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中國傳統文化怎麼看?

黔至月德


我從小就練習太極拳,知道武術圈子裡現在依然廣泛流行跪拜師傅的禮節,他們的價值觀還停留在“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層次。他們之間的師徒關係還是專制時代的綱常關係,而不是現代社會“平等”這個價值觀指導之下的師生關係。亞里士多德在公元前兩三百年就振聾發聵地說出了“我愛老師,更愛真理”。兩者之間巨大的差距讓人震撼!

我所在的城市前兩年出臺了一個政策——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對此我是舉雙手贊成的!反對者則很不以為然,說過年過節或者娶媳婦放鞭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怎麼能說禁就禁了。

傳統文化是不是值得繼承用現代文明的價值一衡量就能看出底細。就拿放鞭炮來說,空氣和噪音的汙染就違背了現代文明的環保理念;別人要休息被你吵的睡不著,違背了現代文明不侵犯他人正當權利的理念。

我們國家現在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中民主、法制、平等、自由等內容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非常缺失的,甚至是傳統文化中所反對的。

中國古代知識分子他們有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可是他們的目標指向都是維護專制王朝對人民的殘酷統治。這是需要我們的高度警惕和明辨的。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被長期的專制統治所利用和汙染,甚至成為專制制度的幫兇,也就是魯迅先生說的“吃人”!

傳承文化不是讀讀古書、練練武術、寫寫書法那麼簡單,需要有思考、思辨和文化比較能力。有很多人口口聲聲說傳統文化的時候,其實他並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圖說西洋Andy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文化”的漢語詞典解釋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為內核,吸收了道家(教)、佛教等文化形態,包括古文、詩詞、曲賦、傳說、神話、武術、象棋、曲藝、舞蹈、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農曆、工藝、美術、風俗、周易、八卦、節氣、茶藝等表現形式。譬如,《明清檔案》《殷墟甲骨》《居延漢簡》《敦煌經卷》是我國著名的四大文化遺產。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豐富性和獨立性。豐富性在於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智慧的民族,其具有創造性;獨立性是由於產生傳統文化的經濟基礎是封建性的小農經濟,具有封閉性和排他性。

也是由於中國文化的豐富性和獨立性,使人類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文化作為文化主體保留至今。因此,中國的文化,尤其是傳統文化,應得到保護和弘揚。

當然,只保護和弘揚中國文化是不夠的,還需要發展和創新,使文化具有先進性和包容性。


山會長


我們經常說傳統文化這個詞,那到底傳統文化是什麼呢?我們這裡需要把它講清楚。傳統文化,傳是指傳承,統是指正統,文是指人文,化是指教化。下面我們再具體地分別論述下。

傳承。我們的民族,從一開始,在文化上,就是萬世一系地傳承下來的,這和其他的民族,完全不一樣。我們是獨一無二的。聖王是天下文化的創制者,也是一代代往下傳的傳承者。這個傳統,是從羲皇開始的。我們的民族,就像一個大家庭,聖王如同這個大家庭的家長,把國之神器,傳給下一代聖王,一代代地往下傳。

這種傳承有兩個很重要的特徵,一是聖王一體,如果有人非以聖而王天下,那麼他就會被推翻,因為他沒資格給這個大家庭做家長。比如夏桀,比如周幽王等等,下場都是如此。

二是血統與文化一體。認為華夏是文化概念,而非血統上的民族概念,並宣稱認同華夏文化就是中國人的觀點,都缺乏最基本的常識。日本人、朝鮮人、越南人,他們都認同華夏文化,但是他們是中國人嗎?顯然不是。這些觀念,不過都是長期民族虛無主義的宣傳導致的無知謬論。 也就是說,華夷之辨,既是血統之防,也是文化之防。兩者不可分割。

正統。正統和非正統,判別標準就是要看文化是不是以天地為依據。因為我們的文化,自始至終都是以天地為錨的文化。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聖人者,原天地之美,達萬物之理。我們的文化,便是這麼來的。

人文。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聖人起到的作用,是以真人真言,來把天地之道,抽象成人文之理,進而教化天下。所以,人文的根源,都來自天文。在其他民族的文化裡,他們不是這樣的,他們的文化多數都是突然蹦出來一個所謂的先知,然後啊嗚啊嗚地滿嘴跑火車一通,大家覺得它跑火車的姿勢跟抽風了一樣,怪好玩的,就都跟著他一起抽風去了。

教化。先有天地,接著有聖人出,聖人以天文為依據,創造人文,進一步,創制立教王天下,以人文教化百姓,化育萬物。讓天下百姓,和天下萬物,都自然而然地健康成長與生息,這是我們文化裡的教育觀。

可見,教這個詞,不是隨便亂用的,必須得聖王得天道,然後才可以為天下立教,教化百姓。

聖王一體,萬世一系,這個傳統,從春秋戰國的時候,開始崩潰。王公無道而據有天下,聖人有德而不有天下。我們的文化,要薪火相傳下去,在時代使命的召喚下,孔子應運而出。天下無道,聖人雖無天下,卻不得不挺身而出代天弘道。

漢代秦之後,問題就更大了,因為在漢朝之前,所有的天子,王朝世系都是炎黃的王室後代。劉邦雖然也是炎黃之後,但是劉邦只是一個庶民,合法性是成問題的,漢朝必須得給自己找合法性。這個合法性的根源,在於否定秦朝統治的正當性,把秦朝歪曲成暴秦,漢推翻了暴秦,救天下百姓於水火之中,劉邦是天下百姓的大恩人,對天下百姓有功,所以劉家人有資格做天子。

漢代秦,和湯武革命、周代商性質是不一樣的。因為商湯、周武王是王族,在血統上不存在合法性危機。但是,漢朝存在這個合法性的問題。

這個漏洞,直到漢武帝才補好。漢武帝獨尊儒術,庶人天子,和庶人聖人,結合了起來,王非聖也可以稱王,聖非王,也可以成聖。聖王一體被打破,王以聖立教而統天下,聖以王為制而布其德,這種分工,終於把中國的歷史,翻到了下一個篇章。

聖與王的分離,對中國的貢獻是,結束了長期政治上的戰亂,和文化上長期的混亂,所謂百家爭鳴,其實就是文化混亂,並不是什麼好現象,它只是文化戰場上的人頭翻滾。但另一方面,聖與王的分離,也給中國的歷史,埋下了新的禍患之源。

漢代秦,合法性是秦朝暴政,劉邦解救百姓有功,所以可以做天子。但是曹操篡漢,這個窟窿怎麼補呢?再歪曲出來一個暴漢給自己找合法性,是站不住腳的,因為人家漢獻帝根本一點都不殘暴,更沒有禍害老百姓。

到了這個地步,就只能厚著臉皮說,我就是偷的劉家天下,我就是賊,你們有本事,也可以過來偷曹魏嘛。漢武帝和孔子的結合,庶民天子和庶民聖人的結合,這一個系統在魏晉就名存實亡了。穩定的文化系統崩潰,天下再次陷入大亂。

誰能給這群不要臉的強盜天子發明一套新系統呢?嵇康覺得,他雖然有這種才能,但是他恥於做這種令人羞恥的事,他不願意做新時代的孔子,哪怕是讓他去死也不行。王弼,他雖然想做新時代的孔子,但是卻缺乏這種才能。

這種墮落,還沒有到頭。盜賊可以做天子,道德之防被突破,那華夷之防也被突破了,是不是夷狄也可以做天子呢?歷史還真跟華夏民族開了個大玩笑,夷狄隨後也開始走馬燈一樣地入主中國。

盜賊和夷狄,非聖非王,而據天下,這在合法性上存在嚴重的危機。怎麼才能讓天下人口服心服地順從他們的統治呢?我們剛才說了,中國的正統文化,是按照天地-聖王-立教-教化-統一這個系統來傳承和演化的。

盜賊和夷狄,要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非聖非王,如何立教的問題。他們為了更好地維護自己的統治,便割斷了中國文化上的正統傳承,引入夷狄文化,來給中國立教。

所以,在魏晉南北朝後,佛教大興。因為按照中國正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經義來說,這些盜賊夷狄統治者,不僅沒資格做中國的天子,而且還是有罪之匹夫。為了給自己製造出來合法性,他們必須要壓制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抬高夷狄文化,並以夷狄文化來教化和蒙惑百姓。他們從偷,發展到了騙。

孔子所弘揚的大道,講的是撥亂世,反之正。在這些盜賊和夷狄那裡,變成了撥正道,附奸邪。在這種無道無聖之世,阿貓阿狗的亂七八糟的人,都出來立教。到了滿清,孔子的道,已經被徹底閹割和毀壞,只剩下孔子的聲名,被當做一件漂亮的文化外衣,來給這些盜賊夷狄們的蠅營狗苟做掩飾和包裝。





張二九的九


“母語是客家話的人,學粵語比較容易。反之則相對困難。”吳老師告訴記者,有很多人都向他反映這個現象。

⋯是的!曾經有一個只會講粵語的在客家話家庭生活幾年都講不正客家話字音⋯

古漢語客家話和客家文化必須要好好保護傳承下去,母語會客家話的人,都比較容易聽懂和學會其他中國的漢語系方言。母語為客家漢語人口不斷流失是非常可悲的事情!

還有很多獨具特色的,真正的少數民族語言很多出現快斷層的現象,面臨永遠消失的危險,更加需要加強重點保護。


猺獠江猺過山猺山由族


從民國開始,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存廢之爭就一直沒有停止過。解放以後,喊出了洋為中用,古為今用的口號。但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改革開放以後,在西方文化進一步侵入中國的背景下,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上升,傳統文化反而借勢興盛。於是中西之爭再次成為中國當代輿論場的一個重要話題。但目前中國傳統文化復興的浪潮當中,又帶入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內容。

第一,傳統文化的界定始終是非常模糊的。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每朝每代都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文化,相互之間有不少差異,甚至截然相反。那究竟復興哪一個王朝的傳統文化呢?目前以清代的傳統文化保存最好。但從歷史發展來看,這又是一箇中國傳統社會的衰落階段,事實上以糟粕居多。這樣的傳統文化是不是也要復興?可惜的是,現在沒有任何一個人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當代中國要傳承什麼時候,或者是什麼樣的傳統文化。

第二,傳統文化的內容包羅萬象,有些在古代是主流,有些在古代是支流。但主流可能並不適合在當代傳承。支流反倒有一定的傳承價值。這個時候是傳承主流還是支流呢?比如古代重農抑商,只有少部分人主張工商一體。古代司法體系常常以道德代法律,只有少部分人主張依法治國。那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處理?是避而不談,還是隻談支流,不談主流。

第三,傳統文化在當代似乎已經失去了活力,大部分時候只能作為標本存在。以手工業為例,大部分已經藝術品化,價格高昂,和普通人的關係疏遠。除了在某些展覽上能夠一睹真容之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和他們絕緣了。而近年來在各地興起去孔廟舉行啟蒙儀式,但是這種活動的商業性徹底壓過了公益性。本質上淪為了各地幼童國學培訓基地的廣告班。活動本身極為潦草,對於蒙童的未來生活毫無意義。

第四,傳統文化傳承應當順其自然。有些傳統文化的失傳,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有必要的話可以進行錄音錄像,作為資料供後世瞭解。比如象牙和犀角的雕刻,由於國家不再允許此類商品的貿易,因此不可能再傳承。當然,作為傳統技藝,應當予以記錄。而某些傳統文化,由於迎合了新時代的發展,反而會得到強化與發展。比較典型的就是廣東和香港地區的舞獅文化,因為在商業慶典當中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商業時代反而更加繁榮。

第五,全盤復古是不可能做到的。現在有少量的激進復古分子,鼓吹全面復興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已經高度西化的現實下,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不過,在物質文化高度西化的情況下,中國傳統文化依然在精神領域佔有一席之地。隨著時間的推移,文化衝突會轉向文化融合。最後難分彼此。


用戶4325101516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就是儒佛道。不優秀的部分是法家。而儒佛道的內容則是人乘解脫乘和天乘。儒家是人乘,仁義禮智信對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和不妄語。就是佛法中的投人五戒。而道家是天乘。五戒基礎上再坐好十善就是天乘。另外是解脫乘。

中國文化有很多,什麼皮影戲糖人都是,但只有這三個是屬於價值觀,也是給中國帶來福報報的。其中儒家仁等傳到日本成就了近代日本,不殺生,成就戒福。後來禮德傳到韓國,也成就近代韓國。意義非凡。

這都是中華文化有中真正有生產力的部分。仁才能導致彙集,愛人慈悲之國才能有人氣彙集。翻譯過來就是自由(免於專制的恐懼)

然後正義的地方才能讓真正的人才脫穎而出。而一般人能夠受到保護。就是平等。有禮的地方才能不邪淫,才能有正氣。有智的地方才能崇尚智慧科技,才能有發展。有信的地方才能有契約。進而進一步發展出發達的商業,所以不只中國,任何國家,想要有發展,都必須依靠良善文化


師長366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

中國傳統文化,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概括述說清楚的...

五千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從未斷續,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多少文人墨客、帝王將相、豪傑壯士,為華夏文明中原文化的思想傳承譜寫篇章。

偉人毛主席說過‘’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出新,百花齊放‘’。古為今用為首句...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一脈相承的思想根基,華夏文明的光大之因。

個人見解


胡文躍文


對於中國的傳統文化,我覺得,我們應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無論是什麼文化,都會有精華與糟粕,特別是像我們這樣傳承了幾千多年的傳統文化,跨越了這麼多朝代與時間,期間肯定會出現與我們現代文化所不相匹配的文化,特別是一些與現代社會的人文思想,國家制度、法律相互矛盾的傳統文化,比如封建、迷信、專制等,我們要對其摒棄、優化。對能促進我們現代社會的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傳統文化,我們要繼續傳承,發揚光大。



一笑灬吻紅顏


感謝邀請!

中國文化亦為中華文化,這是一個大課題。

以普世價值,傳承來說,自文明起漢文化為主,亦為儒家思想為中心。

為道德文化的傳承,概括幾個字,禮、儀、仁、孝。



簡吳沚祺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需要我們本國更好地繼承和傳播 在國內尤其是年輕人更加需要去繼承和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在國外受眾更高 更吸引外國人 ,很多外國人學習中國的戲曲、書法、武術,甚至專程來到中國學習,熱情度很高。而國外的一些動漫、遊戲等文化對我國年輕人卻是植入很深,優秀傳統文化是否在國內得到廣泛傳播並深入人心,值得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