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真的能改變一個人很多


冥想,真的能改變一個人很多


幼年時頗愛看些少林功夫題材之類的電影,一直很好奇的是和尚為什麼要每日打坐、入定,他們為什麼要這樣?


後來自己慢慢長大,越發覺得佛教裡的禪修以及瑜伽裡的冥想,萬卷不離其宗,都是能夠靜心,澄意,開拓自身的方式。


01

冥想是什麼?


冥想打坐的方法,最早起源於古印度的婆羅門教和耆那教。它在東方傳播,影響了佛教的禪定修行方法。


當代流行的冥想打坐活動,以「瑜伽」為名的常常源自婆羅門教-印度教傳統;帶「禪」字名號的,往往有中國、日本的北傳佛教淵源;而以「內觀」為名的,大多來自東南亞的南傳佛教。


冥想,真的能改變一個人很多


在冥想過程中,修行人要平穩呼吸,將注意力集中於某個特定對象。這個對象有時是自己的呼吸過程,有時是某個反覆唸誦的符號,有時是眼前的神佛肖像。


冥想的修行者相信,通過冥想可以達到心靈的清靜,甚至能體悟到出凡入聖的精神層次。


冥想,真的能改變一個人很多


冥想是一種非常私人化的體驗,它的內涵甚至遠遠超出我們對它的理解。目前科學研究對冥想的關注,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個,集中注意,或叫專注冥想。它是指將注意力集中在一個點上,比如你的呼吸(佛教有自己的呼吸法門),或身體的某一感覺,外界的某一具體事物。這種冥想形式的重點在於,持續的全神貫注於特定點上,並將每次遊離的注意力拉回到聚焦的特定點上。


第二個,開放式冥想。它是指感受你周圍發生與流動的一切,而不必做出任何反映。


02


現今,在所有的冥想體系中,功效直接又廣為人們使用的是瑜伽冥想。


根據瑜伽師們的說法,自我即人。由於受到自然界三種狀態的矇蔽,所以是受控制、受支配的。


冥想,真的能改變一個人很多


如果一個人處於愚昧無知狀態的影響支配下,就會希望獲得某一特定類型的感官享受,例如,他可能想睡眠或被麻醉;如果一個人處於激情狀態的影響支配下,他可能要作性的享樂;如果一個人是處於善良狀態的影響支配下,他可能要享受在公園或農村度過和平寧靜的一天。


因此,所有這些情況是人的慾念的性質,由自然界中哪一種影響支配著他的狀態來決定的。


但瑜伽冥想的最終目的不是讓心思空無一物或者達到“無我”的境界,而是讓心思感應到具有精神性的超然語音,從而達到淨化意識的效果。


03

硅谷必修課程:冥想


“這是雋永的時刻。我獨自一人,所需要的不過是一杯茶、一盞檯燈和一臺音響。你知道,這就是我的全部。”


史蒂芬·喬布斯曾經這樣形容冥想。極其痴迷禪修的他,在身心合一的冥想裡,捕捉稍縱即逝的靈感與美。這些靈感與美,曾化為蘋果公司的偉大產品,改變世界。


冥想,真的能改變一個人很多


興許是受到了喬布斯的啟發,硅谷裡的那些IT公司的CEO對冥想情有獨鍾。


Twitter和Square的CEO傑克·多西每天凌晨五點鐘起床,進行半小時左右的冥想修煉。谷歌、Facebook等公司為員工開闢了冥想空間……看起來,冥想文化已經席捲了硅谷。


其實,不止IT行業,傳統行業同樣流行冥想來為員工來減輕負擔。美國保險巨頭安泰集團早在2010年就為3500名員工提供瑜伽和正念課程。


冥想,真的能改變一個人很多


哈根達斯的生產商通用磨坊公司,總部位於明尼阿波利斯郊外,這裡的每一棟辦公樓都配有冥想室、冥想墊和瑜伽墊,方便3000名員工在工作之餘放鬆精神。


不過,當代的科技圈很少有人再像喬布斯那樣,像信仰宗教一般信仰冥想、禁食的生活方式。


谷歌等企業的硅谷精英冥想打坐,也並不是為了超凡入聖上「層次」,而是把冥想方法當作精神咖啡因,想用它馴服和安撫自身。


04

冥想對我們的益處有哪些呢?


我們已經瞭解了冥想對我們大腦的影響,接下來了解一下冥想對我們健康的影響。


1. 提升注意力


冥想行為是集中注意力和感受自身注意力流動的訓練過程,最終會使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能提升注意力。這是定期冥想所帶來的長期益處。


2. 減少焦慮


對這一點的解釋會比較專業,但是它的機制真的非常有趣。隨著我們練習冥想的次數,我們的焦慮感會逐漸減輕。研究證實,這是由於我們腦中特定的神經聯結迴路減弱了。聽起來我們似乎損失了什麼,可實際上並非如此。


我們腦中有一個叫“自我中心”的區域,專業點說,叫內側前額葉皮質。


冥想,真的能改變一個人很多


這區域是負責處理與“我”和個人經驗相關的部分。正常情況下,身體覺知和恐懼中樞的神經與這個“自我中心”的腦區聯結是很強的。當你受到驚嚇或存在負面情緒時,這個腦區會啟動很強的反饋,使你感到恐懼,意識到自己在遭受攻擊。做好或戰或逃反應(Fight or flight response)。


通過冥想,這種神經聯結被減弱了。這意味著對“自我中心”啟動的感知會比一般情況下弱。“自我中心”反應弱化的同時,我們身體覺知和恐懼中樞的聯結同時加強了。當我們再次經歷可怕的事情或心神不安時,我們就能夠更理性的對待它們。


冥想,真的能改變一個人很多


舉個例子,當你感到痛苦時,與其擔心事情的負面影響讓自己焦慮,不如讓自己停止胡思亂想,更理性的看待這件事。你只需看著痛苦本身的起起落落,感受它的自然流動。冥想能夠提升你理性看待問題和停止胡思亂想的能力。


3. 提升創造力


如果你是設計師或作家,創造力肯定是你感興趣的。有研究發現,冥想對創造力也能產生影響。不幸的是,這並不是一個容易學到的東西。


荷蘭萊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同時關注了專注冥想和開放式冥想。他們找來一些經常練習專注冥想的人,但並沒發現他們在創新性任務上有什麼明顯改善。然而,對於找來練習開放式冥想的人,他們的創新性任務完成的更好,並且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4. 更具同情心


冥想研究發現,定期練習冥想的人表現出更強的共情力與慈悲心。在一次”共情冥想“試驗中,被試者觀看一組圖片(圖片上的人會有正面、負面,或中立的情緒表現)。結果發現,練習冥想的人能夠全神貫注的觀看照片並且不會產生過多的情緒波動,但他們還是對那些看起來不安的人表現出強烈的同情。


冥想,真的能改變一個人很多


這種現象部分歸結於杏仁核中的神經活動,因為杏仁核是腦中負責處理情緒刺激的功能區。通常在冥想時這部分腦區會表現出活躍性減弱的特徵,但在試驗中例外的是,當被試者看到照片時,杏仁核出現了應答反應。


另一項2008年的研究表明,定期練習冥想的人與其他人相比,在聽到他人痛苦的聲音時,他們的顳頂葉交界處會表現得更活躍,這部分腦區也被認為是與共情心密切相關的部位。


5. 提升記憶力


冥想還和快速記憶喚起有關聯。奧謝爾中心與馬緹諾生物成像研究中心的Catherine Kerr發現,那些練習專注冥想的人與其他沒有練習冥想的人相比,在受到焦慮、分心等干擾時,能夠更快速地調整自己腦波,提升效能。她聲稱這種快速調整分心干擾的能力,解釋了冥想者卓越的快速記憶能力以及認知整合能力。


6. 減少壓力


專注冥想已被證實可以使暴露在壓力下的人有更好的表現。在一項2012年的研究中,一群人力資源經理被均分為三組,其中一組被試者要求進行專注冥想訓練,還有一組被要求進行身體放鬆訓練,最後一組不進行任何訓練。八週以後,所有被試者都進行一項多任務壓力測試。最終的結果顯示,經過專注冥想訓練的小組比其他兩組壓力水平更低。


7. 更多腦灰質


冥想與大腦海馬體和額葉區域的灰質數量增多有所關聯。一開始這是無法被人理解的現象,但最終被證明這是對人非常有益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灰質會帶來更多的積極情緒,更持久的情緒穩定狀態,以及更高的專注力。另外,衰老會降低我們的腦灰質水平與認知功能水平,冥想也被證實能減弱這種效應。


冥想,真的能改變一個人很多


關於冥想的分享就到這裡啦,明天見~


冥想,真的能改變一個人很多

益朗文化聯合發起單位


希望更多人與我們一起做智慧的分享者,

讓身邊的每一個人與我們一起終身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