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鑫科技交上市首份“成績單”:逆勢擴大產能存“隱憂”運營能力被指下降

本報記者 高沛通 趙毅 廣州報道

近日,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965.SZ,以下簡稱“祥鑫科技”)披露其上市後的首份年報,這家曾三闖IPO並於2019年10月25日登陸深交所的汽車零部件公司,上市募資擴大產能卻逢車市“寒冬”。

上市後的首份“成績單”顯示,祥鑫科技的總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均實現增長,但如果具體來看,會發現其增長背後,總營收增長率下滑至個位數,扣非後的淨利潤出現下滑,反而是應收賬款、存貨在近年持續上升,這也使祥鑫科技被指營運能力下降。而這些,對於目前正在大幅增加產能的祥鑫科技,顯然並非好消息。

“公司2020年新訂單充足。”2月8日,祥鑫科技方面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回復提問時稱。據祥鑫科技近期發佈的年報,其截至報告期末“汽車部件常熟生產基地二期擴建項目”“廣州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的募集資金承諾項目投資進度為0,“大型精密汽車模具及汽車部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投資進度為28.39%,依據規劃,上述項目產能將在2023年完全釋放,但在車市遇冷的背景下,要搶佔市場拿得更多“訂單”以期可以順利消化這些產能並不容易。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廣東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獲悉,上述“大型精密汽車模具及汽車部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廣州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在2017年12月備案申報復核通過,項目起止日期均為2018年12月1日~2020年12月1日。對於項目的最新進展如何,在下行的市場環境中大量擴大產能是否會有產能空置風險以及如何應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致函祥鑫科技方面,不過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寒冬”上市後的首份“成績單”

“2019年業績報告達到了公司的經營目標。”3月25日下午,在舉行2019年業績說明會時,面對是否滿意2019年“成績單”的問題,祥鑫科技董事會秘書陳振海回應稱。

從公司方面來看,祥鑫科技的實際控制人為陳榮、謝祥娃夫婦,截至2019年末合計持有公司47.27%股份。據《中國證券報》在祥鑫科技上市刊發當天的相關專訪報道,陳榮出生於廣西玉林,善於鑽研技術,謝祥娃則為廣東潮汕人,長於市場銷售,2004年,陳榮、謝祥娃夫婦特意選擇在5月20日這天各出資25萬元攜手創辦祥鑫科技,發展中逐漸形成“男主內、女主外”的模式。

2019年10月,三闖IPO的祥鑫科技最終登陸深交所。對於上市募集資金的原因,招股書中明確,其面臨的主要困難體現在產能不足、融資渠道單一等方面,擬募集資金投建相關項目增加產能等,其主營業務為汽車、通信、辦公及電子設備等行業客戶提供精密衝壓模具和金屬結構件,2019年上半年,其汽車衝壓模具及汽車金屬結構件銷售收入佔其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58.44%。

2019年年報顯示,祥鑫科技確實在“下行”的市場背景中取得營收和利潤的增長,但在正處於大幅擴大產能的階段,這樣的“成績單”或許達到了祥鑫科技的經營目標,但卻很難讓市場“滿意”。

3月20日晚間發佈年報後的第一個交易日,祥鑫科技跌停,截至3月27日收盤,祥鑫科技共跌去15.57%,wind數據顯示,這期間汽車指數(882221.WI)漲3.71%。

祥鑫科技的營收和利潤雙增背後,是增長率的下滑和存貨、應收賬款的明顯上升。

具體來看,2017~2019年,祥鑫科技的總營收分別為14.17億元、14.78億元、15.97億元,所對應的增長幅度分別為22.36%、4.31%、8.07%;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39億元、1.41億元、1.51億元,所對應的增長幅度分別為19.28%、1.30%、7.36%;不過,扣非的淨利潤分別為1.36億元、1.48億元、1.46億元,對應的增長幅度分別為22.11%、8.98%、-1.14%,在2019年出現負增長。

此外,營收增長背後,2017~2019年,祥鑫科技的應收賬款分別為2.95億元、3.71億元、4.87億元,所對應的增速分別為15.46%、25.69%、31.30%;存貨分別為1.91億元、2.35億元、3.57億元,所對應的增速分別為34.28%、22.92%、52.21%。其中2019年,應收賬款增幅是營收增幅的3.88倍,存貨增幅是營收增幅的6.47倍,存貨週轉率、應收賬款週轉率、總資產週轉率均持續下滑,營運資本週轉率從7.04下滑至2.48,這也使得祥鑫科技被指運營效率持續下降。

逆勢擴大產能“隱憂”

車市“寒冬”背景下,募集資金擬合計投入8.85億元擴大產能,但要消化這些產能並不容易。

依據規劃,祥鑫科技上市募集資金投建的3個項目為“大型精密汽車模具及汽車部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汽車部件常熟生產基地二期擴建項目”“廣州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建設週期均為2年,前2個項目可直接產生收入,合計擬投入8.85億元(擬投入募集資金5.88億元),第三年產能將釋放50%,第四年產能將完全釋放,屆時可新增銷售收入13.91億元。

依據祥鑫科技2019年年報,其當年營業總收入為15.97億元,若據此計算,祥鑫科技需營收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6.95%,在2023年相關項目的產能才能得以順利消化。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直接產生收入的兩個項目,新增產能均為汽車模具、汽車零部件,這或進一步增加相關產能消化的難度。2019年上半年,其汽車衝壓模具及汽車金屬結構件銷售收入佔其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58.44%。

如果瞭解汽車行業背景,更能看到其中的難度所在。據中汽協數據,2018年,國內汽車產銷同比分別下降4.16%、2.76%;2019年,國內汽車產銷同比分別下降7.5%、8.2%;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3月18日,中汽協副秘書長葉盛基表示,若疫情在3月底得到有效控制,預計汽車一季度產銷量下滑45%左右,上半年產銷量下滑25%左右。

而據2018年發佈的《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研究》顯示,國內汽車零部件與整車規模比例為1﹕1。這也就意味著,在整車產銷下滑時,零部件行業亦無法“獨善其身”。

祥鑫科技並非沒有意識到相關風險,在2019年10月發佈的招股書中,祥鑫科技方面即稱,若未來國內汽車產量一直保持低增長或負增長,將會使其業務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並稱募投項目存產能消化風險,募投項目產品的市場開拓進度可能因市場變化與公司預測發生差異。

對於汽車行業的下行,在2019年業績說明會上,祥鑫科技董事長陳榮回應稱,汽車行業市場空間巨大,為國家支柱性產業,雖近期產銷量有所下降,但是國家也在積極引導和支持行業的發展,汽車行業具有良好而廣闊的空間。

陳榮稱,隨著國家將5G作為戰略性產業,預計2020年5G產業會大發展,祥鑫科技作為5G的重要供應商,與華為、中興等主要通信巨頭保持了長期緊密的合作,成為祥鑫科技的一個重要的利潤貢獻點。

關於項目進展,在2019年10月發佈的招股書中,祥鑫科技方面明確稱,3個項目在募集資金到位2個月進入“清理場地”階段,4個月進入工程及設備招標、基礎建設及裝修階段。

關於“大型精密汽車模具及汽車部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和“廣州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本報記者從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項目地塊2017年10月成交,土地應於6個月內交付,交付後12個月內開工,開工後36個月內竣工,據此,祥鑫科技該項目2019年4月之前應已開工。

本報記者從廣東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獲悉,上述“大型精密汽車模具及汽車部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廣州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在2017年12月備案申報復核通過,項目起止日期均為2018年12月1日~2020年12月1日。

祥鑫科技披露的信息顯示,截至2019年末,“汽車部件常熟生產基地二期擴建項目”“廣州研發中心建設項目”的募集資金承諾項目投資進度為0,“大型精密汽車模具及汽車部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投資進度為28.39%,不過上述3個項目中,擬募集資金投入為總投入資金的一部分,佔比69.92%,這意味著不排除祥鑫科技已有自籌資金投入。

截至當前,距離祥鑫科技募得資金已超過5個月,關於上述項目的具體進展如何,是否均已進入工程及設備招標、基礎建設及裝修階段,本報記者致函祥鑫科技方面,但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