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冠肺炎境外輸入疫情防控工作規程》出臺,按照“四集中一遠程”原則開展病人救治

為進一步做好境外疫情輸入精準防控工作,近日,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組織專家制定了《四川省新冠肺炎境外輸入疫情防控工作規程》,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和擴散,進一步鞏固我省防控成果。

境外入(返)川人員一律實施14天集中隔離觀察

《規程》要求,嚴格落實入川首站責任管理,公安、邊檢、民航、外事、交通、鐵路等部門要主動對接國家和各省(區、市)相關部門,及時全面掌握境外入(返)川人員行程信息並通報市(州)及相關部門。

對乘坐入川航班、火車、客車、輪船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員,要全面開展境外入(返)川人員個人健康申報及體溫症狀排查。對所有境外直達和入境轉乘國內交通工具入川的人員,抵達首站後,立即實施體溫檢測和醫學排查。有異常者立即送至定點醫療機構按規定進行處置;無異常者安排專車送至當地指定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

對所有轉送至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的人員,開展信息登記、體溫檢測、流行病學調查、全員核酸檢測等工作。核酸檢測陽性者,送至當地定點醫療機構按規定進行處置。核酸檢測陰性者,按屬地原則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承擔核酸檢測的機構應當在收到標本後12小時內完成核酸檢測,並第一時間反饋檢測結果。

對境外直達或入境後轉乘國內其他交通工具的入(返)川人員,一律實施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在隔離期滿前再做一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後方可解除隔離。

在省外已接受14天隔離醫學觀察措施且無異常者,經本人申報登記、提供證明材料後,不再採取上述措施。

縣級疾控機構接到醫療衛生機構疑似病例報告後,在24小時內完成流行病學調查,做好疑似病例基本信息和其密切接觸者登記。

對乘坐飛機、火車、客車、輪船等交通工具的密切接觸者,第一時間通過應急指揮部協調民航、鐵路、交通運輸等相關部門獲取密切接觸者身份信息,並協調所在地公安機關協查密切接觸者現居住地等信息。

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限為自最後一次與病例、感染者發生無有效防護的接觸後14天,密切接觸者追蹤到位後,要在24小時內進行一次核酸檢測;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期滿前再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如檢測陰性,方可解除隔離。疑似病例在排除後,其密切接觸者即可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按照“四集中一遠程”原則開展病人救治

《規程》要求,及時對疑似病例進行咽拭子核酸檢測,輔以糞便、血液核酸檢測,最短時間確診患者。無症狀感染者治療期間應動態開展診療,確保不漏診、不誤診。

按照“四集中一遠程”原則,積極開展病人救治,24小時密切觀察患者病情,對危重症、重症、孕產婦、兒童、老人等“五類”重點患者人群積極開展多學科會診,實施“一人一案”精準治療。

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達到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並經專家討論後方可解除隔離和出院。出院後應無縫銜接轉運至指定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隔離期滿前,分別採集呼吸道標本和糞便標本開展核酸檢測,標本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的解除隔離返家。

全面推動“早發現、早報告”傳染病報告系統升級,健全醫療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保障醫務人員依法直報傳染病權力,搭建傳染病早發現“吹哨人”機制。

未設置規範發熱門診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完善場地和設施建設,全面設置發熱哨點診室,形成覆蓋全省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首診體系。

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進一步完善預檢分診流程,嚴格實施三級預檢分診,加強監測發現和規範處置,依法做好網絡直報並儘快將病例轉運至定點醫院,確保傳染病“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全面固化醫療機構常規診療流程再造,三級醫院門診設置“三通道”,二級醫院門診設置“雙通道”,急診室嚴格落實預檢分診制度。嚴格落實住院主管醫師首診負責、住院患者陪護/探視嚴格限制和病區出入嚴格管理三項制度,切實阻斷院內交叉感染。

各社區、住宅小區和村落要從過去針對全社會人群的封閉式管理模式,及時調整到主要針對境外入境人員排查的模式上。通過社區主動排查、群眾主動發現等方式,及時發現和管理入境人員、密切接觸者等。社區(村)應將轄區內所有樓棟(村組)、個體商戶、賓館酒店和轄區企(事)業單位等全部納入摸排範圍,各用人單位對本單位全部員工開展摸排,確保不留一戶,不漏一人。

幫助入境人員提高個人防護能力

採取多種方式和渠道,向入境人員及時宣傳新冠肺炎個人防護知識、社區管控事項、個人信息報備、公民防控責任等防控政策和知識,幫助入境人員提高個人防護能力。

向入境人員講好全國一盤棋、全民齊動員的中國經驗,講好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中國成效,以社會正能量感動他們、感染他們,使他們自覺融入到全民防控的大局之中。

深入宣傳祖國人民歡迎海外赤子回家的大愛情懷,及時傳遞對入境人員的關愛舉措,使他們理解防控措施、配合防控要求。

充實口岸人員力量,優化衛生檢疫流程,縮短等待時間,加快通關速度,加強宣傳溝通,儘量滿足入境人員合理需求。對所有入境人員一視同仁,堅持無差別執行相應措施。

優化轉運工作流程,有序調度轉運車輛,縮短人員等待時間。優化住宿入退流程,縮短辦理時間,防止人員聚集和長時間等候。在防止交叉感染的前提下,提供安全營養餐飲服務,提供清潔衛生服務,提供日常生活用品,加強人文關懷、加強心理疏導,最大限度提高服務質量和滿意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