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併購盡調要點

海外併購盡調要點


海外併購不僅僅是資本交易,還涉及併購的法律、政策環境、政治和文化融合等諸多因素。併購前,要確定併購價格的合理性,避免併購後出現大量的不良資產,另一方面併購方必須清楚確認目標企業的債務問題。併購後,由於未來經營環境的多變性如行業變化、技術進步以及國際經濟形勢的改變等,都有可能使得併購後的企業無法實現既定目標從而形成風險。

近幾年,中國企業積極踐行“走出去”發展的戰略,並在海外謀求發展。為做好風險防範,在海外的併購交易中,更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重點把握。

一、目標企業所在國的監管政策、社會環境及國有化風險

應充分了解目標項目所在國家對外國投資的安全審查制度。特別是收購能源、軍工、航空、電信等敏感性資產時,應更加全面瞭解該國對國外投資的安全審查制度,並利用我國駐外使領館、地方商會組織和熟知所在國當地國情的會計師、法律、財務顧問等專業中介機構提前做好溝通和公關工作。同時充分了解項目所在國的國有化政策及過往曾實施的國有化行為及相應的補償標準。

此外,實施併購還需要對項目所在國家的政治和社會環境詳細的評估其包括武裝衝突和社會動亂的風險,並根據評估結果建立防範社會動亂的內部機制,並應加強保護措施。

二、基礎設施和環保情況

項目所在地,如果是國外欠發達國家和地區,在實施盡職調查過程中,與其生產經營相關的配套設施也應納入調查範圍。

項目所在地,如果是海外發達國家,由於其環保標準和對環境的處罰措施較高,國內企業在實施海外併購時,應當在充分了解該國環保法規和環保標準的前提下,對目標企業進行詳盡的調查和了解,除關注標的企業現有的制度、環保設施和過去曾因環保問題引發的行政處罰和司法糾紛外,更應當重點關注目標企業在收購完成後可能需要承擔的環保成本,並將其作為投資決策和目標企業估值的重要依據。

三、核心資產權屬風險

具有核心技術、優質渠道以及品牌優勢的海外企業是國內企業併購的主要對象,因此在盡調過程中應重點關注其專利、外觀設計、商標、特許經營權等核心資產的權屬情況,是否存在設定的抵押和轉讓的情況。

四、企業用工和文化風險

海外發達國家一般用工薪酬、福利制度比較優越,盡職調查中除注意現存的薪酬和激勵體系外,還應重點關注是否存在暫時未在財務信息中體現的僱員福利和股權激勱計劃。此外,企業在海外併購過程中,由於雙方母國、公司個體文化環境不同,也會直接影響企業決策和員工及團隊合作。

五、金融與財務風險

金融方面,要重點考慮利率和匯率風險。在海外併購中,國際貨幣或資本市場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尤其是金融危機下的美元匯率和利率走勢波動極大。在財務方面,應重點考慮定價風險、融資風險、支付風險。未來現金流的不確定性均會導致風險發生。

由於各國的市場、法律、政治和社會環境千差萬別,海外併購又涉及複雜的利益博弈過程,國內企業在盡調過程中應增強風險意識和識別能力,合理制定併購方案、篩選併購標目,實現併購的戰略意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