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女宅急便》:从儿童视角看动画电影的魅力和成长意义

《魔女宅急便》上映于1989年,主要讲述了13岁的小魔女琪琪需要离家完成“魔女的修行”,以此为背景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剧本设计中琪琪必须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勤奋和技能留在落脚的城市,这对于一个13岁的女孩来说挑战难度还是很大的,于是人们更加好奇人物的经历和成长,故事内核反而显得更加吸引人。

这部影片是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导演的早期作品之一,也是他第一部卖座的动画电影,上映后第二年就获得了第13届日本电影学院奖的最具话题影片奖。30多年过去了,《魔女宅急便》依旧受到全球观众的喜爱,国内豆瓣评分超32万人打出了8.6的高分,60万人观看过这部成长电影。

魔女琪琪生活的小镇有一个传统,满13岁的孩子都要出门完成一次魔女的修行,活泼热情的琪琪为此准备很久,一到时间就迫不及待的骑着扫帚飞出小镇。冷静下来之后,琪琪却开始为生活发愁,自己留在哪个城市好呢?自己没有技能该怎么生活啊?初入社会的紧张感和无助感包围了琪琪,但活泼的琪琪却积极的寻求办法。

之后,琪琪遇到了善良的面包店老板娘,有了暂时借宿的地方。琪琪想到自己会飞可以做快递行业,于是兴奋地做起了快递工作,这个过程中她遇到了好朋友蜻蜓、和蔼的老奶奶、画家女孩和很多关心她的人,同时也面临了失去魔法、找不到自我价值的烦恼。

故事看似普通,没有古典叙事中正反派人物的突出矛盾和激烈的冲突高峰,结尾也没有输赢,而是聚焦一个少女如何自力更生,向内探索最终成长的内核。

正因为如此,这部动画电影更具有现实意义,观看这部电影的孩子都能从中找到认同感和学习的榜样。

《魔女宅急便》:从儿童视角看动画电影的魅力和成长意义

宫崎骏导演的大多数动画作品都是以孩子们为主角的,比如《天空之城》讲述了女孩希达和巴鲁寻找天空之城的故事;《风之谷》讲述了女孩娜乌西卡拯救风之谷的故事;《幽灵公主》以神话故事为载体,讲述了少年阿席达卡与森林公主阿桑之间发生的经历。

这些电影都离不开“成长”的话题,对现代社会下被称为“温室里的花朵”的孩子们更具有指导意义。

《魔女宅急便》这部动画跟以上几部动画不同的地方在于,虽然也添加了神话元素,但更贴近于现实,每个孩子都能从中找到认同感,比如说父母的管教、交朋友的兴奋、独立生活的渴望,都是同龄人拥有的“孩子的烦恼”。

成年人看动画电影,除了欣赏娱乐之外,都在怀念童年的美好时光,而孩子们看动画电影,除了被好玩的画面所吸引,更要从中有所感悟,对成长有指导意义。

接下来,我会从儿童的视角分析这部电影的价值和魅力,从叙事主题、色彩设计和成长意义几个方面入手,解读这部电影促进孩子们成长的原因,同时我也会结合电影谈谈自己的思考和影片传达给我们的现实意义。

《魔女宅急便》:从儿童视角看动画电影的魅力和成长意义

01、利用线性叙事完整地展现魔女琪琪的成长经历

影片以精致的画面开场,小魔女琪琪惬意地躺在草地上,纯白色的云朵在空中缓缓飘过,花朵随风摇曳,小蜜蜂也勤劳地到处嗡嗡作响。琪琪的耳边响起收音机的天气播报,她得知最近几天都会迎来好天气后,开心的起身飞奔回家。

琪琪回家后告诉父母自己要远行了,在妈妈和婆婆的聊天中,我们得知琪琪要出发参加魔女的修行,因为这是魔女的传统,只要满13岁就要独自出门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城市居住下来。一切准备妥当后,琪琪告别家人,兴奋地骑着扫帚飞向了天空。

琪琪喜欢靠海的城市,于是选择在叫做克里克的小镇住了下来。冷静下来后,她发现自己带的钱不多了,也不知道该怎么赚钱生活。经过面包店老板娘的帮助,琪琪决定提供快递服务,利用飞行为小镇居民送货。在这个过程中,琪琪认识了男孩蜻蜓、画家女孩和慈祥的老奶奶,也遭遇了失去魔法的危机,最后通过大家的帮助和琪琪的自我寻找,魔法又失而复得。

影片采用线性叙事的结构,按照时间顺序将整个故事完整的呈现出来。

对于儿童来说,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逐渐会萌生自主意识,平时在父母的照顾下,很难有自己做主的体验。影片通过琪琪独自出发、自由生活、遭遇挫折、实现成长的故事向孩子们提供了对生活更多的认知。

同时,影片也把同龄孩子遇到的烦恼表现了出来,比如:渴望独立、美的追求、渴望友谊和存在感。这样的设计很容易让每一个孩子都在影片中找到认同和自己的影子,也引导成年人去关注孩子们遇到的烦恼,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魔女宅急便》:从儿童视角看动画电影的魅力和成长意义

《魔女宅急便》这部动画电影的叙事技巧并不是随意设计的,从儿童视角来说,导演是如何通过这种叙事结构提升影片的魅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

①线性叙事结构的特点。宫崎骏导演的作品大多都采用了因果式线性结构和有技巧的故事模型设计,这种叙事结构的好处是便于观众理解剧情,通过故事的时间顺序展开叙述。比如说小魔女琪琪决定出发参加魔女的修行、受到了面包店老板娘的帮助、工作过程中遇到挫折、失去魔法遭遇危机、众人帮助下琪琪逐渐找回魔法、实现了自我价值。

剧本看似简单,故事内容平淡,虽然没有明显的正反派角色和激烈的矛盾冲突,但是剧情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不管是儿童还是成人在观看时很容易进入到故事当中,心情跟着主角的命运走向上下起伏。对于儿童来说,线性叙事结构毫无压力,更像观看了身边同龄人的一段经历。

②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影片中的小魔女琪琪只有13岁,这个年龄正好是儿童向少年期过渡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萌生了自主意识,自尊心提高,总是希望自己可以被别人关注、有存在感和价值感。

影片中琪琪想穿漂亮裙子、想买漂亮的鞋子,但是妈妈说重要的是内心而不是外表;琪琪想要被关注,但是城市里的居民有些冷漠,这种情况在成人看来并没有什么,但是孩子们会把这种情绪压抑到心里。

孩子通过观看电影可以找到认同感,站在琪琪的角度感同身受,可以从电影中学习到琪琪为了解决这种烦恼做了怎么样的心理转变,比如说:接纳自己本身的美、提高自己的自尊水平。

《魔女宅急便》:从儿童视角看动画电影的魅力和成长意义

02、符合儿童心理的色彩设计不仅精致也更科学

宫崎骏导演的作品中色彩是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大多数的作品都以青、蓝、绿为主。比如森林意象、海洋意象、天空意象,其他的颜色例如粉、红、黄也使用的较多。色彩可以为画面注入情感,人物的服装造型和场景的色彩设计都能从心理层面影响观众的情绪,对于儿童来说,色彩就更为重要了。

①电影画面精致,色彩鲜明丰富,吸引儿童注意力的同时提高审美力。

影片开头,琪琪躺在青色的草地上,远处是纯白色云朵在空中缓缓移动,近处是粉色、黄色的花朵随风摇曳,互相交织。深蓝色的池塘微微荡漾,虫鸣声此起彼伏。空镜头与长镜头的使用,奠定了电影的基调,描绘了大自然的秀美与生机。

整部影片无论切换到哪里,画面都出奇的精致。镜头切换到琪琪的家中,各种绿植摆满了房间,植物的藤蔓铺满了屋顶,象征绿色、生机勃勃的环境也暗示了琪琪的生命力是那么顽强、富有活力。欧洲风格的小镇上

,标志性的大钟楼和拱状的建筑颇具异域风情,街道居民的服装也是颜色各异,鲜艳明亮。酒店大厅也偏向宫廷式设计,夕阳落下时,玫瑰色的晚霞映在天边,远处海天一线,鸟类肆意的飞翔,画面极具治愈力。

影片利用全景、远景和空镜头,向观众描绘了大自然的壮阔和城市的魅力,同时鲜艳的色彩也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色彩对视觉的冲击是很大的,下雨时天空阴沉,天晴时百花齐放,通过色彩的运用让孩子们感知到琪琪的伤心难过和快乐,渲染了心理气氛。

同时,画面的色彩设计还能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现代社会孩子们待在家里的时间较多,感受大自然的机会较少,通过影片可以激发孩子们的联想能力,可以对世界的颜色变化更为直观,提高对事物的审美能力,知道什么是美的,什么是和谐的。

《魔女宅急便》:从儿童视角看动画电影的魅力和成长意义

②色彩的运用激发想象力和认知能力。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告诉我们,13岁左右的孩子正处在培养个体创造力的时期,视觉上的美学刺激可以引发孩子的想象力和认知能力。

影片中,琪琪有一个好朋友叫做蜻蜓,蜻蜓的外婆是魔女,所以他从小就对飞行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蜻蜓跟朋友一起发明了一个可以飞的自行车,虽然后来失败了,但是这个情节也表达出孩子们的创造力是很强的。宫崎骏导演通过鲜明、纯度高的色彩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通过影片的故事引发联想,对大自然保持一个好奇的状态,引导他们勇于感知外界的事物。

宫崎骏导演的作品为什么受到很多粉丝的喜爱?我觉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足够用心。比如在色彩这个方面,并不是随自己的喜好随意设计,而是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利用纯度高、明度强的色彩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颜色鲜艳明亮会让孩子们享受到视觉上的美感,冷暖色调的对比也恰好掌握着分寸,不会太压抑也不会太眼花缭乱,所以画面精致绝美,色彩运用炉火纯青已经成为宫崎骏导演的典型标签,虽然他封笔多年,但他留下的作品不失为经典之作,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魔女宅急便》:从儿童视角看动画电影的魅力和成长意义

03、结合剧情谈谈影片反映出的自我成长意识和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

宫崎骏导演的作品大多都以“成长”为主题,比如说《天空之城》里的希达和巴鲁,刚开始两人单纯善良,但是缺乏独立和勇敢,后来在寻找天空之城的路上逐渐蜕变,成长为有勇敢、独立,有责任感的孩子;《龙猫》里的小月和小梅有着孩子的纯真和胆怯,在妈妈生病后,两人乘着龙猫巴士前往医院看望妈妈;《千与千寻》里的小千本来生活在城市里,为了拯救父母一个人独自在汤屋工作。这些作品高度一致的表达出导演对孩子们的期望:善良、勇敢、独立、纯真。

反观现实,很多孩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很少感知外面的世界。一方面说明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增加了,但同时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现实,就是孩子们的主动性降低,不敢大胆地去探索世界。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儿童来说并不是有利的现象。

大量动画片的出现,良莠不齐的作品很容易误导孩子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所以宫崎骏导演的作品受到观众喜爱的原因也可想而知,除了制作精良,故事感人之外,就是这些优质作品表现出来的成长主题。不仅补充了孩子们对于大自然的感知和向往,也引导孩子大胆地探索世界,要充满想象力。

《魔女宅急便》:从儿童视角看动画电影的魅力和成长意义

①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学会独立、坚强地面对生活。

小魔女琪琪一开始抱着激动又担心的心情独自在克里克小镇上给客人送货,她也曾担心过自己的能力,也曾失去过对自我的认同感,但是她没有放弃,而是坚强地面对挫折和困难。她从一个需要父母帮她准备行囊的孩子蜕变成可以独当一面的少女,这个成长经历是难能可贵的。

我们从故事中也应该看到,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应该鼓励孩子走向独立、坚强地面对生活,这样在他们成年后,面对广阔的世界才不会觉得胆怯和恐慌。

②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努力的向外探索,向内成长。

《千与千寻》里的小千跟随父母生活在城市里,从未独自在外生活过。因为途径隧道的时候,父母受到了诅咒,千寻不得不独自到汤屋打工,寻找拯救父母的办法。在汤屋的日子里,千寻从一开始的笨手笨脚到后来受到大家的称赞,独自坐电车去找钱婆婆,这就是向外探索的表现,勇于迈出舒适区,探索更多的可能和未知性。

小魔女琪琪有一段时间失去了魔法,原因是她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没有价值魔法也就变弱了。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被看到、被关注,但是事与愿违的时候,就容易否定自己的价值。琪琪在朋友的鼓励下,追寻内心的声音,努力的向内成长,她飞到空中救了好朋友蜻蜓,因此肯定了自己的价值,完成了向内成长的过程。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向外探索,向内成长,解锁更多的可能性。

③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战胜生活中的挫折和恐惧。

生活中并不是一帆风顺,成长的路上总会遇到挫折和恐惧,学会战胜它们也就学会了勇敢。勇敢并不是你敢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明明害怕也要鼓起勇气站出来。影片通过小魔女琪琪的成长经历告诉每一个人,战胜内心的恐惧,直面恐惧,这样才不会被它打倒。

宫崎骏导演想要表达的意图很多,我从中感受到的意图是,每一个孩子只有勤劳、勇敢的做出努力,肯定自己的价值,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才会获得更多的幸福。

《魔女宅急便》:从儿童视角看动画电影的魅力和成长意义

写在最后:

《魔女宅急便》这部动画电影利用线性叙事结构,让观众毫无压力的理解剧情,运用丰富的色彩设计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对世界的感知能力,也通过主题呈现告诉我们让孩子勇敢地成长,无惧挫折和恐惧。

小魔女琪琪的经历起到了正面的榜样作用,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艺术价值极高的作品,更能从中感悟到要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培养他们坚强、勇敢、独立和善良的品质。宫崎骏导演在这些动画角色上赋予他的价值观和对孩子们的期望,也呼吁现实生活关注大自然的魅力。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做到善良、勇敢、独立、纯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