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可——《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二、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 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三、重点词解释:

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

3、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通假字,同“悦”,愉快。

4、愠:生气,发怒。

5、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有才德的人。

6、吾:人称代词,我。

7、日:每天。

8、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

9、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10、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11、信:诚信。

12、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3、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4、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站立,站得住。

15、惑:迷惑,疑惑。

16、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17、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

18、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19、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

20、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故,学过的知识。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21、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2、殆(dài):疑惑。

23、回:即颜回(前521—前490),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

24、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25、堪:能忍受。

26、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27、好:喜爱,爱好。

28、乐:以……为快乐。

29、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30、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31、于:介词,对,对于。

32、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33、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34、善者:好的方面,优点。善,好。者,……的人

35、川上:河边。川,河流。

3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37、三军:指军队。

38、夺:改变。

39、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40、子夏(前507—?):即卜商,字子夏,春秋末期晋国人,孔子的弟子。

41、笃志:志向坚定。笃,坚守。

42、切问而近思:恳切的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

43、仁:仁德。

四、重点句子翻译: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令人感到快乐的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疑惑了。

4、吾日三省吾身。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但哪怕是一个最普通的人,也不可以强迫其改变志向。

五、文化常识:

1、《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2、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4、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

六、名句默写:

1、《论语》中用流水做比喻,形象的表述“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意思的两句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论语》中,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常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论语》中子夏谈到人生要多学习,多思考,从而达到“仁在其中矣”的句子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4、《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5、《论语) 中强调到处都有自已可以学习的人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论语》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句阐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先是一-般地通晓知识,然后是喜欢上学习,最后则把学习当作乐趣。

8 、《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择其普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9、孔子认为君子在别人不理解自己时应当做到:(人不知而不愠)。

10、《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句说明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新知。

11、论语中强调志向重要性的句子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论语中强调复习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3、论语中强调义和富贵关系的句子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4、曾子认为君子每天应反省的三个方面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七、简答题

1、每章各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章从学习方法讲到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学而时习之强调知识的学习需要自觉,不断实践。有朋自远方来体现学习又是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事情。人不知而不愠体现个人修养与别人知不知道没有关系,而是不求名利,自我进步。

第二章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

第三章孔子自述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随年龄增长,思想境界也逐步提高,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四章强调思考是学习的关键,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第五章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即学和思要相结合,才能有所得。

第六章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表现了宴会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第七章体现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第八章讲富贵和仁义之间如何抉择,体现了孔子宁愿贫贱而坚守义,不义之财不可取的观念。

第九章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取长补短,同时要有端正的态度。

第十章这句话是孔子对于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叹。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

第十一章强调坚守志向,要捍卫自己的人格,坚守气节,

第十二章讲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即要博学,笃志,切问,近思,这也是求仁的途径。

2、假如你不小心把陈强同学的名著《论语》的封面弄破了,还书时,你该对陈强说些什么?请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语言要简明、得体。

答案示例:对不起,陈强,我不小心把你的《论语》的封面弄破了,原谅我好吗?

3、诸子百家的思想源远流长,影响至今。从下列诸子的名言中你悟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

(1)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

(2)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参考答案:

(1)事情的成功是由小到大逐渐积累而成的。

(2)不遵守规则、制度就办不好事。(办事要遵守规则、制度。)

(3)小事不注意,就会出大问题。(关注细节或注重小事。)

4、在学完课文《〈论语〉十二章》后,老师为了使同学们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专门组织了一次以“交流学习体会”为主题的座谈会。请你参与进来。

(1)作为主持人,你应该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现在就请你展示出来吧!

参考答案:示例:同学们,《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了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阅读《论语》,可以让我们少一分稚嫩,多一分坚强。今天我们举办“交流学习体会”的主题座谈会,希望大家谈谈自己对《论语》的认识和阅读体会,让更多的人受益。请大家敞开心扉,交流起来吧。

(2)王翔同学想在座谈会上用对联的形式活跃气氛,他给大家出了个对联,请你对出他的下联。

上联:时习悦,内省乐,择善喜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敏学好,择贤善,交友信

(3)班上的张长林同学非常聪明,但就是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肯下功夫。在座谈会上,请你委婉地指出他的不足,并用已学过的《论语》中的语录劝勉他勤奋学习。

参考答案:长林,你有聪明的头脑,大家都羡慕你出众的天赋,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5、问题探究:“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请结合实际谈谈这样做的好处。

答案:这是一种严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只有做到这样,人才能净化自己的思想,才能在做人与求学方面得到提高。

6、现在仍常用来自论语十二章的成语有哪些?

答案:不亦乐乎;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逝者如斯;择善而从;箪食瓢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