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扔東西",是搞破壞嗎?這些能力很多爸媽沒重視過

最近小編的弟弟又闖禍了

,小編原本書桌上擺放了一個化妝盒,不過放在了桌上邊邊點的位置。這個時候我還剛滿兩歲的弟弟,直接一個抬手就把盒子弄到了地上,結果就是摔個粉碎啊。好幾次了,我們家裡人都非常害怕他把東西全部摔沒了。

孩子喜歡

不過這一次幸好只是一個小盒子,平時爸爸媽媽都把東西給弟弟拿的遠遠的,就擔心弟弟動不動就把家裡的貴重物品摔個稀爛。這次化妝盒還算便宜,看來我們可愛的弟弟愛搞破壞的毛病可越來越強了。

我們孩子愛扔東西,喜歡在家裡搗亂,該怎麼樣去引導呢?首先我們要發現,孩子扔東西其實是一種能力的發展。

孩子喜歡

孩子喜歡扔東西。家長第一個感覺就是孩子在惡作劇了,不過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仔細的回想一下,孩子一般是在什麼時期開始扔東西呢?孩子基本在出生的時候手。成握拳狀態,東西大的東西拿不住,小的東西捏的可緊了。

等到兩個月之後呢,他們就開始能夠握住一種事物。不過只能維持兩到三年的時間。到了四個月大的時候,他們開始能夠拿東西搖一搖晃一晃

孩子喜歡

因為這個時候他們的握力在逐漸增強,到了六個多月了,他們可以抓大型玩具了。八個月之後,他們開始慢慢喜歡扔東西了。我們能發現孩子扔東西的能力越來越強,孩子在扔東西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會感到特別驚喜。

因為他可以用自己的大腦去控制自己的身體行動了,不過孩子扔東西扔的比較猛,我們就會很有壓力,擔心他這樣砸到花花草草就不好了

孩子喜歡

因此,我們一定要知道孩子在哪些階段會比較愛表現以上的狀況吧!

1、空間敏感期到了

在孩子零到六歲的時候,孩子的空間感正在持續的發展,扔東西成為了他們的常態,當東西被扔出去了,空間位置也就發生了些許的落差。一個物體可能會因為這個人的投擲這個過程分成兩個或三個以上的物體,物體分散之後呢,在地面上又產生了距離感,平面位置也發生了些許的變化。

扔出去的東西有質的變化和距離的變化,這些對孩子來說非常的神奇。因此,孩子通過不斷地扔東西,在感受事物的發展變化,從而理解成自己和空間物體的聯繫。

2、社交能力發展

當孩子到了八個月的時候,他們其實在漫長的獨立玩耍過程中顯然已經不滿意如今的現狀了,於是他們會喜歡跟大人進行互動交流,渴望和他人交流自己玩耍的心得。

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孩子把玩具扔給身邊的父母,其實是希望父母跟他一起玩耍,他認為這樣的方式是讓自己和父母想要互動做遊戲

孩子喜歡

3、自我意識發展

我們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發展之後,就特別希望得到其他人的關注,尤其是爸爸媽媽。但我們作為家長平時都會忙於其他的事情,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因此孩子扔東西的時候,我們立馬就會產生一種高度緊張的感覺,因為父母覺得孩子在給自己搗亂了。

所以我們要適當的跟孩子做好溝通,在忙碌的情況下,我們作為家長沒有辦法關注到孩子一舉一動,而當閒暇的時候我們可以跟孩子約定好,孩子想要跟家長做互動的時候,那我們就儘可能地滿足孩子的行為。

孩子喜歡

4、動作能力發展

到八個月之後呢,孩子的系統神經系統已經開始迅速發展了。他們學會了爬和行走,而且他們還喜歡坐著站著,觀察世界的範圍也不一樣了。孩子扔東西其實是在展現他的本能,他能夠獲得新的操作,

需要我們用一種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孩子喜歡

所以我們不能發現,扔東西對於孩子來說還是非常有重要作用的。首先可以培養我們寶貝手眼協調的能力。對孩子來說,一遍一遍的扔和撿都可以增強手腳協調能力。其次我們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在扔東西的過程中,孩子的眼神會隨著東西的掉落方向。

這就幫助我們孩子進行地心引力和人觀察方向的引導。最後就是我們可以幫助孩子發展精細運動和大運動,因為我們扔東西的時候是需要力氣的。這個時候就可以促進手的肌肉,防止肌肉發育。

孩子喜歡

壞習慣會成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好習慣則會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在3-6歲其實就是給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最重要的時期,可能有很多家長平時比較忙,忽視了這一點,家長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品質,未來的路才會更好走。

孩子喜歡

這裡為大家推薦一套有關好性格品格培養的繪本

《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孩子喜歡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孩子喜歡

10冊不過是69.9元,還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孩子喜歡

三歲,六歲,這兩個關鍵年齡段的教育,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孩子未來需要承擔的責任有很多,小時候家長要細心栽培,讓孩子學會感恩,樂觀向上,有責任心,有擔當。如果父母剛開始不知道從何教起,可以向我一樣,用書籍來進行輔助培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