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为什么钟情于甜食!

苏锡常的菜就是苏南菜分系。说到苏南菜肴的特色,大家的共识很聚焦:甜!

苏锡常的传统菜肴都甜,红烧肉,红烧鱼,响油鳝糊,卤汁豆腐干,没有一个不是甜鲜味的。小笼包,更是甜鲜的代表。其中无锡菜最甜,苏州菜常州菜稍微淡一点。常州出名的萝卜干也是加糖的,苏州出名的甪直萝卜头也是加糖的。很多人问:萝卜干加糖还能吃吗?其实,扬州酱菜不都加了糖的吗!

苏锡常为什么钟情于甜食!

苏锡常的本地人,都非常喜欢这种带甜味的菜肴和美食的。而对于很多外地人,苏锡常的甜,却是难以忍受的。比如小笼包,苏锡常的人从小吃到大,喜欢了这种带甜味的鲜,若是缺那股甜味,那就肯定不是当地风味!

苏锡常为什么钟情于甜食!

古代中国南方几乎没有大规模的战争与掠夺,社会发展比较稳定,而且从唐宋开始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富裕水平超过北方。到了宋朝和明朝,江南一带成为供应朝廷开支的主要收入基地。即使糖在古代是物以稀为贵,尝到了甜的味道,就再也舍不得放弃了。有钱就可以任性。苏锡菜的甜鲜特点,就是社会经济富裕和民众生活讲究所导致的历史文化结果之一。要想甜,来点盐,要想鲜,来点糖,这是江南一带流传在民间的烹饪秘诀。用糖与盐加减融合,可以让菜肴更加体现出鲜的味道。

苏锡常为什么钟情于甜食!

苏锡常的菜肴也并不全是甜的。曾有学者研究了十三世纪有关苏州菜的历史记载,其中一本书中所载食品有25%用了糖,另一本书中食品用糖的仅只有16%多用了糖。元末明初的饮食专著《易牙遗意》共记载了49种菜肴的制作,明确提到用盐的33种,用糖的仅仅7种。

苏锡常为什么钟情于甜食!

苏南菜烹饪手法以炖焖蒸炒为主,调味以酱油和盐为主,大体分为红烧白烧两种,他们显著的共同特点,只要加酱油烹饪的菜肴,肯定要加糖的。若是以盐调咸味不加酱油的菜肴,则少会有加糖。

那么,为什么外地人都说苏锡菜甜?

因为苏南菜中那几只以甜吊鲜的经典菜品实在太出名了:无锡经典酱排骨、老烧鱼、红烧划水、四喜面筋,苏州经典松鼠桂鱼、蜜汁火方、万三蹄、樱桃肉、红烧羊肉,苏锡常经典响油鳝糊、爆鱼、脆鳝、母油船鸭、红烧肉、红烧蹄髈、卤汁豆腐干等,都少不了以糖调味,吊出鲜头,讲究咸中带甜、甜出头,咸收口,鲜到位,或者是酸甜适口。

苏锡常为什么钟情于甜食!

苏锡菜中不甜的菜品要多得多。“太湖三白”、清蒸鳜鱼、清蒸刀鱼、肚肺汤、鲃肺汤、腌笃鲜、水晶虾仁,天目湖鱼头、清炖老母鸡、太湖莼菜羹,等等,都是丝毫不加糖的。只是这些菜品不像北方菜肴或者川菜那样,大量加入调味香料,都是讲究本色、原味的鲜美,对于那些一向喜欢重口味的外地人,印象不会特别强烈,被掩盖在那些咸中带甜的菜品之下了。

苏锡常为什么钟情于甜食!

甜,是苏南菜的一个特征。但苏南菜并不都是甜的。即使甜,也不是那种甜腻难以入口。苏南菜的甜,是一种与咸的乳水交融般的配合,犹如江南的山水风光,恬淡,秀丽,平和,原味,本色,从来没有大起大落、重口重味,如果细细欣赏,还能体味到甜与咸之间的层次感,一如山水连接的那种奇妙。

有兴趣吗?不妨去尝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