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更願意向陌生人傾訴感情?

陳瑭


其實,和陌生人傾訴起源很久了呢,比如:早期待的“筆友”。八九十年代,那時候我們是小學生,初中生,特別喜歡看雜誌,看讀者,然後按照地址交一個遠方的筆友,互相寫信,交流學習,分享生活,和身邊的同桌恐怕也說不了幾句話。可能是距離產生的安全感吧。不願意和身邊人分享自己的想法。不願意周遭知道自己太多的家事。

後來的qq興起,又交“網友”,這個時候互聯網的存在,給對方增加了神秘感,更願意跟電腦那邊的知音交流!同時也增加了很多曖昧。

而今,更是微信盛起,每天和那些熟悉不熟悉的所謂的“朋友”,有一搭,沒一搭的瞎聊,也不願意和身邊的人談心!

總結:有時候心事和想法不願意和家人分享。

一則是立場不同,可能引起不必要的爭執。二則更是陌生人說了,有時候只是緩解壓力,排解心情而已。他們會適當的安慰。而不會引起矛盾。

三則:相看兩厭!哈哈,這是開玩笑,但是有這個成分在裡面。

不過,最親的人,仍然是你身邊的人,珍惜身邊人!


北街冷巷


因為越是陌生越是難以左右我們的情緒。


空小宇family


和陌生人更能肆無忌憚、放開去說,和熟悉的人不行。

我有四個閨蜜,2個高中同學,2個大學同學,我跟每個聊天都會分內容。

第一個高中同學,是個只知道生活、很務實的女孩,平時和她聊天主要聊柴米油鹽以及回顧過去同窗時光,不說情緒問題,說了她也很困惑。

去年我奶奶去世,我心情很不好,打電話過去想要和她聊聊,其實主要是想讓別人聽聽我的自責和愧疚的心理,結果整整30分鐘都是她在安慰我,說是老人年齡大了,要接受現實之類的話,完全不懂我難受的點。

另一個高中同學,屬於靈魂閨蜜那種,聊天內容大多是內心深處的東西,比如糾結、迷茫、痛苦、慾望等。

另外兩個大學閨蜜,聊天時多是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近況,報喜不報憂,聊天內容常常比較歡快,不涉及過分沉重的話題。

朋友和朋友雖心意相通,也不是所有的心思都相通,總是不能瞭解你的全部。所以對朋友來說,有的東西能傾訴,有的不能,有的傾訴了還會引來麻煩而不是理解。

我在網上傾訴平臺有一個固定的心理諮詢老師,與其說是諮詢老師,不如說傾訴對象,因為每次打電話一個小時有50分鐘都是我在說,而她就是會簡單地總結問題,給予簡單的建議。

每次和她聊天,都有種酣暢淋漓、煩惱被掏空的感覺,那種你只管說,不必考慮任何人的感受,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的感覺真的很爽。

對陌生人傾訴,我們需要顧及的因素很少。不必在意對方的感受、不用在意說這樣的話別人會怎麼看待自己,不必擔心秘密被洩露出去,我覺得這些都是我們願意向陌生人傾訴的原因。


晗風蕭蕭


說說我的感覺,我是一個內向的人,

一般也不太愛說話,尤其是熟悉的人,這

也許和小時候的生活環境有關係!

記得小時候我也挺活潑,也愛說話,只是

那時候奶奶和母親的關係不好;奶奶經常

在我面前抱怨母親不好,而母親經常在我

面前抱怨奶奶不好,那時候我也不明白為

什麼一家人怎麼會這樣,只是我知道她們

都很愛我。記得有一次忘記因為什麼,我

多說的一句話,惹的奶奶和媽媽大吵一

架,那場面應該很激烈;也因為奶奶就父

親一個兒子,也沒有分家住;此後,家裡

的關係很壓抑,往往都是沉默的,我也知

道因為我多說的一句話造成的,以後我慢

慢的就不愛說話了。

就算長大後在學校裡面因為不愛說話交

際,我也沒有什麼朋友。

走出校門,走進社會!那時網絡剛剛行

起,我也註冊了一Q號,加了好友,

還記得第一次在網絡上聊天,很新奇!剛

開始也是有一句沒有一句的聊,說的多了

便慢慢的打開了心扉,聊家人,聊工作,

聊開心的,不開心的;人也開朗了很多。

因為我們不認識,也沒有太多的顧慮。也

許,我們不熟悉,我們才能暢所欲言,喜

怒哀樂才能淋漓盡致!一個陌生問候也覺

得溫暖!


驛路淺茶


向陌生人傾訴情感,女生佔大多數吧?這得有多憋得慌啊,是拿對方當樹洞咱來減壓療養的嗎?這也算是減壓療法吧,把心裡想宣洩傾訴的事情一股腦的說給這個今天之後就再也不見,人生路上再也沒有任何交集的陌生人聽,這樣雖然有點祥林嫂般,但咱也不是天天逮陌生人訴苦是吧?這樣總比說給熟人、同事、親戚之類的要好很多。

這樣咱就不用擔心自己成為他(她)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競爭者的把柄之類的,畢竟長這麼大了多少還是有點腦子帶點智商的,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真正關心你的人非常可能不是他(她)們,更重要的是辛苦建立合維護的人設不能崩塌,畢竟重建溫柔賢惠、大度豁達、知書達禮、德才兼備……等等人設這事是件浩大工程!

但是咱們成長過程中不一直都被告誡: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嗎?怎的突然要這麼熱情奔放的把一切煩惱告訴陌生人?只是宣洩情緒的話,咱還有其他選擇吧?人生這麼長,總有一兩個可以談心談煩惱的朋友吧?若是沒有,那你也太失敗了,趕緊去結交幾個去,記得要真心相待哦!建議你可以找個專業的心理諮詢老師,用科學專業的方法來對待自己的情緒糾結等各方面問題。也許能讓你在看待問題時能從新的層面上去分析去理解。


閒雲蒔花淺


因為陌生人他不瞭解你的身份,不清楚你的生活,對你構不成威脅,也不會日後拿這些事來嘲笑你。對你的生活無關痛癢,所以更願意向他們傾訴感情!



尤其是現在這個現實的社會,很多人就喜歡看別人笑話,別人出醜她就幸災樂禍。還有閨蜜反目成仇的,哥們成路人的多的事。就是人說的“殺熟”。

我記得我就和我一朋友,也算是同事,當時我兩玩的特別好,我什麼事都告訴她,我幫她做事,幫她買飯,我對她是掏心掏肺。可是她後來就因為我沒幫她整理檯面,她懷恨在心,到處說我的壞話,把我平時告訴她的小秘密,她也都給我鬥露出來,我氣的和她打了一架,從此再見就是仇人了!

所以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對朋友說我們事啦,我怕他們給我造謠生事,讓人笑話我。



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更知道很多事真的不必到處說,找個陌生人說說,發洩一下自己的情緒就完事了,說完生活還得繼續,日子還得過,沒人能代替你的!

對陌生人說完,他也不會因這事威脅你,也不會影響你的生活,也許能給你點建議也說不定呢。所以我更傾向於向陌生人傾訴感情,當然那些不懷好意的人就算啦!


姐妹排行老四


因為我們懂得珍惜友情

我們已經不想再這樣隨意的失去一位好友。面對熟人,我們不容易卸下偽裝和防備,因為我們在朋友的眼中,是我們展現給他想要看到的那一面,如果你真正敞開心扉,無所顧忌的傾訴,你的人設就會崩塌,他可能會因為驚訝於你竟然存在著那些不能讓他接受的缺點,從而造成關係破裂。如果你的缺點可以接受的話,你們可能會因為彼此的坦誠,彼此關係更進一步。但我們不願意冒著失去朋友的風險而去嘗試。這可能有些可笑,看似一段牢固的友誼其實很脆弱。

對陌生人來說,你,只是一個故事。

願意給陌生人傾訴的原因:

1.人格面具卸下 預料之外的新鮮感

陌生人不瞭解你的大部分信息,你可以自由構建你的性格。此時與陌生人交談,一切都不在你的掌控之中,你完全不知道對方的下一句會是什麼,因而也就無法提前做好預案,這種隨機應變的方式,會帶給我們以新鮮感


2.他人規範減弱,你展示了真實的自己

對於陌生人,他與我沒有關係,因而對方的期望並不能成為自己言行的標準,我們不用考慮對方的感受,你可以完全按照你的意願來進行交流,不舒適,則可以立即終止互動。

3對陌生人期望標準較低

我們對親近的人存在偏見。我們期待他們理解我們。我們默認得到了他們的理解,也期待他們會站在我們的角度思考,而對陌生人我們則會很包容,成為你的傾聽者是單單就你所講述的事傾聽,並不需要顧慮到你的性格等方面。

4.人累探索未知的天性

與陌生人交流,一切都是新鮮的,和一個陌生人會晤並開始一種關係,這是生活中最令人感興趣的,同時,陌生人也會對你的經歷感興趣,因為這對他來說是一份未知的故事。


總之,對陌生人進行傾訴可以有效釋放自己的心理壓力,是對線下熟人社交的一種補充,或許未來陌生人社交甚至會超越熟人社交,成為一種主流的社交方式?


雪亦楓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秘密和情緒呀,甚至那些是連你最好的朋友都不能說的。

而這時候我們同樣需要有人去傾訴,那陌生人的話,可能會讓我們更加的感到沒有拘束和束縛去說這些東西,因為陌生,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的說,去釋放真實的自己。

朋友也好吃一次吧確實是,能給予我們安慰和愛的人。但是沒有誰,能一直做我們負面的情緒的垃圾桶。

如果一味的去向朋友傾訴,對我們彼此之間的友誼造成傷害和影響,感情是需要經營的,如果你的一個朋友只會一味的和你倒苦水,那麼我相信你內心也會對她慢慢反感的。

相反,陌生人就沒有這種顧慮,因為不認識,也沒有想要深交,所以可以放肆的去宣洩自己的情緒,去盡情的展示那個真實的自己,或是懦弱膽小,或是失敗無能,等等別人的眼裡看不到的你。

向朋友傾訴也好,陌生人說也罷。你最終會發現,慢慢的,你也會是一個人扛下所有。




初出草窩的小兔


互相不認識沒有負擔


EricFighting


因為陌生人可以永遠不見面,他知道你的在怎麼多都無所畏,就當自己做了一場夢,就當自己說出去的話是夢話,夢醒了只有自己知道,美夢慢慢回憶,惡夢自我安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