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邹城:带着公章上门审批 一天“成就”一个企业

记者 陈曦 通讯员 丁永宏 张长青

日前,在位于山东济宁邹城经济开发区的山东艾孚特科技有限公司厂区,装载着3万瓶消毒液和4万只口罩的货车缓缓驶出大门,发往北京。这家医药中间体企业有资质生产防疫物资吗?面对疑问,公司董事长周倜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上面加盖着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公章,唯一的不同是:这是一份手写版本的许可证。

“一般的许可证是打印版的,我们这份是政府工作人员带着公章上门办理的,所以成了特例。”周倜介绍。疫情发生不久,他敏锐地意识到市场上将出现防疫物资供应紧张的情况,立即决定转产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并迅速将无菌车间和化工设备改造成了消毒液生产线。可转产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第一个困难便是生产许可。1月30日,公司副总经理董翠翠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邹城经济开发区求助,得到了“给予积极协调”的回复。

让董翠翠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上午,邹城市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张猛就带着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和济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工作人员来到公司。在仔细检查了生产设备、环境等,确认符合生产条件后,工作人员现场手写了一份消字号卫生许可证,并加盖公章完成审批。当天下午,企业开动设备开始了生产。

为了尽快上马口罩生产线,艾孚特准备新注册一家公司。董翠翠2月27日在网上提报材料、填写申请,1天半的时间就拿到了新公司艾洁医疗器械(山东)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

公司申请下来了,设备也提前买好了,可是没有场地依然开不了工。得知他们的这一困难后,邹城市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紧急行动,仅用1个小时就为他们安排了口罩标准化生产车间。3月3日,第一批民用口罩正式下线,日产量10万只。“这段时间,我们真的有一种有求必应、受宠若惊的感觉。”周倜感慨。

“流程再造,要从再造‘观念’开始,以企业发展为中心打破常规,才能服务到企业心坎上。”邹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孙本铎说。

流程再造离不开技术手段。邹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细化政务服务措施,推行“网上办”“掌上办”“预约办”和“绿色通道办”,利用“互联网+”,采取在线服务、预约服务方式做好政务服务工作。2月份,邹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各服务窗口网办比例达到75.2%。春节至今,已为近40家企业和项目代办战“疫”事项审批服务业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