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的观后感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

看完了《中国机长》,我的感想是:我个人不太喜欢这样反应表演。

举例:杨颖收到短信的情节,表现出悲伤震惊不敢相信的画画。

以我个人的经验,像这样的表演,说实话最怎么表演,效果都一般。收到短信,在空阔的大厅内,环境没有悲伤的感觉,让一个人立刻做出表演反应,有可能是刚吃了可乐汉堡的时候,导演突然要拍一个悲伤的反应镜头。演员首先没有代入感,在怎么表演都会觉得假。环境不行啊,首先你能让演员换一个场景吗?比如演员吃着饭,他的同事急匆匆的跑过去告诉,饭突然不吃了,去找最新消息。你让一个演员定看着没有半点触动的短信做出悲伤的镜头,太难了。这部电影不就是这样吗?先是给杨颖一个中景的面部表情,然后切换一个手抽动的特写,怎么感觉跟我这种级别的导演一样没什么差别。

这里就不得不替一个隔壁上映的电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很多人夸演员演技好,演技好并不否定,我只是感觉有些东西不是演出来的,而是环境,氛围的衬托下,自然流露。

在举一个例子。

喜欢井柏然的小妮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但是在这个情节处理上,让一个小妮一直盯着井柏然就是心动了吗?就是喜欢了吗?连个反应互动的镜头都没有,单方面的切入镜头。当然了,吴京和章子怡的戏份,哪个表演不是强行表演的,一定要表现出悲痛的感觉,但是作为影帝级演员表演还不能太简单,要层次感。说话先颤抖一下,然后在紧急的说两遍。

因为本人不喜欢这样的安排。所以一般不会去设计这样的戏份。如果是悲伤是戏,可能是让人物去多走走,多动动,多抽根烟比对着镜头演好很多。(随便说说的,十八线小导演不敢放肆)

至于剧情我就不想说太多了。观众比我们做个人的更能清楚的认识。局内人和局外人,先说这么多。


打个小广告

本人是个穷屌丝,在济南,一直在拍东西,一直缺演员。有想法的同学联系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