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36氪 今天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不愛口罩愛自由

只有病人才需要戴口罩?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國內通過對新冠病毒的嚴管嚴控,疫情形勢趨於穩定。然而,新冠肺炎病毒迅速席捲全球,國內外呈現出了截然不同的景象。

在中日韓等東方國家,病毒肆虐期間假若外出沒戴口罩,相信你的內心羞恥度不亞於在人前裸奔,且人人對你避之不及。

而在一些西方國家,奇葩操作則層出不窮。無論是美國春假聚眾狂歡,還是多國超市裡瘋搶廁紙,我們都會發現——幾乎所有人都不戴口罩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先有意大利一位議員因在會議中戴口罩被群嘲質疑,最後怒摔話筒的事件,又有瑞士女議員因戴口罩被認為擾亂秩序逐出會議。海外更是出現了多起中國留學生因戴口罩而遭受襲擊的無理行徑。

這會兒,口罩在東方人眼中是價比黃金的硬通貨,為什麼到了西方就成了洪水猛獸,人人避諱呢?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首先,從文化角度來講,西方人的習慣和意識中壓根就沒有戴口罩這個選項。

在西方,自小接受的教育告訴他們「生病了才需要戴口罩」。除了醫生,健康的人不需要戴口罩。如果你戴了口罩,你就是有病。

甚至一些經常接觸病人的醫生,也沒有戴口罩的習慣,除非會接觸一些傳染性疾病,否則能不戴就不戴。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而在亞洲地區,由於近20年接連被SARS、甲型H1N1流感以及日常的霧霾問題騷擾,人們早已習慣戴口罩,甚至成為了一種時尚。

沒洗頭?沒洗臉?不要緊,只要出門戴口罩,就不會有人認識我,甚至還會被認為有點酷。所以在亞洲,戴口罩的人大家早已司空見慣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其次,東西方觀念不同,導致了人們處理問題的方式和邏輯有差異。

在西方國家,人們認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接受承擔個人責任,但拒絕承擔集體責任,這一點還是與我國的家國情懷有很大差別的。

具體可以理解為:我生病了,我會自己吃藥戴口罩,因為這是我個人需要承擔的責任。

但如果遇見類似霧霾等涉及集體責任的時候,就會以遊街抗議的形式要求政府集體解決,而非自己戴口罩做好防護。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政府、官媒的引導對民眾戴口罩的觀念也有很大的影響。在國內,從手機電視到居民樓告示,甚至不少居委會大媽都會挨家挨戶地提醒出門戴口罩。

而在國外卻截然相反。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福布斯等全球知名媒體宣傳的核心思想就是:健康人沒有必要戴口罩,有些甚至會帶來危害。

我們都知道新冠病毒潛伏期長且具有傳染性,即使沒有症狀也可能會傳染病毒,所以健康人是絕對有必要戴口罩的,但是這一知識點在國外卻並不普及。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不,你不需要戴口罩來預防新冠病毒——它們有可能讓你更容易感染”,圖片來源:福布斯雜誌

雖然戴口罩確實有效,但政府並不提倡普通民眾去買口罩。從德國連續幾次「不小心」扣押防護資源就知道,西方國家的醫療物資有多緊缺。

所以西方國家唯一提倡的就是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畢竟洗手液這東西還是不太缺的。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藥物「氯喹」

特朗普認可的抗疫藥物?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當地時間3月1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記者會上稱,一種名為「氯喹」的藥物在用於治療新冠肺炎時取得驚人效果,FD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也已批准此類藥物用於治療新冠肺炎。

不過話音剛落,川建國同志就被公開打臉,FDA表示「氯喹尚未獲準用於治療冠狀病毒」,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還需要進行測試。

但如今全球疫情嚴重,世界各國都在努力研製治療新冠肺炎病毒的特效藥。前有中藥雙黃連,後有西藥瑞德西韋,那麼這次喜得成效的氯喹究竟是何方神聖?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氯喹的出現由來已久,早在1934年的時候就已由德國拜耳實驗室的科學家人工合成。不過它的主要醫療用途是治療瘧疾,只是兼具了多種抗病毒效果。

瘧疾是由感染瘧原蟲引發的寄生蟲傳染病,而新冠肺炎則是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所致。面對兩種截然不同的傳染病,氯喹為何都有療效?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氯喹之所以對抗擊新冠病毒有所成效,完全是因為它的附加屬性「廣譜的抗病毒作用」。

新冠病毒在人體細胞中通過RNA聚合酶來完成自身的轉錄和複製,而氯喹的抗病毒作用主要依靠的是通過改變內吞實體酸鹼度值,抑制病毒複製,在轉錄中進行阻斷。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在新冠病毒感染初期,病毒在人體內含量還比較低,它們的主要手段是在人體內開始瘋狂複製病毒。此時氯喹便通過阻斷病毒複製過程,減少病毒數量,再讓機體免疫系統消滅少數病毒。

而在新冠病毒感染後期,病毒已成功佔領人體細胞,抑制病毒複製的意義已經不大,此時氯喹在重症患者內主要發揮治療自身免疫疾病的作用。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廣譜的抗病毒作用」決定了氯喹的療效並非獨此一家,它在醫治登革熱病毒、寨卡病毒和HIV病毒中也具有相同的作用。

不過拋開劑量談毒性,那都是耍流氓,氯喹在高劑量使用時具有毒性。但是從更全面的角度來看,氯喹被普遍認為是安全的,因為其即使在中劑量下也有非常好的耐受性。

但由於臨床試驗的數據不足,目前所得到的數據都沒有足夠的臨床病例支撐,且過往試驗有許多漏洞,所以距離氯喹被批准為新冠肺炎病毒治療特效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在目前市面上還沒有出現治療新冠肺炎病毒的特效藥之前,大家還是不能放鬆警惕。超妹還是老實在家喝雙黃連吧。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新型口服疫苗問世

接種疫苗再也不用打針啦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近日,來自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藥物學教授 瑪麗亞·克羅伊爾(Maria Croyle)發表文章稱,她的團隊研製出一種可在口中迅速融化的薄膜型疫苗。

這種薄膜型疫苗不僅無需冷藏,且保質期可達三年之久,這對於一些無法提供長期冷藏疫苗的落後地區來說是莫大的福音。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這項薄膜封存疫苗的靈感來源於一部昆蟲在琥珀中留存數百萬年的紀錄片。瑪利亞希望通過糖和鹽等自然成分混合後形成類似琥珀的結構來保護疫苗成分。

這項薄膜型疫苗的主要原理是將病毒和細菌等生物夾在兩層可溶解的薄膜之間,並維持細菌、病毒、抗體和酶的活性。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瑪利亞的團隊在通過450次的配方測試後,發現山梨糖醇能在短時間內高效地釋放藥劑,且成膜後的延展性很強,增加了生產的可行性,成為了最優粘合劑。

研究人員通過對小白鼠肌肉注射疫苗和口服薄膜疫苗進行對比後發現,口服薄膜型疫苗的動物體內含有更高的抗體含量更高,且薄膜耐受性好。

而且其與肌肉注射型疫苗相比,刺激更低,這些優點都證明了口服疫苗值得推廣的可行性。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口服薄膜型疫苗除了活性強、無需冷藏外,還能以最小的空間容納單支疫苗,節省儲存空間。

因為吞下去就行了,在使用過程中也不會產生注射器、棉籤、藥瓶等醫療垃圾,更加環保。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目前團隊正在和創業型企業合作,希望能在兩年內得到推廣。

在這項技術推廣後,超妹相信可以讓更多人免遭疾病的困擾。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T-Pod」無人駕駛卡車

車在,人不在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貨車運輸司機可以算得上是個高危職業,常年奔波在情況複雜的高速公路上,時間一長會引發駕駛疲勞,一晃眼的功夫就可能發生意外。

或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瑞士科技公司Einride研發了一輛全自動無人駕駛卡車「T-Pod」,讓司機在千里之外也能靈活控制它。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T-Pod雖然被稱為卡車,但實際上可以理解為可自動運輸的大貨箱。它沒有配置駕駛艙,方向盤、油門、制動踏板更是通通取消,甚至連擋風玻璃也索性剔除。

全車身長7米左右,底部配有6個輪子,其中兩個後輪可自由升降。整體風格簡約,外觀設計科技感滿滿。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從Einride公司在設計時取消駕駛艙的行為就可以看出,他們對自家的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十分自信。去年5月,T-Pod已成為全球首輛成功上路測試的無人駕駛卡車。

它的車頭搭載了車載攝像頭、雷達、激光雷達和Nvidia的Drive平臺,具備四級自動駕駛功能,可以在2500公里的範圍內自由切換無人自動駕駛或在監控室裡遠程操控的模式。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T-Pod滿載重量約為20噸,動力和續航系統採用的是一塊20kWh的電池,最高時速可達到85km/h,續航里程數可達200km,鄰近城市間的物流運輸需求基本可以滿足。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目前,T-Pod全自動無人駕駛卡車已經在瑞士的一個貨站裡使用,只不過為了安全起見,車速被限制在了5km/h。

Einride公司計劃在2020年推出一套完整的交通運輸系統,一旦投入使用,每年將會運輸200萬個標準托盤的貨物。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是不是離科幻片中的無人交通運輸的道路不遠了?只不過,可能有大量司機師傅要面臨失業的風險了。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為什麼外國人這麼忌諱戴口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