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几天换一次比较好?

与您相约


这个要根据你自身所处的一个环境而定,和你自己在口罩的存货量上而定,我就以普通的医用口罩为例,比如你长期在人员密集区域和要长时间说话的情况下那你换口罩的时间差不多在一天两个口罩就行,如果你是在外出一下就回来而且时间都在一个小时以内的话那一个口罩可以用好几天,如果你是在空间空气流通的办公室上班的话那一天一个就够了,我们大家也没必要把口罩换的那么勤,要根据你所处的环境来定,也不要一次重复带好几个口罩,那样会对自己的呼吸造成损伤,也不利于自身安全的防护。




闽南八戒


普通民众佩戴的医用外科口罩,在正确摘取保存后,可以进行二次使用。只要口罩没有污损,也没有触碰口罩内部,正确摘取后将其放在通风处存放,就可以二次使用。医用口罩一般是通过常规消毒和灭菌的方法的,在使用这种口罩的时候一定要纵向折叠,口罩在折叠时候应该将手指垫在鼻腔内侧,弯折鼻夹避免鼻夹反复弯折后断裂。在使用医用口罩的时候,如果暂时不需要佩戴口罩,应该将口罩存放在干净的环境中,并且要避免阳光的直射以及有害物质的污染。

N95级别以上口罩理论上可使用1至2天,要尽量使口罩与面部有良好的密合。简单的试验方法是:戴上口罩后,用力呼气,空气不能从口罩边缘漏出。防护口罩必须和使用者脸部紧贴,使用者必须刮净胡须,确保口罩能够与脸部密合,胡须以及垫在口罩密封垫和脸部之间的任何东西都会使口罩出现泄漏。N95口罩的密闭性确实很好,戴久了会缺氧,缺氧就会头晕、胸闷。一般戴着的时候感觉不适了,拿下来透透气即可。不要用手去挤压口罩,N95口罩只能把病毒隔离在口罩表层,如果用手挤压口罩,使得病毒随飞沫湿透口罩,容易造成病毒感染。

佩戴N95这种专业防护型口罩,呼吸的阻力是很大的,容易造成呼吸困难,尤其对于心血管疾病等患者,更要谨慎。一般不建议普通市民戴N95口罩,老人、小孩更不适合戴。


奶糖小鱼


1、一次性口罩:建议每4小时更换一个,一次性口罩是较为常见的口罩,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一般4小时应更换一次。

2、纯棉口罩:也就是行业内所说的纱布口罩,针对这类口罩建议每天及时清洗。

3、防PM2.5口罩:一般2天需要更换。专业的PM2.5防护口罩如N99、N95口罩等,使用两天后就要更换新的,否则不能很好地起到防护作用。

4、可更换PM2.5滤片的口罩:这类口罩一般8-10天更换一次滤片,而口罩本体建议2-3天清洗一次。这种口罩是在普通口罩内侧插入具有防PM2.5、防尘、防病菌等功能的滤片,滤片一般为一次性的,一般佩戴时间为8至10天,如果滤片上出现污点应立刻更换。


客家仔小邱


防疫关键时刻你必须知道的口罩这些事

1.最大的口罩生产国仍“一罩难求”

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20年第1号公告》,经国务院批准,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从此,口罩成了预防新冠肺炎的首选防护用品,全国居民疯抢口罩,不少地区“一罩难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2月11日表示,目前口罩面临比较大的缺口,将千方百计解决口罩供需矛盾,呼吁口罩生产做到“人休息机器不休息”。

要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口罩生产国,日产2000万个口罩。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口罩供不应求,多地断货,连广西车企“柳州五菱神车”、比亚迪以及富士康、雅戈尔等企业都开始转产口罩;与此同时,我国也打开所有口罩进口渠道,仅在1月24日至1月30日七天就进口了5622.8万个口罩。

  尽管如此,口罩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一些城市不得不限购,有的甚至像摇号分配车牌照一样摇号购买口罩。例如,厦门从1月31日开始摇号购买口罩,而且只能是厦门户籍人口或在厦门缴纳社保人员方可登记摇号,中签后要在规定的时间携带身份证原件及短信通知到销售网点购买。

  不仅中国口罩缺货,外国也闹“口罩荒”,口罩生产商加足马力生产。

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世界不少国家和中国一样,口罩成了抢手货。例如,日本不少连锁药妆店的口罩卖断货,居民便网上订购口罩,亚马逊网上平时每盒(20个)卖600日元的日本产口罩,现在价格飙升到4万日元,涨了66倍。捷克口罩生产商Pardam收到来自亚洲和欧洲的订单大幅增加,4天时间里订货量增加了570倍。

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府免费为居民提供口罩,例如,新加坡在1月30日紧急动员了1500名军人包装口罩,并向全国居民免费发放。

毫无疑问,口罩对新冠肺炎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本文就谈谈市面上常见口罩的一些常识,希望读者从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防止被感染上新冠肺炎,并早日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

2.2000年前的古罗马就有口罩,达·芬奇还发明过防毒口罩

  国人凡事总喜欢说是谁发明的。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第一个口罩是留学英国学医回来的台山人伍连德1911年发明的。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发明是指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东西,而根据确凿的史料记载,口罩在大约2000年前就有了。所以说,伍连德在英国学医期间认识了口罩,他回国后倡导使用口罩,但并非是“发明口罩”。

  古罗马作家老普林尼(公元23年-公元79年)的著作里就有关于口罩的描述,当时人们把动物膀胱囊做成口罩,避免吸入采矿场里的有毒尘埃。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和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年-1519年)也设计出一种口罩,这种口罩由细布折叠几层制成,配发给军队,士兵把口罩在水中浸湿后戴上,可防止吸入火炮产生的硝烟。

3.外科口罩是法国人发明的,不是保护自己而是保护病人

  我们现在用的最普遍的还是外科口罩,外科口罩是法国外科医生保罗·贝尔热(1845年-1908年)发明的,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戴口罩的医生。

  贝尔热是巴黎特农医院的外科医生,并在巴黎医学院教授临床外科和病理学。贝尔热的名气很大,除了是因为他发明了外科口罩外,还因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做高位截肢手术的外科医生。

  贝尔热发现,尽管在无菌环境下做手术,但还是有病人伤口感染化脓的情况。他判断,之所以病人发生感染,是因为做手术时他与助手说话时有唾液喷出来,唾液颗粒落到了开放的手术创面上,而当时德国人卡尔·弗拉基已通过研究证实人的呼吸道飞沫含有病原菌。于是,贝尔热就想到了做手术时把自己的嘴巴和鼻子遮挡住,避免让呼吸道飞沫落到手术创面上。

  1897年10月,在巴黎的一次外科手术时,贝尔热第一次戴上了口罩。口罩是矩形的,用纱布折叠6层,下边沿与消过毒的围裙缝在一起,上边沿遮盖到鼻根处,用两条带子绕到后脖颈打结固定。

  如此这般,贝尔热医生在接下来的15个月里都戴口罩做手术,发现手术感染率大幅下降。1899年2月22日,他在巴黎外科协会会议上宣读了自己的论文《口罩在手术中的应用》,呼吁外科医生做手术时戴口罩。这就是外科口罩的来历。

  由此可见,发明外科口罩的初衷并不是保护医生,而是保护病人,防止外科医生从口腔和鼻孔排出的飞沫落到病人的手术创面上,造成感染化脓。

4.外科口罩佩戴有讲究,别忘按压金属条

  上文已述,外科口罩起初并不是保护戴口罩的医生的,而是保护病人的。但现在外科口罩的使用范围很广泛了,医生也用它来保护自己免被病人传染,普通百姓也用它来预防传染病。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有不少居民外出佩戴外科口罩防雾霾。还有的人担心公共场所的监控摄像头提取自己的面部生物信息,泄露个人隐私,也用外科口罩把面部遮盖起来。

  今天的外科口罩不再是保罗·贝尔热时期那样用纱布制作,而是用纸制作,因为纱布对微生物的过滤性能不如纸好。

  当然,现在的纸也不是木浆纸,而是合成纤维纸,纤维直径在500到10000纳米之间,这种有独特毛细结构的纤维具有很好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最早使用这种材料制造口罩的是美国3M公司,该公司从1967年开始就生产无纺织物防尘口罩。

  外科口罩通常3层,颜色较深的是外层,是口罩的第一道防线,用于阻挡较大的颗粒物;中间层是口罩的关键层,用于过滤较小的颗粒物;颜色较浅的是里层,可以阻挡呼吸排出的雾气,当我们摘下口罩后,里面会有一层水珠。为了更好地覆盖嘴巴和鼻子,外科口罩中间有三个褶,佩戴时可伸展开。口罩上端还有一条用金属丝做成的鼻夹。

  佩戴外科口罩前要将手洗干净,不能用手触摸口罩里层,防止手上的病毒病菌污染口罩。一定要弄清外层和里层,让里层贴着脸部,鼻夹在上面。将口罩轻轻展开后,适当调整口罩位置,把嘴巴和鼻子完全包裹住,上端以不遮挡视线为合适,将两端的弹性耳挂套在耳朵上。一定不要忘记用手指轻轻按压一下鼻夹,以便让口罩与面部完全吻合贴紧,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起到防护作用。

  一般而言,外科口罩允许直径300纳米的颗粒物透过率不得超过18.3%。当然,各国都有自己的规范标准,不尽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外科口罩是一次性的,用过一次后就要丢掉。摘下口罩后,放入塑料袋后再投入口罩回收箱或垃圾箱,然后用肥皂洗手或用消毒液擦手。

5.N95口罩是美国标准,预防传染要选无呼气阀的

  市面上还有一种口罩也比较常见,那就是N95口罩,N95口罩属于防尘(防颗粒物)口罩系列。

  N95口罩按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NIOSH)的规范标准,“N”表示不能阻挡油液,“95”表示能阻挡直径300纳米的颗粒物在95%以上。数据告诉我们,N95口罩比外科口罩更密,能阻挡更小的颗粒物,防护效果比外科口罩好。美国劳工部就推荐医护人员使用N95口罩预防流感、结核等微生物空气传播性疾病。

  N95口罩也分两个系列,一个是无呼气阀系列,一是有呼气阀系列。无呼气阀N95口罩功能与外科口罩大同小异,就是更厚实,对脸部密封更好,阻挡颗粒物的效率更高。有呼气阀N95口罩就是在口罩前面开一个阀门,该阀门吸气时关闭,以确保空气完全从无纺织物透过,把颗粒物阻挡住;但呼气时阀门打开,为了让呼出的气体顺畅排出,并让呼出的热量尽快散发掉,避免在口罩里层形成水珠,保持口罩干燥,增加佩戴呼吸的舒适感。

  从构造可知,无呼气阀N95口罩和外科口罩一样,既可保护戴口罩的人,也可以保护别人,因为呼出的气体也要经过过滤层过滤才能排出,这就阻止了病原体排放到公共空间。

  但有呼气阀N95则不同,由于它在呼气时气阀打开,佩戴者呼出的气体未经过过滤层直接排放到公共空间,如果戴口罩的人自己是病菌病毒携带者,就把病原体毫无阻挡地排放出去了,这和不戴口罩没多大区别,所以说,有呼气阀N95只能保护自己,不能保护别人。

  人呼吸、说话、打喷嚏、咳嗽都会产生大量呼吸道飞沫,如打个喷嚏会产生多达4万个直径在500纳米到12000纳米之间的飞沫,这些飞沫里可能有大量病菌、病毒,所以,出于预防传染病的目的还是选用无呼气阀的N95。如果出于防雾霾的目的,建议选用有呼气阀的N95,这样能让呼吸更顺畅,保持口罩干燥也更卫生。

  需要说明的是,N95口罩的包装上如果没有注明“仅可单次使用”可以重复使用,但重复使用的防护效果肯定不如第一次好,因为口罩使用的时间越长,被病菌、病毒污染的风险就越大。

  如果口罩重复使用,一定要注意摘下后放置在通风、防尘的地方,尽量避免触摸口罩内部,防止手上病菌、病毒污染口罩。再有,任何口罩都要确保一人一罩,不可与人混用。

  口罩都有保质期,超过保质期的口罩尽量不用,除非买不到新的临时凑合着用。因为口罩材料大都是合成纤维,放置时间长了就会老化降解,过滤尘埃的效果大打折扣;另外,老化降解也会让口罩纤维脱落下碎屑,这些微小颗粒物很容易被人吸入,戴过期口罩不但起不到防护作用,反而让口罩本身损害了身体健康。

6.如何避免买到假冒N95口罩?

  上文已述,N95口罩是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的规范标准。其实,NIOSH口罩规范很多,2011年版N系列口罩除了N95外,还有N99和N100,前者能阻挡99%以上的颗粒物,后者能阻挡99.97以上的颗粒物,这两种口罩级别太高,价格也更贵,一般公众没必要选用。

  其实,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企业都可以生产N95口罩,但必须得到NIOSH的认证方可生产,才能标注“N95”。但也有一些口罩生产商并没有得到NIOSH的认证,私自标注“N95” 误导消费者,这样的口罩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防护效果并不可靠。所以,读者在购买N95口罩时一定要认真查看包装说明,是否获得NIOSH的认证。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读者也可能会买到欧盟EN149标准的口罩,这个标准的口罩分三级,FFP1指空气中的颗粒物通过率低于22%,FFP2指空气中颗粒物通过率低于8%,FFP3指空气中颗粒物通过率低于2%。

  另外,韩国的KF94口罩指对直径400纳米的颗粒物阻挡率大于94%,比N95口罩防护效果稍微差些。

7.戴口罩就能预防传染病吗?

  不少人认为,戴了口罩就可以预防传染病,就安全了,从而忽视了其他预防措施,毫无顾忌地到处活动。

  《国际传染病杂志》2008年一篇文章介绍,在使用正确的情况下,口罩可以有效预防病毒的扩散。如果家里有患流感的儿童,如果能正确使用口罩,家人被诊断出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可降低80%。

  但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口罩要正确使用!我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也不能保证口罩都是合格产品,如果不能正确使用口罩,或买到假冒伪劣口罩,那口罩的防护作用就大打折扣了。所以说,不要认为戴上口罩就万事大吉了,从而忽视的其他防护措施。不少专业研究人员也多次警告,单独使用口罩,却不经常用肥皂洗手,并不会降低传染病感染风险。

  2016年4月26日,《科克伦系统评价》杂志发文称,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外科口罩可以降低被传染疾病的风险。不少专家建议,公众预防传染病绝对不能只依靠口罩,必须把戴口罩与其他预防措施结合起来,如避免近距离接触,勤用肥皂洗手等。

8.口罩级别越高越好吗?

  也有不少人有种误解,认为口罩级别越高预防传染病的效果越好,从而花大价钱购买级别高的口罩防护。

  国外专家不断发文建议,要根据疾病传播类型和暴露风险等级选择合适级别的口罩,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

  口罩等级过低肯定不行,因为口罩不能阻挡更小的颗粒物,戴口罩的人就把很多携带病菌、病毒的颗粒物吸入呼吸道了。

  但也不是口罩级别越高越好,如果级别过高,口罩的透气性就差,呼吸时的阻力就大,增加了呼吸负担,减少了外部新鲜空气的吸入,每次吸气会把自己呼出的气体重新吸入一部分,导致缺氧,从而发生头昏等身体不适的感觉。

  这次新冠肺炎一线高风险暴露医护人员就大多佩戴医用N95口罩,这个标准的口罩除了上文讲的普通N95口罩所具有的功能外,还可以阻挡血液、体液。但这种口罩价格较高,而且气密性太高,如果不是高风险暴露人员没必要选用。

作为普通百姓,佩戴外科口罩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这种口罩便宜,而且是一次性使用,减少了对口罩护理的麻烦,也减少了口罩被污染的机会,最重要的是,这种口罩是双向保护,既保护戴口罩的人,也保护周围的人。

笔者在本文即将完稿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该《指引》用的是国内口罩标准规范,读者可能不太熟悉。《指引》对高风险暴露人群推荐使用医用防护口罩(GB19083),颗粒物阻挡率95%以上,并能阻挡血液,相当于医用N95;较高风险暴露人群推荐使用颗粒物防护口罩(GB2626),颗粒物阻挡率95%以上,相当于N95标准;中等风险暴露人群推荐使用医用外科口罩(YY0469),就是外科口罩标准;较低风险暴露人群推荐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T0969),是比外科口罩标准低些的口罩;低风险暴露者推荐使用普通口罩或不戴口罩。


铁塔-刘植荣


N90口罩多久换一次根据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情况下,在普通人使用强度下,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若使用者长时间处于污染环境,则最好8小时换一次,也有专家建议4小时更换口罩,以此保证呼吸功能的健康。但根据文献报道,N90口罩使用2天过滤效率仍在95%以上,6天在90%以上,14天在80%以上,结合目前物资紧缺,特殊时期可适当放宽更换频率,可重复利用,视使用频率和场景,推荐1-3天更换一次 。

但需注意的是:出现以下情况时,则应该及时更换口罩。 1、口罩破损,密闭性被破坏;2、口罩被感染物喷溅,比如被他人的喷嚏飞沫或其他分泌物沾染等;3、人群密集场所停留时间过长或有明确疑似、确诊病例患者接触史,口罩最长使用时间不超过8小时;4、佩戴口罩时呼吸阻力明显增加。另外,佩戴口罩时还应注意其正确的佩戴方法,保证口罩能够起到有效防护。总而言之,N90口罩的具体使用时间与所使用环境、不同的颗粒物浓度以及性质、储存方式、个人习惯等因素都有关系。

N90口罩多久换一次根据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情况下,在普通人使用强度下,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若使用者长时间处于污染环境,则最好8小时换一次,也有专家建议4小时更换口罩,以此保证呼吸功能的健康。但根据文献报道,N90口罩使用2天过滤效率仍在95%以上,6天在90%以上,14天在80%以上,结合目前物资紧缺,特殊时期可适当放宽更换频率,可重复利用,视使用频率和场景,推荐1-3天更换一次 。

但需注意的是:出现以下情况时,则应该及时更换口罩。 1、口罩破损,密闭性被破坏;2、口罩被感染物喷溅,比如被他人的喷嚏飞沫或其他分泌物沾染等;3、人群密集场所停留时间过长或有明确疑似、确诊病例患者接触史,口罩最长使用时间不超过8小时;4、佩戴口罩时呼吸阻力明显增加。另外,佩戴口罩时还应注意其正确的佩戴方法,保证口罩能够起到有效防护。总而言之,N90口罩的具体使用时间与所使用环境、不同的颗粒物浓度以及性质、储存方式、个人习惯等因素都有关系。

N90口罩多久换一次根据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情况下,在普通人使用强度下,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若使用者长时间处于污染环境,则最好8小时换一次,也有专家建议4小时更换口罩,以此保证呼吸功能的健康。但根据文献报道,N90口罩使用2天过滤效率仍在95%以上,6天在90%以上,14天在80%以上,结合目前物资紧缺,特殊时期可适当放宽更换频率,可重复利用,视使用频率和场景,推荐1-3天更换一次 。

但需注意的是:出现以下情况时,则应该及时更换口罩。 1、口罩破损,密闭性被破坏;2、口罩被感染物喷溅,比如被他人的喷嚏飞沫或其他分泌物沾染等;3、人群密集场所停留时间过长或有明确疑似、确诊病例患者接触史,口罩最长使用时间不超过8小时;4、佩戴口罩时呼吸阻力明显增加。另外,佩戴口罩时还应注意其正确的佩戴方法,保证口罩能够起到有效防护。总而言之,N90口罩的具体使用时间与所使用环境、不同的颗粒物浓度以及性质、储存方式、个人习惯等因素都有关系。


17岁的AD


8小时更换一个,一般情况下如果要长时间外出进入人流密集场所,一天准备2个口罩差不多。

当选择用于防颗粒物(如各种来源的粉尘、烟、雾和病原微生物,也包括PM2.5)的呼吸防护口罩时,必须要选择满足中国或者国际标准的口罩,以达到基本的过滤效率。

当内部溶喷材料遇到呼出来的湿气,一段时间后静电就消失了,口罩的使用效果也就大打折扣。还有很多人会把口罩脱下来放在口袋里,过一会再拿出来戴,这就不管用了。最好戴上就不要随便脱,脱了就换一个,特别是在疫情时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



四川小周在广东


一般建议不要超过4小时

一般情况下,无论是一次性口罩还是棉布口罩等,都应该及时更换,最好使用时间不要超过4小时,如果佩戴过程中口罩出现潮湿情况,也应立刻更换,以免为细菌滋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密封性越好、呼吸时越需用力的口罩,佩戴时间要相应缩短。佩戴口罩时,首先应洗净双手,不要触摸口罩内侧,以免造成二次污染;将鼻子、嘴巴、下巴和周围脸颊全包裹上,压紧鼻夹,不留空隙。另外,口罩不要囤积,即买即用,否则储存时间长,也会滋生细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d6738bf2d73497a94e2b288c1647301\

加油干gain青春


关于口罩几天换一次这个问题,其实有好多专业的说法。医生的一般的一次性的外科口罩是四个小时换一次。

而我们普通人的口罩呢?需要因人而异 ,与你使用的场合而异。

比如说你只是在上下班的路上,来回的时候带一下,如果不是挤公交车,比如说你,是像我一样,每天步行走路上下班,周围没有人的话,完全可以不用戴口罩。如果是你自己开车,或者是开电瓶车,如果没有人的话,也不用再口罩。只有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比如说坐公交车,坐地铁,这样的时候应该要带上。

如果你是坐公交车呢,一天带一个或者两天带一个就差不多了,但是如果你是像我一样的步行上下班,这个路上呢,我一般是一个星期才换一次。因为换多了,也没有必要我戴着口罩,回到家就会把口罩放下,在家里是不用带的,我从家里出门去上班,到了办公室,我也会把她摘下来,因为在办公室也是不需要带的,这样呢,其实一个星期真正的戴口罩的时间并不多,你想一想,我走路步行上下班能走多远啊?也就是两三公里而已。

所以这个问题呢,就是要因人而异,因你的场合而不同,也不能一概而论,就是说带多长时间应该出去使用的频率,使用的时间来算。

另外,口罩一般情况下,连续带超过一两个小时就会有一些味道,这个是人呢?是有点不舒服的。有必要的话呢,可以早一点换掉。


道在观政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戴口罩防护是基于个人暴露疾病风险考虑的。“医护人员风险最高,严格按要求佩戴防护用具,其他人要有所选择。如果没有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等情况,没有必要戴口罩。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无论居家还是去就诊等均需要戴口罩。”他同时指出,公众不必随时更换口罩。“医护人员对佩戴时间有严格规定,其他公众不必戴一次换一次。”

如果要到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时候建议戴上口罩。如果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或者是自己散步,没有特别密集的人员接触的情况,也可以不戴口罩,因为这样的情况感染风险是很低的。因为这个疾病是通过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的,如果没有这种情形,其实戴口罩也是没有必要的。


你家的嘉文哥哥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口罩,使用时效都是有限的,一定要定期更换,最好每2至4小时更换一次。口罩被分泌物弄湿或弄脏,防护性能降低,建议立即更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