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才代表:为老百姓谋划好产业结构调整 架起致富桥梁

陈中才代表:为老百姓谋划好产业结构调整 架起致富桥梁


“叶子上正反面都要打到药,打药要均匀。”近日,在螺蛳村蔬菜种植基地里,常常看到毕节市七星关区人大代表、朱昌镇螺蛳村党支部书记陈中才和群众一起劳作。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陈中才时刻把群众的事情放心上,积极履职尽责,积极担当作为,以宣讲政策、帮送技术、解决困难等方式引导广大群众做好产业发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充分展示了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风采。

陈中才代表:为老百姓谋划好产业结构调整 架起致富桥梁

螺蛳村村民一派繁忙景象。(赵梦楠 摄)

今年,螺蛳村计划发展300余亩白菜、辣椒、土豆等蔬菜种植,为确保产业发展取得实效,陈中才几乎每天都要到蔬菜基地里,严格把控蔬菜种植各个环节。

“我们按照每亩土地500块钱流转费付给老百姓,同时也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务工,目前为止共带动23户96人贫困户发展。”陈中才说,为了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发展致富,螺蛳村通过村级合作社带头,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流转土地,发展蔬菜种植,有效吸收村里的闲置劳动力进入基地务工,增加村民收入也发展了村级产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同时,基地蔬菜销售获得的收入,按照村集体经济10%,合作社流转资金30%,贫困户60%进行分红。

陈中才代表:为老百姓谋划好产业结构调整 架起致富桥梁

陈中才指导村民群众喷药技术。(赵梦楠 摄)

同时,为把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抓实抓细,陈中才经常不分白天黑夜走访群众,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并向大家积极宣传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政策,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晚上走访农户,白天就指导开展工作,产业结构调整这块工作,的确需要深入田间地头,只有这样,才能知道是不是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是不是对老百姓有帮助的。”随着螺蛳村产业发展不断推进,产业种植规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初见成效。陈中才凡事亲力亲为、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也赢得群众们的广泛认可。

“我们支书是人大代表,是非常负责、热心的人,单从种植蔬菜这件事来说,我们在地里工作多久,支书就守我们多久,从早到晚,大家同吃同做,真的很辛苦,我们都很信任他。”朱昌镇螺蛳村村民聂宗英常说。

陈中才代表:为老百姓谋划好产业结构调整 架起致富桥梁

陈中才在办公。(赵梦楠 摄)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陈中才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关政策,主动承担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重任,为螺蛳村的群众架起了致富的桥梁。

“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因为人大代表是群众们选出来的,只有多做一点实事,才能对得起老百姓对我的信任。”陈中才说,带动老百姓把产业结构调整做好,为老百姓谋划好发展门路,让老百姓增收致富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




编校:吕跃


陈中才代表:为老百姓谋划好产业结构调整 架起致富桥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