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马兵教授谈阅读少读点“鸡汤”,多读点经典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马兵谈阅读少读点“鸡汤”,多读点经典

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马兵教授谈阅读少读点“鸡汤”,多读点经典


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马兵教授谈阅读少读点“鸡汤”,多读点经典


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马兵教授谈阅读少读点“鸡汤”,多读点经典

高校未开学,高校教师们也正忙于为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们上网课。从春节假期至今,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马兵上课之余,亦在利用阅读充实自己的“课余时间”。不过,和上完网课可能再顺便浏览一会儿网文的学生们不同,老师的阅读是更偏于学术研究和经典文学的深阅读。关于阅读,马兵认为,网络阅读背后的媒介属性值得探讨,阅读最关键的,还是要建立起对于经典阅读的耐心和信心。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 朱德蒙

  关于阅读的三点建议

  记者:近段时间,您在读哪些书呢?

  马兵:我个人的习惯是每天不读一种书,也就是不集中时间读完一本再读另一本,而是把阅读时间分成三块,一块是围绕自己的论文展开的阅读,一块是围绕自己的专业展开的阅读,一块是围绕自己兴趣展开的阅读。所以看书比较杂,这个漫长的寒假读了约翰·加尔文的《基督教教义》《基督徒的生活》,这个与我个人正在做的论文相关;因为疫情重读了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忆》,其他零散的阅读有马笑泉的小说集《回身集》和《巴黎评论短篇小说课题》《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等。

  给大家推荐萨拉马戈的作品吧,他寓言性的书写涵盖了完整的时代与完整的人性。读《失明症漫记》,我想每个人都会从中发现自己,发现处于疫情处于非常时期的真实的人性。

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马兵教授谈阅读少读点“鸡汤”,多读点经典


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马兵教授谈阅读少读点“鸡汤”,多读点经典


  记者:关于阅读,您有哪些建议呢?

  马兵:我想说三点:第一,当下的阅读最关键的还是要建立对于经典阅读的耐心和信心,一般读者选书可能受到一些商业化宣传的影响,比如说网络的宣传,出版商的宣传,所以大家应该建立起自己的判断力,而判断力的建立又依赖于经典性的阅读。读经典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并不容易,它隐含着何谓经典、如何阅读经典等很细致的问题,在此我们不便展开太多,因为我是文学专业的,我想如果是文学经典阅读的话,经典至少应该是文学史中提到的作品。

  第二,选书还应该注意版本,这个我在其他的场合也说过很多次,版本对于阅读来说太重要了。对同一部作品的经典翻译和糟糕的翻译,那简直就意味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书。全国有那么多家出版社都在盯着公共版权的作家做文章,所以当我们去阅读一个作家的作品集的时候,会面对几十家出版社不同的版本,那我想还是应该选择权威的出版社,老牌的出版社。

  第三,少读点鸡汤文。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读一点“鸡汤”,做一点心灵按摩,是可以理解的,但鸡汤文的问题在于忽视生活的复杂,并不能提供真正的心理建设,所以其抚慰也是一种虚假和想象的。再一个,鸡汤文一般都是一种轻松的文风,这类作品读多了也就失去了去阅读更为复杂作品的能力。

  网络阅读背后的媒介属性值得探讨

  记者:目前高校还未开学,您这段时间也在上网课吗?网络时代,手机不离手,对话基本隔着屏幕,阅读也渐渐以网络小说为主。可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将信息资源达到最大限度共享的同时,也让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沉溺于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您如何看当下青年人与网络的关系呢?

  马兵:一直在上网课,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还有一个“新世纪文学读书会”,基本上和正常开学的教学进度一样,同学们课上讨论也很热烈。在这点上,要感激网络技术带给我的空前便捷。

  我对网络文学上外行,读得很少,我也没有任何的排斥,那我想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存在的方式,一个时代也有一个时代大家阅读的兴趣点,就像在我的青少年时期,对于金庸的阅读是一样的。当然,网络阅读背后的媒介属性值得探讨,这是与传统的通俗文学非常大的不同。要注意的是,网络阅读太多的话会削平我们的阅读的深度,所以我想,在网络阅读之外还是应该有纸质书的阅读,而这个纸质书阅读就是刚才谈到的经典性的阅读。

  我自己的习惯是手机24小时在静音或者震动状态,因为我是老师,老怕忘了调试手机的话,上课时手机铃声会响。我自己在阅读的时候是不看手机的,一般是阅读完之后再集中去处理问题。

  记者:您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是什么?

  马兵:高校教师一般都有自己的课题规划,所以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自己的项目来展开的。我个人比较有兴趣的是,中国传统的志怪叙事在现代的转化。之前做过一点思考,但是不系统,因为阅读还不够,希望未来能够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更细致的学术思考吧。

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马兵教授谈阅读少读点“鸡汤”,多读点经典


  不要让“刻奇”化消解了灾难

  记者:您有关注疫情期间的一些现象,如社会方面、文化方面等吗?

  马兵:疫情意味着一种非常状态,而非常状态里边人性的表现要比常态更丰富,也会放大人性的优点和弱点,所以,反而给文学和艺术留下了非常广阔的空间。古人有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所指的也是这个意思。

  在整个疫情期间,我其实也和绝大多数的人一样,一开始是焦虑和愤怒,焦虑的是疫情的严重,愤怒的是为什么SARS之后我们还要再经历一次,然后就是观察和反思。比如,我特别反感“抄作业”这样的表述方法,这样的表述本质上与把武汉、把疫情“刻奇”化是一样的——刻奇是一个德语词kitsch,有人把它翻译成媚俗,不完全一致,这是一种矫揉造作的、廉价的抒情。像“武汉宝宝不哭,小鲁、小沪、小川这就去帮你打怪兽”的说法,网友的初衷当然不坏,可是“刻奇”化实际上消解了灾难,消解了灾难中巨大的牺牲和神圣的奉献。

  早前,日本在捐助我国抗疫物资中,那些从古诗文中拣选出来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等文句引发了一些争议,但绝大多数的人还是认为,这些诗句中有文化的光芒,也表达了真挚的共情,这就是审美的力量。

  阅读书目

  《回身集》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内容简介:著名作家马笑泉全新短篇小说集,是一部向传统文化之深、中华语言文字之美致敬的力作。作者以考古学的方式和当代眼光观照传统,重新激活沉积于时间长河中的华夏武学、巫楚文化、江湖传奇。无论是器识闳远的武林宗师,还是充满生命力和强大意志的当代青年,抑或是心性超常的民间异人,都被放置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进行观照和考量。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全面立体的历史观、独特的南方地域文化书写、精湛的叙事才能、人文精神的坚韧追寻和强烈的文体探索意识,在八篇或雄浑、或奇诡、或苍劲、或醇厚的短篇小说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马兵教授谈阅读少读点“鸡汤”,多读点经典


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马兵教授谈阅读少读点“鸡汤”,多读点经典


  《失明症漫记》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内容简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萨拉马戈代表作,入选诺贝尔学院“所有时代百部文学佳作”。

  繁忙的路口,绿灯亮了,中间车道的头一辆汽车却停止不前,司机在挡风玻璃后面挥舞着手臂,围观的人打开车门之后,才知道他在喊:我瞎了!没有人会相信,他的眼睛清晰明亮,巩膜像瓷器一样洁白致密,然而他却一再绝望地喊着:我瞎了!我瞎了!一位路人送他回家,却被传染上失明的怪疾。眼科医生成了第三个牺牲品。白色瘟疫使城市人心惶惶,失明者被强制隔离在一家废弃的精神病院里,然而,失明症仍无可遏制地蔓延开来……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7月

  内容简介:西方汉学界公认的中国文学史经典读本,近年来一直是了解中国文学史的必备参考读物。

  书中全面描绘了中国文学传统的各类景象,且以世界文明史、文学史为参照。年代跨度自远古迄当代,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为主题划分篇章,第一篇章总括介绍中国文学的关键要素。每篇章内容以时间为序,独立成篇,其中涉及到的话题包括:相关作品的历史背景、流行文化的影响、佛教的冲击、女性的角色、与少数民族文学语言的交流等。

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马兵教授谈阅读少读点“鸡汤”,多读点经典


  嘉宾简介:

  马兵(1976—),男,山东邹城人,现为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师从文学史家孔范今先生,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山东文艺出版社,历任编辑、编辑室主任。2007年7月调入山东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与新世纪文学热点的研究。作品有《通向“异”的行旅》《伦理嬗变与文学表达》等,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项。曾获山东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刘勰文艺评论奖、泰山文艺奖,兼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第四批客座研究员,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主席,济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签约评论家,大益文学院签约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