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智能化項目技術建議方案

一、項目背景

監獄是國家的刑罰執行機關,是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關押、教育、改造犯罪分子的神聖使命。安全穩定是監獄工作的第一任務。監獄的安全,關係到社會的安全,國家的安全,因此,監獄安全管理是監獄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監獄的安全管理的任務主要包括防止犯人越獄脫逃、打架鬥毆、自傷自殘、騷亂、暴亂、鬨鬧監獄、脅持傷害管教幹部和工作人員、信息洩漏、外人非法進入、違禁物品持有和帶入帶出以及發生這些事件之後的處理、歷史資料的保存備案等。因此安全管理工作內容繁雜、責任重大。

堅持走科技強警之路,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安全,向科技要效率,已經成為監獄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南。監獄綜合安防系統對監獄關押區內安防的所有的包括視頻監控、獄內對講、監聽、監區廣播、圍牆電網監控、圍牆紅外線預警、犯人監舍及值班幹警應急報警、應急監獄門禁控制、家屬會見管理等安全防範技術系統和設備通過本平臺軟件進行集中管理和監控,通過與監獄業務系統的、獄內有無線通信指揮調度系統的有機結合,同時與綜合服務平臺、指揮平臺、消防報警系統有機結合拓展各安防技術子系統的應用範圍,增強監獄安防防控能力,提高監獄安全管理水平。是建設高度現代化、文明化和數字化監獄的要求。

濰北監獄改擴建項目位於濰坊北部,佔地面積27.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由監舍樓、教學樓、醫院、禁閉室、伙房、會見樓、備勤樓、武警樓、加工車間以及外管門等不同功能建築物組成的建築群。

本次設計的智能化系統使用現代IT技術,為監獄的安全防範、綜合管理、罪犯教育提供了系統化、科學化、規範化的應用體系。

本方案的總體設計思想本著:智能化各系統的靈活性和擴展性以及標準化、開放性、可靠性與安全性;系統產品技術的先進性與前瞻性;系統各產品的成熟性和實用性;易維護和易管理性;經濟性與實用性。

二、設計依據

l 《安全防範視頻監控聯網系統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GB/T 28181-2011

l 《智能建築設計標準》GB/T50314-2006

l 《民用電氣設計規範》 JGJ/T16-2008

l 《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規範》(GB 50339-2003)

l 《綜合佈線系統工程設計規範》(GB 50311-2007)

l 《綜合佈線系統工程驗收規範》(GB 50312-2007)

l 《安全防範工程技術規範》(GB 50348-2004)

l 《入侵報警系統工程設計規範》(GB 50394-2007)

l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範》(GB 50395-2007)

l 《出入口控制系統工程設計規範》(GB 50396-2007)

l 《有線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範》(GB 50200-94)

l 《視頻顯示系統工程技術規範》(GB 50464-2008)

l 《建築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 50303-2002)

l 《監獄建設標準》(建標139-2010)2010年版

l 《建築設計防火規範》(GB 50016-2006)

l 《建築物防雷設計規範》(GB 50057-94) 2000年版

l 《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範》(GB 50343-2004)

l 《電子信息系統分控中心設計規範》(GB 50174-2008)

l 《電子信息系統分控中心施工及驗收規範》(GB 50462-2008)

l 《防靜電工程技術規程》(DGJ 08-83-2000)

l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範》(GB 50168-2006)

l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範》(GB 50169-2006)

l 《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2005)

l 《建築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 50411-2007)

l 《綠色建築評價標準》(GB/T 50378-2006)

l 建設方提供的資料。

三、方案內容和技術要求

1、建設目標

濰坊市濰北監獄通過本項目的建設,可以有效利用基礎技防設施、聯動報警、有無線通信、地理信息、管理信息等各種資源和手段,結合市監獄局統一的數字化綜合管理與應急聯動管控體系,達到監獄“管理安防一體化、現場信息可視化、預警報警網絡化、指揮調度扁平化、輔助決策科學化”綜合應用要求,全面提升監獄的快速反應能力、突發事件處置能力、改造罪犯能力、維護持續安全穩定能力,實現監獄監管工作網絡化、業務應用信息化、監管安全可視化、應急指揮自動化的總體建設目標。

濰北監獄安防業務綜合管理平臺位於視頻監控、監聽對講、入侵檢測及緊急報警、門禁巡更、周界防範各安防系統之上,由安防綜合管理平臺進行各子系統管理模塊的集成,並提供統一的登錄、管理以及業務瀏覽界面。用戶僅需通過綜合管理客戶端登錄綜合管理平臺即可統一管理和集中查看所有安防子系統從而大大提升管理集中性、便捷性以及管理效率。

2、建設規模及內容

本期建設規模主要包括濰北監獄技防綜合應用平臺、應急指揮聯動平臺及相關的支撐系統。


3、系統總體架構

濰北監獄技防設施主要由技防綜合應用平臺、應急聯動指揮平臺兩大核心平臺構成,與監獄業務信息化應用平臺、基礎支撐平臺共同組成監獄總體信息化應用框架,同時涵蓋相關的標準規範體系、信息安全體系、運行維護體系、以及基礎設施層、網絡層、數據層等方面的建設內容。 總體系統架構如下圖所示:


監獄智能化項目技術建議方案

注:圖中虛線框內容不列入本技防設施建設範圍

(1)應用層:包括業務應用平臺、技防綜合應用平臺、應急聯動指揮平臺、駐監武警系統。濰北監獄本次建設技防綜合應用平臺、應急指揮聯動平臺。

(2)支撐層:包括應用支撐系統、共性支撐系統。應用支撐系統由業務協同系統、數據交換與共享系統、應用支撐中間件、應用門戶系統構成,其中數據交換與共享系統、業務協同系統、時間同步系統由其他項目實施。

(3)數據層:包括業務數據、應急信息數據、基礎支撐數據、技防信息數據。

(4)網絡層:包括監獄IP專網、有線語音通信網、無線通信網和罪犯教育網。

(5)基礎設施層:包括室外弱電管網、室內綜合佈線、供電系統、防雷接地、應急指揮中心環境、信息中心機房環境、分控中心環境建設。


4、技防綜合應用平臺及子系統建設

4.1、體系架構

監獄智能化項目技術建議方案

技防綜合應用平臺採用市監獄局和監獄兩級架構。市監獄局技防綜合應用平臺對監獄建設的技防綜合應用平臺控制指令下達、資源調用、查詢、統計、分析等。監獄技防綜合應用平臺由技防綜合管理系統、應用類技防子系統組成。技防綜合應用平臺對本地基礎技防設備和應用類技防子系統進行管理,提供日常事務管理、聯動管理、設備配置及系統管理等功能,並可為其他業務應用系統、業務平臺提供基礎數據。本次項目不包括物防系統、目標地理跟蹤系統及其他系統的建設。

其中用戶統一認證由濰北監獄應用門戶實現,設備認證由平臺的技防綜合管理系統統一認證受理。技防綜合管理系統的時間同步可依託市監獄局建設的時間同步系統,實現了濰坊市監獄網全網授時服務,為濰北監獄本次建設的所有技防前端設備提供時間同步功能,該系統不在本期項目中建設。

4.2、技防綜合管理系統

4.2.1、概述

技防綜合管理系統主要提供監獄基礎技防設備接入和管理,技防系統應用及聯動服務等功能,支撐各類預警、報警處置、應急聯動指揮等應用,在GIS或電子地圖上集中展現各類前端技防設備反饋信息,監獄業務、應用系統信息及關聯信息等。 本系統提供統一的操作及管理界面對濰北監獄基礎技防設施、應用類技防子系統實現全面整合與統一管理。與市級平臺和其他系統的應用級接口,實現市級平臺對監獄的綜合管理,並實現與物防系統、目標地理跟蹤系統、水、電、氣和消防系統的聯動管理,簡化技防和日常管理流程,提升監獄日常管理效率。

4.2.2、系統設計特點

系統的建設規劃立足應用實際,突出監管自身特點。以經濟適用、適當超前為基本定位,最大限度地發揮系統運行給用戶帶來的現實價值。結合我們在監所安防領域的建設經驗,以先進的技術手段和業務管理模式,為監管場所的安防系統建設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和業務諮詢服務。

本方案是在諸多項目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編寫的,整體思路和應用特色都體現用戶方對系統的要求,體現監所自身的特色。總體上看,本方案具有以下若干方面的特色。

4.2.2.1、平臺注重體現人性化

平臺系統是監所幹警安防保衛工作的工作平臺,是執行日常業務的工具,因此係統的人性化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體現在界面的有好性,通過體現公安刑警特色的界面色調、圖案、動畫等作為背景,是用戶感覺起來親近貼合。其次體現在各類信息提示和應用導航功能,通過配置“個人工作欄目”對用戶當前未處理的事務進行溫馨提示、越時報警等等,最大限度地為用戶提供方便。第三是體現在操作的簡易性,通過優化流程減少業務執行的節點,減少用戶執行業務的環節;通過儘量使用“下拉選擇”,迴避使用“輸出數據”等手段填寫表單,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有效防範的填寫錯誤的概率;通過業務導航功能,提示用戶執行業務的過程,降低用戶學習難度,在較短時間內掌握系統使用技能。

通過視頻智能分析系統,實現被動監控為主動監控,減少工作人員值守時間和工作量。

4.2.2.2、多應用無縫集成

系統不僅僅是將若干個應用子系統進行簡單的彙集,而是在應用功能集中的基礎上實現了各類安防應用涉及業務的聯動,將原本獨立運行、信息屏蔽的諸多子系統進行橫向協同。如此大大提升了安防信息系統的業務管理能力,提升了突發事件的應急響應能力。在此基礎上,藉助計算機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實現安防子系統集成業務的綜合應用,包括智能化聯動和應急指揮,統計分析和輔助決策,監管中心安防事件由“事後處理”向“事先遏制”的轉變,公安幹警的工作價值體現由原來的“事後偵查”向“防患未然”的轉變。有效增加了信息化工具和現代化管理模式為監管中心創造的現實價值,促進平安監所良好局面的形成。

4.2.2.3、扁平化平臺模式

系統在技術架構上以“扁平化”為建設和運行的模式,即改變傳統監所安防信息化系統的“各類安防應用以獨立子系統的形式建設,然後通過集成平臺實現綜合集成”的建設和運行模式,我們以“前端+平臺”的模式,即將所有前端信號直接接入軟件平臺,由軟件平臺來執行、控制和管理各類安防應用的執行過程,實現了系統技術架構上的精幹和優化,更加突出了監所安防應用中“平臺軟件”對整個安防系統中的“中央首腦”的核心地位,對優化監所安防管理模式、為監所綜合安防能力提供了技術支撐。

4.2.2.4、因地制宜配置設備

科學合理、優化組合的設備配置是提高系統應用成效的關鍵因素,是提高投入產出比值的決定因素。在方案設計過程中,我們充分考慮監所安防的實際需要,最大限度地深入應用實際。例如,在監倉內配置防暴型攝像機,以防止攝像機受到人為破壞;在浴室和周界等室外配置具有低照度功能的攝像機,在門廳出入口等重點安防點位配置高清寬動態攝像機,在強光環境下配置背光補償功能,以提高圖像質量,促進整體安防能力的提高。在周界配置智能跟蹤球機,智能化周界控制,顯著提高了周界安全的保障能力。

4.2.2.5、智能化綜合應用

智能化應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系統的前瞻性,是有效降低公安人員日常量、增強公安整體戰鬥力的有效途徑。在本方案中,使用了智能化周界防範,應用行為分析和聯動報警技術確保周界事故的發生,解決了紅外對射技術的誤報率高的現實問題。另外,為監管中心的日常巡更工作提供了實時的監控,實現監管中心突發事故的提前識別,有效降低惡性事件發生概率,大大降低了公安幹警的工作壓力。

4.2.2.6、更新升級輕易實現

開放性和冗餘性也是系統先進性重要體現。本方案中從平臺、網絡、編解碼設備等諸多因素考慮今後系統的升級和擴展。平臺因其強大的負載能力適應今後各區縣監管所應用的接入,以實現全市聯網的目標;另一方面,隨著形勢發展和管理模式的更新,需要不斷補充新的應用子系統,因平臺本身技術標準和開放性,容易實現擴展應用的接入和集成。在網絡方面光纖接入各匯聚點,保證了足夠的帶寬以滿足今後視頻全IP 和高清設備的升級需要。隨著形勢發展,高清是監所安防監控的必然趨勢,代表著當今最先進的技術,全面支持標清、高清、IP等型號接入,以及視頻綜合平臺的應用,使得整個系統的升級改造不存在任何技術瓶頸。

4.2.3、系統總體設計

4.2.3.1、主要應用子系統構成

技防綜合管理系統藉助於網絡化帶來的開放性、擴展性以及可管理性,本系統將以高清視頻監控為重點,以計算機網絡系統和電子地圖應用為基礎,實現可視對講系統、違禁物品檢測系統、監區門禁系統、周界報警系統、訊問談話管理系統、應急報警子系統、廣播網絡子系統、人員定位子系統等其他安防資源的全面整合與集成,並實現監所安防系統內部各子系統間的資源共享與信息互通從而進行統一聯動,從而達到管理便捷性、數據直觀性、系統智能安全性等目的。

技防綜合管理系統系統是一個綜合性的大型集成系統,其中包括了各類應用軟件、各類安防設備、計算機網絡設備等在內大型應用集成。根據司法部規定的標準要求,同時借鑑公安部標準規範,將各子系統進行分別設計施工,並通過監所安防集成平臺實現應用有機集成。


系統應用構成如下圖所示:

監獄智能化項目技術建議方案

4.2.3.2、系統拓撲結構設計

技防綜合管理系統藉助於網絡化帶來的開放性、擴展性以及可管理性的優勢,平臺實現了以監控圖像資源為核心、綜合集成了人員定位系統、應急報警、電子巡更、門禁管理、報告對講、公共廣播、安全監測系統等其他安防資源,並通過上層綜合管理系統的統一協調實現各子系統間的資源共享與信息互通,從而達到管理便捷性、數據直觀性、實現各安防子系統之間的智能化聯動。

前端系統包括了高清網絡攝像機、拾音器、報警探測器、報警按鈕、對講終端、讀卡器、電網、電話等各種信號採集設備,負責獲取各類運行狀態並傳輸給後臺負責處理;同時也包括廣播、警燈、警鈴等輸出終端設備,用於向各類場所發送不同的信號。

後端記錄控制系統主要是各類記錄控制主機,具體包括各類網絡硬盤錄像機、報警控制主機、對講主機、門禁主機、巡更主機、電網主機、解碼矩陣等。通常每個功能完整的子系統會有自己的記錄控制主機。

傳輸系統由於子系統眾多,而且很多子系統是獨立運行,因此傳輸系統也比較複雜,這是佈線子系統主要負責的內容,包括視頻監控、報警、門禁、對講等都需要自己的傳輸線路,遠不止以太網.監管中心安全防範系統主要由前端系統、傳輸系統、後端記錄控制系統、集中管理控制系統四大部分組成。

技防綜合管理系統,是一個集硬件、網絡、軟件等多類應用產品的綜合性多功能的大型集成系統。考慮到綜合技防能力直接體現著監所的管理水平,是監所信息化監所的重中之重,安防控制系統集成的整理科學性就顯得尤為重要。音視頻系統採用以網絡攝像機前端為主,根據實際應用需要在安防重點點位配置高清攝像機和安全加密高清攝像機。

音視頻系統以分散存儲,集中管理為基本原則,網絡攝像機前端數據接入設在分控中心匯聚點的存儲NVR服務器實現本地存儲,並確保30個日曆天的數據存儲容量。總控中心設在監所安防指揮中心,也是系統應用部署的中心,包括系統應用服務、數據庫服務、流媒體服務,以及巡更主機、門禁控制主機和廣播電視的集中控制設備,總控中心配置DLP 拼接屏電視牆,建議使用46 寸3*4 拼接,同時邊上加若干普通監視器顯示。採用流媒體服務和解碼矩陣上牆現實,並有電視牆服務器控制視頻的矩陣切換。在網絡方面,由接入路由器將局域網與專網對接,實現系統與上級主管部門和地方武警指揮中心對接。

分控中心設在各樓宇安防值班中心,主要負責所管轄範圍內視頻監控和報警處理,配置報警主機實現本地化報警轉發,視頻由解碼器直接解碼顯示。作為監倉和獄警對話的指揮中心,因此分控中心配置對講主機,實現在押人員報告的語音互通。根據上述基本要求,監所安防控制系統集成拓撲結構如下。

監獄智能化項目技術建議方案

4.2.3、子系統設計

4.2.3.1、基礎技防管理

4.2.3.1.1、視頻監控管理系統

4.2.3.1.1.1、整體要求

在監獄羈押期間發生的任何閃失,都會給當前社會治安帶來巨大的壓力,甚至嚴重的後果。要保障社會的安全,也要保障民警人員的安全。對犯罪者日常行為及特殊情況下的監控,是監所必不可少的職責。利用數字監控設備,可有效的加強對被監管人員的管理,提供突發情況下的應急指揮能力,並能在常規管理中,利用數字網絡的特點,進行全面和有針對性的學員教育。對於提供監所的現代化管理水平有深刻的意義。在高新技術數字化發展的今天,“網絡化、數字化、全方位面向21世紀”是監所監控系統對視頻監控系統的新要求,也是充分發揮監控系統的作用,實現“向科技要警力”的途徑。

採用數字網絡監控系統,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基層監管工作的需要及實現全局聯網的要求。不僅為社會帶來重大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為實現我國對監所繫統的管理數字化、網絡化,為監所的管理工作現代化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為了更好地提高監所的科學化管理水平,進一步實現監管業務管理信息化,實現全省範圍的監所數字信息化綜合管理系統業務信息的高度共享和綜合利用,在全省範圍內實現各種安防系統與看守所管理信息系統的聯網,使監管技術和監管信息管理技術集成聯動使用。另外,監所對數字化安防管理系統的要求已經不僅僅是安防監控那麼簡單,還涉及到幹警的工作監督和在押人員日常行動的監管。

因此,在監所日益複雜的安防環境中,單純的、傳統的安防系統很難滿足看守所安防的要求。面對監所安防環境的日益複雜,監所對安防系統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具體要求如下:

1)多級聯網的安防管理系統

要求安防系統具備多級聯網功能,從省公安廳到市公安局到縣公安局再到監區。系統做到前端信息的共享,便於領導的遠程管理,和出現事件時的統籌。

2)各個子系統的統一管理

監所綜合管理系統要求各個子系統能夠實現“一體化、集成化”的管理。同時要求各個子系統相互聯動,使整個安防系統形成一個整體,更好的發揮各個子系統的作用,堵塞安防漏洞。

3)系統集中綜合管理

能夠實現的視頻監控、AB門管理、在線巡更、出入控制、對講監聽、應急指揮、智能行為分析等功能,不僅能夠實現看守所現有的功能要求,而且能夠為後續的擴展預留接口

4)從硬件底層開始就實現了高度集成,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同時系統的兼容性。

5)監所綜合管理系統採用前段存儲和中心存儲相結合的方式,即使網絡出現故障,也不會影響整個系統的穩定性,一旦網絡恢復,本地數據會按照規則上傳,能夠確保監所綜合管理系統數據傳輸與存儲的穩定與安全。

6)系統具有監控視頻智能分析功能

系統支持實時自動分析視頻並能實時捕捉到違反規則的突發或非安全事件。例如人員聚集、人員打鬥、監所車輛識別、監所周界檢測。

4.2.3.1.1.2、系統功能

通過技防綜合管理系統,可對監獄視頻監控設備進行統一管理,可實現其所有的管理及業務功能。

(1)視頻管理功能

根據圖像內容變化,可採用不同的幀率進行傳送;可實現對單路視頻流轉傳送帶寬上限的設定;可實現在視頻畫面上疊加中文字符;可對碼流參數靈活設置;視頻編碼具有自動或手動降低圖像分辨率或對圖像進行減幀處理功能。

(2)監控管理功能

包含實時監控、雲臺搶佔和鎖定、分組輪巡、群控、圖像參數設置、語音控制等。

(3)錄像管理功能

包含錄像存儲、錄像檢索、錄像回放、錄像下載和備份。支持機動調用功能,其音視頻信息和關聯信息(如談話室民警談話管理過程信息)可單獨管理、存儲、調用,對單獨存儲的關聯信息(如報警聯動視頻)可通過時間、事件類型、範圍等多種方式靈活查詢。

(4)預(報)警管理功能

基於視頻圖像報警,支持多種系統預警類型、支持多種報警業務類型、支持多種預警業務類型、支持多種預警/報警聯動、支持預警信息自動上傳;支持預警信息過濾;支持預警優先級劃分;支持電子地圖。

(5)抓拍功能功能

包含手動抓拍、自動抓拍功能。

(6)音視頻的轉分發服務及管理功能

支持主流通用硬件,提供音視頻的轉發、分發、替換、負載均衡服務等,幷包含管理功能;音視頻轉發必須採用流媒體方式。支持多級轉發,轉發級數不小於三級;當視頻分發/轉發請求超過系統能力時,系統可對權限較低的用戶暫停服務,並及時通知被暫停用戶;具備網絡自適應能力,可根據網絡狀態進行自動降幀。 賣方須應答是否滿足此功能要求,並提供案例、支持設備的品牌和詳細解決方案。

(7)存儲管理

支持主流通用硬件,接受實時流媒體轉發數據的存儲和管理,接受用戶請求進行回放,以及具備磁陣間的熱備接管功能; 賣方須應答是否滿足此功能要求,並提供案例、支持設備的品牌和詳細解決方案。

(8)電視牆功能

支持VGA軟解碼上牆、解碼卡硬解上牆、解碼器解碼上牆、混合解碼上牆;支持實時預覽上牆、錄像回放上牆、告警聯動上牆。

(9)視頻智能分析功能

支持對牆周界監控、監獄車輛檢測監控、人群突然聚集/發散檢測、人員行為和運動軌跡檢測等智能檢測功能。

(10)其他功能

包含鍵盤、搖桿控制功能、透明串口、級聯、互聯。


4.2.3.1.1.3、系統結構


監獄智能化項目技術建議方案

視頻監控系統由前端攝像機、圖像傳輸、分控中心的存儲管理及顯示、供電四大部分組成。

前端攝像機根據圖像攝取功能不同有:半球攝像機、槍式攝像機、內置雲臺與變焦鏡頭的一體化快球攝像機,同時根據場景不同設計採用普通攝像機、寬動態攝像機、紅外攝像機、廣角攝像機,本次前端攝像機均採用網絡攝像機。

按相關規定,監區的通道、監舍夜間均有一定照度的光源,因此所有攝像機均滿足夜間低照度指標要求,無需配置紅外攝像機及紅外光源。

攝像機圖像通過網絡傳輸,即連接至接入層網絡交換機(安裝於樓層弱電間),交換機上傳數據通過綜合佈線的垂直光纜,接入分控中心內的匯聚層交換機。

匯聚層交換機中的攝像機圖像數據直接存儲到IPSAN中,通過視頻管理終端對圖像進行存儲、動態報警設置、調閱回放等管理;同時通過網絡視頻矩陣顯示在分控中心的監視牆畫面中。

分控中心的視頻監控系統,作為整個本監獄安防指揮中心的一個分控中心,其所有視頻圖像均在指揮中心的視頻監控系統內可以流暢的調閱與實時顯示,其任何報警圖像可以直接按報警級別同時顯示到指揮中心大屏幕中。

安防視頻監控在建築單體內有二級監控:

一為本建築的(視頻監控)分控中心,即對本建築的視頻圖像的管理。由首層分控中心完成。配備數字網絡矩陣、屏幕顯示牆、管理服務器以及操控軟件,能流暢的調度管理本建築單體內所有的視頻圖像,並根據不同級別的報警優先處理與記錄不同圖像事件,並向上一級傳送重要報警事件。

二為建築單體內的各樓層的值班辦公室(監控)室,安裝管理計算機,通過對分控中心視頻監控系統的訪問,對樓層內所有視頻圖像進行監視。各樓層的值班辦公室的監控任務,可以選擇不同時段合併到分控中心完成。

分控中心承擔著本建築單體內的安防系統所有設備的供電。供電電纜從分控中心UPS分配櫃直接接入每層樓弱電機房配電箱再連接交換機至攝像機,保障當大樓普通電源中斷時攝像機不受影響。

在前端涉及敏感的監控區域設置安全芯片加密功能的網絡高清攝像機,並且在監所各武警值班室和總指揮中心配置安全解密KEY,用來正常顯示被加密的監控圖像。在各分控中心不配置安全解密KEY,不顯示安全加密圖像,但可以顯示非加密攝像機圖像。監控管理系統需要支持加密和非加密攝像機的混合接入,並可實現統一的錄像管理和轉發功能。同時對於加密攝像機 的錄像文件能保證錄像文件被竊取或丟失後第三方無法讀取和破解,只有通過解密KEY才能讀取。

在控制中心設置視頻智能分析服務器,配置智能分析系統對前端攝像機採集的視頻圖像進行自動的智能分析.並把異常情況的報警信息提交至分控中心以及總指揮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