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鄉村理髮匠,雖是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

“剃頭咯,剃頭咯……”這聲音一發出,大夥兒就知道村裡來了理髮匠。這時候村裡的男女老少就會在窗戶或門邊探出腦袋。只見一個理髮匠邊拿出剃頭籃裡的工具,邊站在村口大樹下吆喝大夥來剃頭。剃頭籃裡有三屜,裡面擺放著剪子、剃刀、掏耳等大大小的工具。

記憶中的鄉村理髮匠,雖是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


記憶中的鄉村理髮匠,雖是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

男人們趕來大多是剃頭,但女人們純粹就是去“拉閒話”“聽新聞”的,因為那時候村裡的娛樂項目少。記憶中,也就是在八九十年代,不知道為什麼村裡人人頭上蝨子特別多,特別是小孩,用篦箕梳下來就是一大把蝨子,由於蝨子多,加上大人們農活忙,我們這些小女孩們大都會在大人們的強烈喝令下被理髮匠剃成男頭。

那時候,看大人剃頭,也是我們小孩的一個娛樂項目。說真的,還真是佩服理髮匠的手藝,“奇卡奇卡”在人頭上剪幾下,再一個剃刀在一條牛皮帶上“嚯嚯嚯”磨幾下,接著在腦門上或臉上“唰唰唰”刮幾下,人就被整精神了,像是穿了一件新衣裳一樣。

記憶中的鄉村理髮匠,雖是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

然而,時光流逝,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在五花八門的理髮店裡,那走村入戶的理髮匠已經不見了,如果幸運的話,在鄉村的拐角路口你還可以看見他們,只不過手裡已不見了剃頭籃。你聽——

“正月佑帝頭,

二月天龍頭,

三月斤工頭,

四月龍鳳頭,

五月癩痢頭……”

這些在五六十年代,乃至更久遠的時間裡,曾是理髮行業師徒口口相傳的順口溜,然而估計在今天的理髮行業新秀裡,知曉的人已經不多了,可67歲的蔣緩和老師傅回憶起來依然朗朗上口。蔣師傅告訴我,佑帝頭、天龍頭、斤工頭都是剃頭的好日子。當我對什麼是“斤工頭”提出疑問時,老師傅耐心地給予解答,斤工是一個傳說,說是古代一個皇帝的兒子叫斤工,所以這個月又叫太子頭,寓意吉利的意思。老師傅還說,五月的話,村裡人就不會給孩子剃頭了,因為剃了會生癩痢頭,又叫頭癬,得了這病就很難好。

記憶中的鄉村理髮匠,雖是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

蔣師傅10歲跟著爺爺的徒弟學剃頭,也許是基因遺傳,沒學幾個月就出師到鄉村給人剃頭了。蔣師傅說自己爺爺也是鄉村理髮匠,只不過在自己出生前就過世了。老人回憶,六十年代剃頭,村裡人都是“包頭”的,所謂的“包頭”,就是這一戶人家一年到頭剃頭的任務都給一個師傅包了,那時候包一年的剃頭費是一元三角,多的時候是一元四角。通常時候給小孩理髮不用錢,但管吃,一戶人家有小孩剃頭的話一年可以管吃四頓飯。那個年代,由於剃頭師傅少,蔣師傅自己一個人就要剃上百個村,忙也忙不過來,差不多一個村二十天要輪一次,因為男子們二十天左右鬍子和頭髮又會長長了。蔣師傅說自己最忙的時間是八十年代去溫州開理髮店期間,那時候一個人帶三個徒弟,忙得時候,從早上一直剃到第二天凌晨兩點,可以說新橋、潘橋、橋溪等五六小鎮的人都來他這店裡剃頭髮,一個月的收入就可以達到上萬。老人心裡數了數,自己這一輩子在鄉村剃了二十年,在溫州剃了二十年,在文成這五平方米的小店裡剃了十幾年,一切彷彿在昨天,現在老了,剃不動了。是啊,歲月如梭,轉眼,剃頭少年已是滿頭銀髮。

記憶中的鄉村理髮匠,雖是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

我忽然想起孩子剃滿月頭的事來,就問蔣師傅,在六七十年代剃個孩子的滿月頭是多少費用,是不是像現在一樣得給個小紅包。蔣師傅笑著說,那時候沒有紅包,現在給紅包也是主人自願出的,以前的話就是一雙雞蛋、一壺紅酒再加一碗麵。剃孩子的滿月頭是有講究的,要做“五福四轉”,就是在孩子洗頭的面盆裡畫一道符和做四個動作,類似於祈福的小儀式。剃滿月頭,需從腦門左側開始剃,意為“開門頭”,護佑孩子一生平安。剃完之後,需要把嬰兒剃下來的胎毛髮用紅紙包好給對方,這樣可以給孩子壓驚辟邪。說到這,蔣師傅來了興致,接著說道,要是剃將死之人的頭,就要從後面剃起,意為“從頭開始”。要是剃和尚頭的話,也有講究,需要拿著一個碗,口含白開水對著和尚的頭噴三次,且得先從中間剃三刀。我問,你對著人家頭噴水,對方不會生氣嗎?蔣師傅笑笑,不會的,這是一種許願儀式,和尚們知道的。蔣師傅還告訴我,這落在地上的頭髮是種菜的最好肥料,種出的番薯、芋頭特大特肥,以前收地上碎髮是論斤賣,現在種地的人少了,過來收頭髮的人也少了。

記憶中的鄉村理髮匠,雖是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

從早上七點到下午的四點多,蔣師傅已經理了26個老人的頭了,這已經是蔣師傅體力的最大消耗了。蔣師傅說,他最多一天剃30個頭,再多,身子骨吃不消了,人會站不住。蔣師傅剃頭有個細節,第一步就是將人的衣領內翻,然後開始理髮,接著將凳子放倒,讓人仰面,再用熱毛巾捂在人嘴上,這其間反覆擦的力道會逐漸加重,之後用刮刀刮鬍子、刮臉,最驚訝的是師傅的“刀鋒洗眼”技藝,在眼角邊輕輕一揮一舞就洗去眼部的髒東西了。蔣師傅說,如果不洗,尤其是老人,還有就是從事水泥、木工行業的手藝人,髒東西特別容易堆積在眼角,這樣就會堵塞眼腺,讓人眼淚流不出來。接著,將凳子重新豎起,再對著腦袋仔仔細細修剪頭髮,最後就是洗頭,洗完後,將顧客的領子外翻,每個細節都認認真真對待。顧客就開玩笑地說,蔣師傅剃頭就像割菜一樣,又快又好。

記憶中的鄉村理髮匠,雖是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

同樣,剃了將近50年頭髮的珊溪鎮坦歧村朱德松師傅告訴我,每個行業都有規矩,剃頭也不例外,你就說刮臉吧,這個臉就要刮七十二刀半,朱師傅一邊說一邊比劃著,最後半刀在額頭,前後推一下,就算刮好了。在以前有個說法,就是要飯的人他會向地主要飯,但不會向理髮匠、道士、划船行業的人要飯,因為對他們而言,這些行業的等級跟要飯是一樣的,所謂三十六行,四十八等,七十二樣,說的就是這個理。以前,村裡的人都是“包頭”,不像現在自己走到店裡剃頭。每次臨近農曆12月,朱師傅說自己就要提著剃頭籃下村給人家剃頭了,年底前給村民理髮都是免費,為的就是給明年的活攬生意,因為這次給這戶人家頭髮理了,相當於“定頭”了,從明年正月開始,這戶人家全年的頭就是你包了。朱師傅還說,其實理髮匠帶徒弟,都說自己是師傅,但其實不是師傅,真正的師傅是呂洞賓。關於呂洞賓,民間流傳一個故事,說是皇帝朱元璋長了一個癩痢頭,每次理髮匠剃頭要是不小心碰到癩痢就會招致殺生之禍,這事被呂洞賓知曉了,他把自己變成了一名理髮匠,上門給朱元璋理髮,不但把朱元璋頭剃好了,而且治好了癩痢頭,因此民間理髮匠們就將呂洞賓奉為開祖師。

記憶中的鄉村理髮匠,雖是毫末技藝,卻是頂上功夫

其實理髮行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宋張端義的《貴耳集》中,記載秦檜曾喚一鑷工為他櫛發,以五千當二錢賞給鑷工。”“櫛”的意思在朱熹《詩·周頌·良耜》的註疏中有寫到“其比為櫛”,“櫛,理髮器也。”“櫛發”稱為“理髮”。理髮行業空前發展是在清代,源於清入關時下達的“剃髮令”,那時,官府們召集剃頭匠,讓他們挑著剃頭擔給男子們剃頭梳辮,這在《清稗類鈔·帝德類·世祖下剃髮令》有記載:“時有‘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之語,縣官令剃匠負擔行市,見蓄髮者執而剃之,違即被殺,懸其頭於擔上之竿以示眾。”在我國古代,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說法,所以大家是不願意被剪掉頭髮的。剪頭髮就相當於一種刑罰,秦漢時期叫這種刑罰為“髡”,“髡”刑雖不造成身體上的傷害,但確實對人精神上造成了極大的打擊。

“剃髮令”讓理髮行業興盛起來,養活了,也成就了一輩又一輩的手藝人,就像蘇軾賦詩所云,“雖說毛髮技藝,卻是頂上功夫。”你不妨去鄉村理髮店坐坐,領略老師傅們的“頂上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