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苏学士旅游足迹


然后,最后终于要说到“热爱艺术”这一个压轴点了…… 苏轼的一生,除了刚才那些,最主要的主心骨,是其艺术和生活的融合实践。


王安石就没有被怎么被大家喜欢,因为他蓬头垢发,老不洗澡还偶尔被同事投诉。这样的话,就没那么好玩了呀!


这幅画为什么重要?


首先,他是苏轼对文人画的一种探索和创新。题后有米芾的题签,他们两个人其实都在探索文人画的领域。他是一种文艺复兴的标志,也就是说,在文艺复兴前四百年,在这个概念还没有的时候,苏轼就探索了一把。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米芾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倪,石皴硬,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盘郁也。 』两相对照,颇相吻合。


苏轼评述自己的书法为『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印证此画,也是很恰当的。


画上无款识,据拖尾刘良佐、米芾诗题,知为苏轼所作,刘、米与苏轼是同时人,此作是传世数本题为苏轼画作中唯一可信为真迹的作品。画上钤有元杨遵、明初沐璘等鉴藏印。 ” (- 李凱《中國繪畫全集第二卷》圖版說明第 25 頁)


徐邦达评论此画:“苏画传世真迹,仅见此一件。”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归去来兮:苏轼的回家之旅


后记


此画一处,必然引起不少争议。当然书画之争少不了沸沸扬扬的真假之争,此画消失于世人眼中超过半个世纪,有徐邦达老先生上手鉴定为真迹,建议用开放性的眼光去看待,用苏轼的话,等“水落石出”,不宜操之过急的下定论。


苏轼最后死在赶去汴梁见皇帝的路上,他的人生足迹停止在常州。他赶回去见的人是风流天子宋徽宗赵佶。最让笔者好奇的是,假如他们相见了,会是什么场面,他会喜欢汝窑吗,宋徽宗又会怎么招待他,一起写出多少好诗好文章……


将苏轼的艺术造就与达芬奇相对比,非常的恰当,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苏轼一生轰轰烈烈,豁达、风趣、敢爱敢恨敢言,有生活情趣,做事认真,临危不乱,又充满正能量,为世人展示了人生的各种可能性。从苏轼的豁达为启发,脱离单一的价值观,脱离框架的枷锁,这才是艺术要做的事儿。


从艺术的追寻中消解烦恼和焦虑,让米芾大师安慰您:四十誰云是,三年不製衣。貧知世路險,老覺道心微。 已是致身晚,何妨知我稀。欣逢風雅伴,歲晏未言歸。


Fu, following the rhyme:


Who can say what it is like at the age of forty?


For three years, I haven’t had any new clothes made.

In poverty one understands the dangers of life; In old age one feels the intricate wisdoms of Tao.


Already too late to devote oneself to an of cial career, Not to mention how few souls truly know me. Delighted am I to find such refined company, In the autumn years of my life, I have yet to speak of returning hom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